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的智慧 >

第538章

大宋的智慧-第538章

小说: 大宋的智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陛下的话,微臣之所以进入军中,是因为微臣受不惯军中的约束,做不做官的微臣不在乎,只要能为我大宋出一份力,微臣就非常欢喜了,不瞒陛下,微臣在京西军中的职位也是暂时的,回到东京之后,微臣依旧是一个闲散汉。”
  赵祯笑道:“你倒是有古人风范。战时从军,战罢归田,显得高风亮节,却不知道体谅一下你主子我的苦衷,这些年以来得用的老人手越来越少,早知道你们这样没良心,朕就不同意你们安全退出孩儿军了。除了朕这个糊涂皇帝,你可曾听说哪一朝那一代密谍曾经全身而退过,过上了好日子就忘了以前真是不该!”
  笑林见皇帝心情大好,还知道开玩笑了。急忙回答道:“正因为有陛下的仁慈。微臣等人才会死心塌地的为陛下效力,您看微臣,虽然已经退出孩儿军了,却还在为陛下征战!”
  赵祯看看笑林胡子拉碴的老脸叹息一声道:“辛苦你们了。大宋想要强盛。总是离不开征战。这些悍卒看起来凶悍绝伦,在朕的心中他们却是最和善的一群人,最知道感恩的一群人。笑林,你也知道,只要不负朕的将士,朕必定不会辜负他们。”
  “谢主隆恩!”
  笑林大声的感谢皇帝的好意,随后他身边的将校也跟着大喊,其余的军卒不知道自己获得了什么好处,此时应景的喊一嗓子绝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于是,“谢主隆恩”的声音最后就汇成了一道炸雷。
  包拯坐在马车上扫视一眼周围的精兵悍卒,笑容终于浮上来了,这些天他一直在担心会盟时皇帝的安全事宜,如今有这么一群人,自己实在是没什么好担心的,放缓了心情,赶路造成的困倦就迅速的将他湮没了,临睡去的那一刻他还在想,在这休息真是安全啊……
  赵祯没有半点的睡意,执意从撵架上下来,命人牵来自己的御马,在邹同的帮助下换上自己的黄金锁子甲,披上大红的斗篷,准备随军开进,只是他的御马不太争气,阉马很显然在战马群里不受待见,嘶鸣着连连后退不敢进入战马群,而高傲的战马群也不接受阉马,靠近御马的几匹战马不论骑士如何控制,它们也撂着蹶子,张着嘴似乎要把阉马撵走。
  笑林连忙从自己的战马上跳了下来,扶着赵祯上了自己的战马,亲手牵着战马的缰绳跨上另外一匹战马,瞅了一眼尴尬不以的邹同笑了一下,就算是给皇帝一个解释了。
  赵祯骑在马背上笑的前仰后合,指着邹同道:“军中乃是天下间阳气最重的地方,出现一个阉人确实不好,朕听说京西军中的战马都是没有阉割过的,阉马被马群嫌弃也是应有之义。”
  即便是遭受了皇帝的讥讽,邹同依旧忠心耿耿的换上铠甲,乖乖地守在皇帝的背后,不断地要求皇帝慢点。
  京西军很快就取得了全军的控制权,在赵祯的命令之下开始按照标准的滚动式前进,前军后军不断地变幻,唯有中军不动,行走了不到五十里之地,捧日军就被远远地甩在后面,军阵凌乱不堪,狄青派来的八千精骑,倒是行走的中规中矩,几十里地下来,军阵丝毫不乱。
  每走五里之地,低沉的号角声就会响起,向前面打头阵的军队通知该换阵了。
  赵祯骑在马上似乎感受不到疲倦,骑兵群扬起的灰尘落在身上也毫不在意,这次行军对他来说是一种难得的体验,瞅着两边高地上不断隐没的斥候,再看看自己麾下的雄壮大军,遥想自己父祖当年行军也不过如此而已。
  开国是艰辛的,需要无穷的勇气,但是守住国家,延续统治更加的考验一位帝王的智慧,早日最忠诚的部下如今被富贵生活消磨的雄心不再,不管是吏治还是民治,亦或是兵制都需要重头整顿,忍痛削掉腐肉才能获得新生。
  变法造成的痛苦和和对旧观念的冲击不亚于重新塑造一个新的帝国,听说有一种鹰,长到老年的时候,如果需要新生,就必须在岩石上磨掉自己已经沉重的无法捕猎的爪子外壳,必须拔掉自己的羽毛,必须在岩石上敲掉自己已经老化成骨骼一样的喙,然后不食不饮,静静地蹲在自己的巢穴内等待新的爪子长出来,等待新的羽毛从绒毛变成羽毛,等待自己的喙重新变得坚硬。
  直到这个时候才能脱掉旧日的沉重外壳,在某一个清晨重新飞上高空,重新成为这片天空的霸主!
  赵祯想到这里的时候就看见一只老鹰笔直的向自己飞了下来,他很欢喜的以为这又是一次天人感应,却发现那只老鹰最后停在笑林的肩膀上,这让他有点失望,不过他马上又高兴起来了,因为韩琦带着文武百官在前面的三鸦口迎接自己,自己的智囊团又出现了,赵祯对自己和辽皇的会盟充满了信心。
  “这就是奏折里说的那六只海东青中的一只?”赵祯看到笑林在给海东青喂干肉,也看到他从海东青的腿上取下竹管,于是好奇的问道。
  “正是,陛下,这六只海东青在此次雁门关大战中功不可没,放飞于天际就能监视方圆百里之地。
  我大宋在雁门关的兵力不足,必须集中兵力在某一点上形成优势兵力,然后将敌军各个击破,如果没有海东青在天空监察敌情,我们很难找到敌军的破绽做到一击致命。”
  赵祯见海东青目光不善,就没有伸手去找不自在,感慨的道:“若论到机变百出,云卿当为天下第一人。人人都当做玩物的海东青到了云卿手中竟然会奇兵突出,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可笑耶律洪基年年玩海东青,却把海东青的作用限制在从天鹅嘴里获取珍珠的可笑事情上,他失败的实在是不冤枉。”
  大军继续前行,灰尘落满征衣,赵祯喝止了邹同要帮他擦拭铠甲的举动,喝了一口水,咬牙坚持着要赶到三鸦口宿营地。
  笑林看见皇帝马鞍子上的血迹担忧的问道:“陛下,咱们已经奔行了七十里,这已经是一个骑兵一天的行军量了,陛下能坚持到此刻非常难得,还剩下三十里,微臣以为陛下还是上撵架为宜。”
  赵祯摇摇头道:“行百里者半九十,还有三十里地,朕坚持一下也就是了,今日既然披上了祖传的铠甲,就不能让他蒙羞。笑林,说点战场的事情,给朕长长精神。”
  笑林牵着皇帝的坐骑尽量的保持平稳,略微一思付笑道:“陛下可还记得我大宋著名的胖才子苏轼?”
  赵祯笑道:“怎么不记得,那家伙每次进宫那双眼睛就贼溜溜的,四处偷看宫里的佳人,陈琳似乎警告过他好几次,不过他也确实聪慧,不但在黄河治理上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做的一手好诗词,尤其是那首《蝶恋花,春景》虽然不和朕的心意,却不得说他遣词造句上的功夫精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以及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充分的说明了他的贼心不死,好好的一个才子不去为国分忧,却去学柳永写什么风花雪月,论到喜欢,朕更加喜欢云卿写的“了却君王天下事”。
  笑林大笑道:“诗词微臣是不懂得,不过您知道云侯是怎么调教自己学生的吗?”
  赵祯见笑林的眼神盯在马上,不由得笑道:“难道说让这个胖子骑马?”
  笑林抚掌大笑道:“ 正是,一天必须在马上骑足四个时辰,每天从马上下来的时候,苏轼都会嚎啕大哭,云侯就告诉他,没有把铁屁股练成之前,不准下马,还说他一没有战力,二没有什么谋略,如果连逃命的本事都学不会,就该一棒子敲死。”
  “哈哈哈……”(未完待续。。)
  ps:  第三章


新三月,爆发的三月

  新的一年开始了,自然要与过去不同,今年将抛弃所有无用的聚会,专心写字,作为一个写手,最重要的还是作品。
  今年的工作非常的繁重,不但要写好大宋,还要完成银狐的最后架构,还打算尝试一下剧本的创作,唐砖的后续旌旗十万斩阎罗也需要补齐,让他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所以啊,兄弟姐妹们,请给勤快的孑与点个赞吧,褪尽繁华的孑与才是原本的孑与,一时的成功还不足以遮住老孑与的双眼,争取把最好的故事献给大家。
  来点实际的,弟兄们的保底月票别浪费了,投给我啊!
  孑与拜上(未完待续。。) 



第五十八章干什么事都要真诚

  一短声,三长声,这是号角在传递讯号,赵祯自然是不懂的,笑林解释道:“陛下,这是主将出迎的讯号,一长声其实代表的是主将出战,三短声代表的是全军出动,混合在一起就表示主将带着全军出动了,陛下,您的虎贲之士尽在此地!”
  赵祯正色问随行的礼官:“大将军出迎,朕该以何种礼仪回应?”
  “回禀陛下,帝星不动,将星流转此乃天地之道,大将军当炫耀武力夸功三次,兵如猛虎,将如狻猊,潮涌三次朝拜天龙,以示亲近之意,陛下当执天子剑立于中心,微臣唱赞!此为道边逢归师之礼。”
  老包穿着全套的大礼服,手舞足蹈的跪拜曰:“臣请追随左右!”赵祯笑着答应,邹同急忙帮着皇帝擦拭铠甲上的灰尘,这对皇帝来说一辈子也没有几次这样的经历,仪表不容有失。
  笑林的三千前军呼喝一声就围着皇帝形成一个圆阵,狄青的副将率领八千铁骑在外围又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圆阵,紧紧地将皇帝围绕在中间,至于捧日军,只敢远远地守在外面,不知所措。
  一个木制高台迅速的被搭建了起来,赵祯和包拯被侍卫搀扶上了高台,皇帝立于中央,包拯跪坐其右,邹同拜伏于地,礼官捧着长勿板嘴里念念有词的说着古音,号角吹出一声长音,巨大的战鼓,咚咚敲响,震动四野。
  天空中出现数声鹰唳,赵祯抬头看时。只见五只海东青正在头顶盘旋,笑林肩膀上的那一只也振翅窜上半空,追逐着伙伴快意非常。
  看到苍天下唯有自己身居高处,赵祯胸中的快意简直难以言表,礼官咒语一般的语言,现在听起来似乎都带着一种神圣的韵律。
  赵祯看着桌案上酒杯里的酒液泛起涟漪,握紧了手中剑对闭目不语的包拯道:“他们来了!”
  京西军全军出动,不管是不是骑兵,如今都坐在马背上,云峥鄙视的看着一身大红袍服的李常道:“你难道不该穿铠甲吗?黑压压的军队里多出来一块红色不难看吗?”
  李常嘿嘿笑道:“陛下不在的时候我是你的监军。陛下来了。我就是陛下的人,谁要和一群丘八混在一起。”
  一句话就惹来了众怒,李常根本就不在乎诸将的污言秽语,哈哈大笑道:“夸功三次。不要弄错了。骑兵只能到陛下半箭之地。投掷出去的破甲锥只能落在自己的战马前面,那个狗日的要是不小心投掷到陛下队伍里去,就趁早自己割了脑袋吧!”
  云峥耳听得一声长号角立刻笑道:“官家那边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这就出发,出了前面的高坡,我们就呈散兵状前进,三波战队交替前行,给弄得好看些,兄弟们苦战了一年,现在是往脸上涂粉的时候,千万不敢大意了,把这些花活做好了,比他娘的战功都强!
  出发!”
  三里地正好是战马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