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303章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303章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将跑到街道的尽头,领头的黑影突然停了下来,抬起一只手臂,朝身后跟着的十多人一举,止住了众人的动作。
    看到他的手势,众人迅速停下脚步,飞快的闪身躲在路两侧的小巷中。
    他们刚刚躲好,街道的尽头就传来了一阵整齐的脚板踏着地面的声音。一队由十二名洛阳军组成的巡逻队,拐了个弯,朝这条街道走了过来。
    走过来的十二名洛阳军,手中提着朴刀、持着盾牌,走路时迈出的脚步都是一模一样,每当他们的脚板踏在地面上,就只能发出“啪”的一声闷响。
    若是在白天,这响声并不刺耳,可在宁静的夜晚,洛阳军兵士的脚步声却显得异常沉闷,在藏身于暗处的汉子们心头施加了一种莫名的压抑感。
    藏在暗处的一个汉子攥了攥长剑的剑柄,朝领头的汉子看了一眼。
    蛰伏于巷子边角的领头汉子,眼睛正一眨不眨的看着那队洛阳军从身旁走过,根本没注意到身后那汉子的神情。
    见领头汉子没有理会他,手攥剑柄的那人将拳头紧紧的捏了一下,一脸懊恼的模样。
    从他们眼前走过的洛阳军只有十二个人,论人数,蛰伏起来的汉子们还稍占些优势,若是趁着洛阳军巡逻队没有察觉突然杀出,或许瞬间便可结束战斗。
    可领头汉子显然不愿无中生有多惹事端,他那双微微眯缝着的眼睛一直盯着刚刚走过的洛阳军巡逻队,直到那队洛阳军走的远了,才朝身后招了下手。
    一路上,这群人与数支洛阳军的巡逻队邂逅,领头汉子都凭着敏锐的察觉能力,事先让众人藏好,避开了沿途遇见的所有洛阳军。
    筑阳县的监牢,建在城内西北角。监牢附近并没有民宅,通往监牢的路上,是一片很开阔的路面。
    当初筑阳县修建监牢时,特意将附近的民宅铲平,为的就是避免有人劫牢,监牢外侧的这片开阔地视野相当好,只要有人冲到那片开阔地,立刻便会被负责夜间值守的守卫发现。
    望着那片在夜色中泛着白光的青石路面,领头的汉子眉头微微拧了起来,朝四下观望了一会。
    四处一片静悄悄的,连半个人影也没有,领头汉子抬起一只手,伸出两根手指头,朝着身后的两个汉子比划了一下。
    那两个汉子点了下头,手按剑柄,从角落中蹿出,飞快的朝着监牢方向奔去。
    躲在角落中,看着两个汉子飞快跑出去的背影,领头汉子紧张的额头上都沁满了汗珠。
    直到那两个汉子冲到监牢的墙角,他才长长的吁了口气,朝身后的一群人招了下手,领着众人快速的往监牢方向蹿去。
    两根带着抓钩的绳索被抛上了墙头,站在墙下的两名汉子用力的扯了扯绳索,确定已经勾的结实,这才放开手,朝领头的汉子点了下头。
    刚冲到墙角下的领头汉子,见那俩人点头,随后便往身后一招手,另外两名汉子立刻上前,抓住绳索,飞快的攀上了墙头。
    登上墙头的两个人先是蹲在墙头上,朝院墙内看了看,没发现异状,才向墙头下的众人招了下手。
    见那两个人招手,领头汉子这才彻底的松了口气,赶忙摆手催促着众人快些爬上墙头。
    他们的一切动作,都是在无声的手势中完成,十多个汉子登上了墙头,纷纷朝着墙下跳去。
    这些汉子个个人高马大,体重少说也有一百好几十斤,虽说他们已是尽量放轻了动作,在落地时,还是发出了一阵轻微的响声。
    汉子们落地的声音,并没有惊动监牢里的守卫,反倒让领头汉子出了一身的白毛汗。
    待到众人全都跳下墙头,他抬起手,止住了众人的动作,并没有下令立刻往监牢内部冲。
    蹲在黑暗的墙角,又观察了一会,领头汉子才摆了下手,率先往不远处的一排低矮牢房蹿去。
    县城的牢房,比不得州郡的牢房那般防范森严,关押犯人的牢房,只是两排相互对着的低矮房间。
    这些房间正面没有墙壁,只有一排排细密、结实的粗木头栅栏,守卫巡视时,只需从路上经过,被关在两侧牢房中的犯人,他们便可一目了然。
    蹿向了这两排牢房,当十多人冲进牢房之间的小路时,领头汉子心头陡然一紧,暗暗叫了声不好,连忙回过头,朝众人一摆手,下达了个撤退的命令。
    跟在他身后的十多个汉子见一切如此顺利,正在暗暗庆幸,见领头汉子突然下达撤退命令,一个个正在迷茫,突然小路两旁亮起了许多火把,无数手持火把的洛阳军从两侧跑了出来,将道路死死的拦住。
    涌到小路两侧的洛阳军,最前面蹲着的是两排手持弩箭的弩兵,后面跟着的,则都是持着朴刀、盾牌的重装步兵。
    每个弩兵都是半蹲在地上,手中强弩稍稍向上调整了个角度,如此一来,他们发射的弩箭,若是没能射中被拦在路中间的十多条汉子,便会斜斜的朝上飞去,不可能射中对面路口的自己人。
    列着队形站在弩兵身后的重步兵,则将圆盾挡在身前,手持着朴刀,做出了随时发起冲锋的准备。
    “殿下所料果然不差!”就在十多个汉子被两队洛阳军死死的堵在小路中的时候,一身甲胄的太史慈从他们刚刚进入小路的那一侧走了进来,嘴角牵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对这群汉子说道:“你等生怕殿下晓得是公孙瓒所派,定然不会留下俩人由着本将军审问,自是会来杀人灭口。”
    当太史慈口中说出公孙瓒的名字时,十多个汉子都是愣了一下,却并没有人说话,只是持着长剑,冷冷的与太史慈对视着。
    “一切殿下已是了然!”太史慈原本就没打算等他们回话,一手按着剑柄,一手叉着腰,嘴角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对被堵在小路上的十多个人说道:“殿下仁德,不欲将你等悉数诛杀,今日便给你等一个机会,想死的,向前一步,本将军送你等上路!想活的,便留在原处,莫要动身!”
    太史慈的话音刚落,让他也感到惊愕无比的一幕出现了。被堵在路中间的十多个汉子,竟是没有一个原地不动,所有人全都朝前跨了一步,将胸膛挺的笔直,怒目瞪着他,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副慷慨赴死的神情。
    “好吧!”盯着那十多个汉子看了好一会,太史慈才摇了摇头,对他们说道:“既然你们都想死,本将军也不好勉强谁个活下来。”
    “放箭!”对汉子们说的话刚落音,太史慈就朝着蹲在最前面的弩手们大喝了一声,下达了放箭的命令。
    早已将弩箭扣在弦上的弩手,得了这声命令,几乎同时扣下了机簧。
    弩箭划破空气的“嗖嗖”声刚刚响起,被堵在路中间的十多条汉子就纷纷发出了闷哼声,一个个身上都插着弩箭,倒在了青石地面上。
    “把那两个人带过来!”看着躺在青石地面上的尸体,太史慈朝身后摆了下手,向两名兵士淡淡的吩咐了一句。
    立于他身后的两个兵士抱拳应了一声,转身飞快的跑了,其余兵士则立刻散开,在监牢内的各个角度站好了位,警觉的向四周观望着,以免还有蛰伏在暗中的刺客没被发现。
    走到那十多具尸体前,太史慈一个个的将尸体蹬开,确定了所有汉子都已被弩箭射死,这才向路口的兵士们说道:“他们也算得是些汉子,莫要侮了他们尸身,明日一早,拉到城外好生安葬。”
    “诺!”太史慈这句话刚出口,站在路口的众兵士就赶忙应了一句。
    应了太史慈的吩咐,十多名兵士进了小路,将那十多具尸体像是拖死狗一样给拖了出去。
    被兵士们拖着,那十多具尸体身上的箭镞还在微微颤动着,顺着箭镞射入的地方,还汩汩的流淌着鲜血。
    尸体被兵士们一具一具的拖拽了出去,前去押解两名人犯的兵士折了回来。他们一人推着一个上半身被麻绳捆缚的结结实实,浑身已是被打的遍处血痕的汉子,来到了太史慈身旁。
    “将军,人犯押到!”到了太史慈身旁,其中一名兵士一手按着一个汉子的肩头,另一只手抓着那汉子被用麻绳捆起来的手腕,向太史慈禀报了一句。
    回头朝那两个被拧住的汉子看了一眼,太史慈向那两个兵士一摆手,压低了声音对他们吩咐道:“带走!”
    “诺!”两名兵士应了一声,押着那两个浑身是伤、意识已是有些迷乱了的汉子朝监牢外走了去。

第372章 凯旋而归
    刘辩大军离开筑阳县前往洛阳,已是十多日之后的事情。
    经过十多天的调养,柳奴的身子虽说尚未大好,却也是已经骑得骏马。不过刘辩为免她受了风寒,在前往洛阳的路上,还是为她和管青安排了马车。
    驻扎谷城的洛阳军,在刘辩的率领下,浩浩荡荡的开出了城池。
    城内的百姓得知刘辩要走,纷纷涌上街头,在街道两侧依依不舍的前来送别。
    虽说刘辩在谷城的这些日子,并没有怎么离开官府,更没有与百姓有过太多的接触。可感念刘辩在乱世中给了他们一条活路,让所有人都能填饱肚子的百姓,却还是不舍得这位洛阳王就此离开。
    街道两侧站满了前来送行的百姓,许多男男女女的脸上,甚至还闪烁着不舍的泪光。
    在人群之中,一个穿着白色深衣的异族男子正笔直的挺立着,一双深邃的眸子死死的盯着领着队伍从街道上走过的刘辩。
    他不是别人,正是十多天之前,在酒肆之中与一个粗壮汉子说了许多奇怪话的乌桓青年。
    他的目光中,透着几许复杂。那是一种闪烁不定、难以抉择的复杂。
    刘辩领着队伍出了城门,后续的大军还在迈着整齐的步伐,浩浩荡荡的沿着街道朝城外走。乌桓青年转过身,朝身后站着的另两名乌桓汉子摆了摆手,向他们使了个眼色,随即挤出了人群。
    “备办马匹,我等今日便离开此处!”挤出了人群,乌桓青年回头朝挤满了平民的街道两侧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向那两个汉子吩咐了一句。
    两个汉子应了一声,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直身子,与那青年一同朝街道上望了过去。
    谷城离洛阳已是很近,刘辩之所以在城内耽搁了十多天,主要是因为柳奴的身子尚未大好,担心路途上又使得她染上了风寒,加剧病情。
    照料好柳奴,对刘辩来说是至关紧要。眼下南匈奴并无侵入中原的态势,若是柳奴有个三长两短,极可能成为诱使南匈奴提前入侵的导火索。
    清晨从谷城出发,不到傍晚,刘辩便领着大军到了洛阳城外。
    驻马立于城下,仰头望着城墙上翻飞飘展的大旗,刘辩嘴角牵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离开洛阳时,洛阳城还有些地方尚未重建完毕,城墙上的守军虽说已然就位,却并不像如今这般大旗翻飞,霸气外溢!
    正仰头朝城墙上望着,一队身穿大红衣甲、头盔上插着鲜红羽毛的羽林卫骑着战马,跟在徐庶等人身后,缓缓走出城来。
    随着徐庶等人走出城门,刘辩清楚的听到,城内传来一阵阵“恭贺洛阳王凯旋而归”的喊声。
    那喊声震彻天地,其间参杂着许多女子和孩童尖细的嗓音,虽是看不请究竟为何人发出,却也让刘辩心旌不由一漾。
    五千名羽林卫在城外列起了整齐的队形,待到羽林卫列起队,出城迎接刘辩的徐庶、赵云等人翻身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