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特工皇帝 >

第1339章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1339章

小说: 三国之特工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眉头紧锁,诸葛均终于抬起头,向帐外喊了一声:“请蛮王孟获与祝融夫人前来议事!”
    守在帅帐外的一名亲兵应了,紧接着诸葛均就听到外面传来了一阵渐渐远去的脚步声。
    亲兵离去后没过多久,帐帘外面传来了孟获的声音:“诸葛将军,唤某前来,所为何事?”
    听到孟获的喊声,诸葛均晓得,必定是他与祝融夫人一同来到,于是向帐外说道:“大王与夫人且请入内说话!”
    帐帘掀开,孟获和祝融夫人一前以后进入帐内。
    站在帐篷中,孟获对诸葛均说道:“诸葛将军,唤我夫妇二人前来,可是有了破敌的法子?”
    同诸葛均打过仗,孟获和祝融夫人打心眼里佩服这位汉军将领,他们早就有了个植入意念深处的想法,只要诸葛均在,就没有打不胜的仗!
    “眼下连日放晴,又找寻不到向导!”站了起来,诸葛均比划了个手势,请孟获和祝融夫人坐下,才对他们说道:“某也派出斥候,又看了许久地图,郁河沿岸并无水浅之处,战象怕是难以渡河……”
    “将军可有想过截断源头?”诸葛均才说出他的困惑,祝融夫人就若有所思的说道:“我军可将上游水流截断,趁着下游水面降低,战象可趁势冲过……”
    “夫人之计并非绝对不可!”没等祝融夫人把话说完,诸葛均就拧着眉头说道:“可夫人有没有想过,我军截断水源,动静并不会太小,江东军必定发觉。截断水源之处,只须稍加外力便会决堤,倘若我军正在渡河,岂非是自家人蓄了水,将自家的大军冲垮?”
    诸葛均提出了他的质疑,祝融夫人便没再言语。
    他说的没错,汉军在上游截断源头,水流蓄积,只要堤坝被破,下游的汉军必定会承受洪水的冲击,届时伤亡无数,恐怕想再渡河,也是没了能力。
    “不能截流,不能搭桥,也是无处可容大军渡河!”双手背在身后,诸葛均好似自言自语的说道:“我军唯一晓得的,只是强弩箭矢可达对岸……”
    “箭矢可达对岸?”诸葛均刚说到这里,祝融夫人眼睛就是一亮,猛的站了起来,对他说道:“将军,此正是老天给将军留下的渡河良机!”
    “此话怎讲?”祝融夫人说出这样的话来,诸葛均连忙反问了她一句。
    “只是不知,我军箭矢可到对岸何处?”并没有直接回答诸葛均,祝融夫人反倒是追问了一句。
    “河面风力不小,箭矢到了对岸,只可落在乱石之中!”凝视着祝融夫人,诸葛均脸上流露出一抹怪怪的表情,那表情怪的让人有些捉摸不透,却又不易被人察觉。
    并没有想到箭矢能达到对岸和过河有什么牵连,孟获眨巴了两下眼睛,满头雾水的向祝融夫人问道:“夫人此言何意?箭矢可至对岸,莫不是要将士们用强弩把兵士射到对岸去?”
    冲他翻了个白眼,祝融夫人没有理会他,而是向诸葛均追问道:“将军,我军箭矢可达对岸,将军有未想到,倘若羽箭足够,便可支撑将士们渡过河去?”
    “夫人请讲!”诸葛均其实心里早有计较,倘若不是如此,他也不可能莫名其妙的让人前去测试箭矢能不能到达对岸,祝融夫人说出这么些话,应是已经理会了他的意图,倘若她猜测的没错,诸葛均便会认为,这个计策可行性很高。
    毕竟两个人都想到,要比一个人想到更为周全!
    试探性的说出这些,诸葛均要的就是孟获和祝融夫人能大致猜到他的打算。
    当然,孟获为人粗犷,思维也是很粗线条,指望他想出什么可行的计策,并没有太多的可能,诸葛均主要指望的,还是以往给孟获出了不少主意的祝融夫人。
    并没有留意到诸葛均脸上神色的变化,祝融夫人对他说道:“将军,我军箭矢可达对岸,虽说只是落在对岸乱石之中,倘若将士们稍稍靠前,敌军箭矢不及将士们,我军便可再度铺设桥梁……”
    “铺设桥梁……”祝融夫人的提议,让诸葛均对少有些失望。
    他想到的,并不是要将士们发射箭矢,从而压制对岸江东军,给将士们铺设桥梁的时间。
    铺设桥梁,顶多也只能架造起木筏拼凑成的浮桥。
    即便浮桥铺设起来,江东军只要发起冲锋,汉军面临的,会是再一次后撤。
    诸葛均要的,是给战象赢得过河的时间。
    只要战象能够过河,一切都不会再是问题。
    从他的脸上看出了一抹失望,祝融夫人没再言语,只是有些忐忑的望着他。
    “我军没有太多时间铺设桥梁!”轻叹了一声,诸葛均说道:“朝廷大军已是聚集樊城,用不多久,便会长驱直入进抵长江北岸,我军倘若那时还未渡过郁河,六十万朝廷大军就要强行渡江,战死将士不计其数!为今之计,只有要战象过河,把江东军逼退,浮桥可随后搭建!”
    “将军的意思是……?”诸葛均话说的是半明不明,祝融夫人与孟获相互看了一眼,有些迟疑的问道:“强弩手只是在岸边射箭,压制敌军,战象趁机过河?”
    点了点头,诸葛均并没有开口说话。
    祝融夫人依旧是一脸疑惑,接着向他问道:“将军可有想到,战象下了水,倘若水浅尚可过去,郁河水深,如何渡过?”
    “附近草木颇多!”看着祝融夫人,诸葛均说道:“其中不乏大树,倘若将大树砍伐下来,以绳索绑缚,做成巨筏,足可承受战象。只是撑筏将士,人数所需不少!因此我军才要以强弩手逼退敌军。强弩要比长弓射出箭矢更远,我军要的,而弓手即便有盾牌遮护,在箭矢射杀之下,也是难以达成成片射杀!某寻思的,正是利用此处,向敌军发难!”
    诸葛均终于说出了他的打算,祝融夫人嘴巴微微张着,一脸的愕然,孟获更是眨巴了两下眼睛,还没想明白他究竟是做了怎样的盘算。
    “大王与夫人以为,某此计可行得?”见孟获和祝融夫人都是一脸的惊愕,诸葛均向他们追问了一句。
    被他问的一愣,祝融夫人赶忙说道:“将军思虑周全,如此一来,我军战象必可渡河!”
    从祝融夫人这里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诸葛均向帐外喊了一声:“来人!”
    一名亲兵掀开帐帘跨步走进帅帐,抱拳面朝着诸葛均。
    “传令下去,着人砍伐树木,要整根大树运至岸边,大树枝杈也是不许削去!”看向那亲兵,诸葛均吩咐了一句,随后朝他摆了摆手。
    亲兵应了一声,保持着抱拳的姿势退了出去!
    “大王与夫人近两日也请好生歇息,战端一开,日后怕是便歇息不来了!”亲兵退出去之后,诸葛均又对孟获和祝融夫人说道:“尤其是夫人,怀有身孕,更应好生照料自家!”

第1661章 让对岸看见
    郁河岸边,成群的汉军用大车拉来刚砍伐下的树木。
    树木的枝杈并没有砍去,绿油油的叶片还挂在上面,从河岸对面望来,是葱翠一片,就好似岸边突然生出了无数低矮的灌木。
    站在河岸边,望着对面正忙碌着的汉军,诸葛瑾是满头的雾水。
    汉军运来如此多的树木,说他们要搭桥,诸葛瑾绝不会有半点怀疑。
    可搭桥要用树木,至少枝杈也应该砍去,偏偏汉军将士们并没有把枝杈砍掉,而是不仅留下了枝杈,还留下了枝叶。
    望着河岸对面的汉军,诸葛瑾眉头紧锁,揣摩着诸葛均的意图。
    可想了好半天,他都没想明白,这些有着枝杈,由于树杈没被砍掉,明显头重脚轻而且还没经过烘干的树木,究竟能用来做什么!
    汉军将士们,将成车成车的大树从远处的树林运到河边,卸在河岸上。
    越来越多的树木被堆积在河岸上。
    从树木的数量,诸葛瑾揣测,倘若汉军搭桥,至少能搭出一条足够数十人并排冲杀的宽阔桥面。
    可汉军始终没有搭桥的意图,更没有半点要在河面上搭桥的迹象,更是让诸葛均摸不着头脑。
    “监视敌军动向,若有异动,即刻向某禀报!”望着河岸对面的汉军,诸葛瑾向身后站着的一个江东军军官吩咐了一句。
    军官抱拳应了一声,诸葛瑾转身从河边离开。
    郁河附近的地形,他也是着人探查过,而且每隔一段路程,江东军就会安排一队眼线,除了固定区域的眼线,诸葛瑾还派出了数队人马,沿着河岸边巡查,提防汉军从别处渡河。
    整条郁河东岸,几乎都被江东军掌控着,汉军好似根本没有任何渡河的机会。
    诸葛瑾严防着汉军渡河,诸葛均也离开了帅帐,来到郁河岸边。
    所有强弩手都是弩箭上搭起了箭矢,他们的箭壶中,也满满的插着羽箭,做好了随时向江东军发射箭矢的准备。
    望着河岸对面,诸葛均晓得,诸葛瑾必定是在岸边布设了眼线,无论他选择从何处发起进攻,江东军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
    诸葛瑾领军厮杀,或许进攻不足,但他防守绝对不输于许多成名战将!
    “将军,可要将树木烘干?”正望着河岸对面的江东军,诸葛均的身后传来了个汉军偏将的声音。
    并没有回头,望着河岸对面,诸葛均点了点头,对那偏将说道:“烘干,当着对岸敌军的面烘干,要他们晓得,我军是要用树木做筏子渡河!”
    “诺!”应了一声,偏将转身离去。
    汉军将士们依旧在向岸边运送着刚砍伐的树木,另外一些汉军,则是生起了一团团的篝火,将树木架放在篝火上,以文火烘烤起来。
    烘烤树木,很讲究距离与翻转,倘若翻转不及时,受热不匀,许多地方就会被烘烤成焦炭。
    若是距离太远,又烘烤不干,树干与火焰之间的距离太近,树干同样会被烤成焦炭。
    篝火点起,每只被烘烤的树木旁,都有着数十名汉军将士,费力的拖拽着树木,时而翻滚,时而前后拖拽。

第1662章 过河的庞然巨物
    被烘烤的树木很快干燥起来,汉军将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河岸对面的江东军尽收眼底。
    河边的江东军军官,见汉军烤起了树木,赶忙让人前去禀报诸葛瑾。
    听说汉军是整只大树烘烤,诸葛瑾更感到疑惑。
    坐在帐内,他思忖了好半天,也没想明白诸葛均究竟要做什么。
    倘若是要扎起筏子渡河,汉军完全可以选择更细一些的木料,根本不需要使用整根大树。
    而要搭建渡桥,他们也没必要将树木烘干。
    既不是搭建渡桥,也不像是要建造木筏,诸葛瑾真有些想不明白,他那位弟弟究竟想要做些什么。
    河岸边的汉军将士们,还在忙着运送砍伐下来的树木和将树木烘烤至干。
    一棵棵大树被运到河边,在将士们的烘烤下,这些大树的枝干很快焦枯,连叶片也都干的卷在了一起。
    抬着被烘干的树木到了河边,将士们用麻绳将他们紧紧的捆缚在一处,扎成巨大的木筏,推进河中。
    早就端着强弩等待的汉军将士们,在木筏下水的同时,也朝着河面推进,最前面的强弩手,甚至是站在了浅水中。
    “不好,汉军要过河!”看见汉军的举动,河岸边上的江东军官向身后的兵士喊道:“弓箭手向敌军射箭,立刻呈禀将军!”
    河岸边上的江东军弓箭手,纷纷在弓弦上搭起了箭矢,瞄准对面的汉军,射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