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补天裂 >

第60章

补天裂-第60章

小说: 补天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是做什么?”林若翰脸涨红了,“起来,不要这样,我们只能对上帝下跪!”
  “先生,你现在就是我的上帝!”阿宽昂起脖子,仰望着这位身材高大的洋人,“把孩子还给我吧,不然,我就长跪不起!”
  “唉!”林若翰深深地叹息,他也感到为难了,“你应该知道,要我把她给你,这是根本不可能的,Ella和我共同生活了两个多月,我已经离不开她了!”他迟疑了一下,思索着说,“如果你愿意,我倒是可以考虑雇佣你,帮我照顾她……”
  “啊,我愿意!”阿宽不假思索地喊道,“只要先生让我守着这孩子,我愿意当牛做马,伺候你们一辈子!先生,收留了我吧,我阿宽有天良,至死不忘你的恩德!”
  “不,应该感谢上帝,他教导我们要富于怜悯之心!”林若翰说,在那一刻,他的脸上泛起了慈爱的笑容,使阿宽觉得两人之间的距离突然靠近了。“我可以留下你,不过,”他的笑容收敛了,那双蓝眼睛严峻地盯着阿宽,“你要知道:在我的翰园,你永远是Ella的仆人,有关她的身世,永远不许透露一个字!你能做到吗?”
  “我一定做到!”阿宽毫不迟疑地答道,“只要能看着她长大成人,我一辈子做她的奴仆,也心甘情愿!”
  翰园寂静的夜晚,小小的门房里,倚阑小姐已经哭成泪人。她猛地扑向阿宽的怀抱:“宽叔!”这一声发自肺腑的呼唤,凝结着两代人的血肉情谊!
  院子里月色如水,青青草坪上,徘徊着深夜不眠的易君恕,露水打湿了他的长衫。
  门房的那扇门打开了,阿宽扶着倚阑走出来,一眼看见披着月光的易君恕,他们愣住了。
  “易先生?”倚阑的泪眼一闪,“你……一直在这里等着我?”
  “不,”易君恕向她踱过来,在她面前站住了,“我睡不着,出来随便走走……”
  倚阑望着他那挺拔的身影,那兄长般的关切、体贴的眼神,胸中漾起一股深深的感激之情,那颗慌慌的心渐渐安稳下来,“谢谢你,先生!我知道,你是不放心我……”
  “不,我放心,”易君恕声调徐缓地说,“我们北京人有一句俗话:”起小看大,三岁知老。‘我想,既然一个三岁的女孩儿就能够做到宁肯饿死也不向他人乞讨,那么,她长大了一定是个有志气的人,无论什么样的苦难都不会把她压倒!小姐,你说是吗?“
  “啊,先生……”倚阑猛地一个震颤,含在眼里的泪珠籁然坠落下来……
  第十章 潮涨潮落
  一个星期之后,老莫向迟孟桓交了卷。
  迟孟桓穿戴齐整,胁下夹着一只精致的皮包,坐上他的私家轿,胸有成竹地出了门。四名轿夫当然都是新雇的,在香港吃这碗饭的华人遍地皆是,更换几个抬轿子的易如反掌,在返孟桓看来比买四匹马还要省事。
  轿子出了云咸街南口,拐弯上了荷里活道,朝西北方向走去。前行一箭之遥,便到了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地带:在荷里活道左侧,从亚毕诺道到奥卑利街,这一片不大的地皮相邻坐落着中央警署、初级法院和维多利亚监狱,这是掌握着芸芸众生的生死簿的地方,在一般市民眼里不亚于鬼城囗都,从旁边走过都觉得毛骨悚然,惟恐不留神被巡逻的警察随便找个借口拘了去,打入十八层地狱,轻则割辫子、抽“九尾鞭”、号枷示众,重则上绞刑架,好生了得!而迟孟桓今天却是专程到此,来叩地狱之门。那四名轿夫一边气喘吁吁地走着,一边腿肚子转筋,心里在纳闷儿:这位少爷到阎王殿来串门,莫非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其实迟孟桓对拜访中央警署也心怀忐忑,离那座大楼还很远,便让轿子停在路边,自己下了轿,整整衣帽,胁下夹着皮包,步行着走过去。在这种地方,纵是“高等华人”,也不敢摆谱的。
  中央警署的外观并不惊人,这座建于1857年的“H”形三层楼房,砖墙瓦顶,虽也是西式风格,而比起总督府、英军司令官邸,却简陋粗糙得多,甚至不如临海的那些公司、洋行的大楼显得气派,仅具实用价值而已。然而,正是由于它的特殊用途,这座平平无奇的楼房却自有一种肃穆森然的气象。此时,楼前的操场上,几十名警察正在操练,步声橐橐,刀光剑影;大门前站岗的一名印警和一名华警荷枪实弹,虎视眈眈。
  迟孟桓神色庄重地朝大门走去,还没有走到跟前,便看到那印警对华警使了个眼色,那华警于是威严地喝道:“站住!”
  迟孟桓看看那位“大头绿衣”华警,心里说:喔哟,我又不是不知道,在警察里头,英警是老子,印警是儿子,华警是孙子,月薪只有几块港币,比印警少一半,比英警少三四倍,你当这份官差还不如我家的一个佣人挣的钱多,神气什么?不过是洋人的一条看门狗而已!他看清了这位华警的袖子上没有标着“Sneak English”的布条,却故意跟他用英语说:“报告警官,我有紧要公务!”
  果然,那华警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一脸的茫然。于是,旁边的印警“红头阿三”才开始出面,用英语问道:“你有什么事?”
  迟孟桓紧走两步,来到他跟前,恭恭敬敬地朝他鞠了一躬,说道:“报告警官,我有重要情报,要面见警察司阁下!”
  “警察司?”头里红巾、面色黝黑、一脸络腮胡子的印警听得好似天方夜谭,惊讶得睁大了眼睛,从头到脚打量了他一遍,“警察司是我们的最高上司,不可以随便见的!你是什么人?”
  迟孟桓等的就是这句话,此时才从西服里面的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双手递了上去。
  那印警右手持枪,左手接过信封,见没有封口,朝着里面吹了口气,便清清楚楚地看见,信封里其实只有一张名片,旁边却是一叠钞票。“红头阿三”自然心里明白,便把枪夹在胁下,腾出右手,伸出两个指头,拈出那张名片,举在眼前仔细审视,见上面用英、汉两种文字印着“Chi Tian Ren迟天任”的名字,头衔列了长长的一大串,其中最显眼的则是“Tustice of the Peace太平绅士”。
  “红头阿三”脸上的表情和缓得多了。迟孟桓心里明白,这多半是那叠钞票所发挥的威力,印警的地位虽然比华警稍高一些,但年薪也不过一百多块港币,月薪仅十几块钱,没见过大象屙尿,信封里的那点“贴士”已经超过他一年的工钱,自然会善待这位“施主”;至于老太爷的那张名片,虽然也是一块上好的敲门砖,但“太平绅士”这个头衔,毕竟是个带有荣誉性的职务,平时唬唬老百姓是足够了,而在真刀真枪的警察面前,人家可以把你待若上宾,也可以不当回事,其“弹性”是很大的,现在把它和钞票结合在一起使用,也就保险得多了……
  “你在这里等一下!”印警收起信封,手里捏着那张名片,进了旁边的岗亭。
  迟孟桓隔着玻璃窗看到他在里面打“德律风”,至于打给谁,说些什么,则听不见了,但可以猜想,那是在和里面联系。
  片刻,从大楼里走出了一名英警,进了门房,和印警两个人交谈了几句,大概是那位印警在替迟孟桓求见吧?估计把信封里的“好处”也分了一些给他的这位上司。
  门口的那位没有得到“好处”的华警还笔直地站着,像监视嫌疑犯似地盯着迟孟桓,印警已经陪着英警走出了岗亭。迟孟桓也弄不清楚这位英警是什么官阶,但见他袖子上钉着三道黑杠,领边佩有英国国徽,便知道至少是一位高级警察,身分和这两位黄脸的、黑脸的大不相同。
  “你有什么情报要报告警察司?”那位三道杠英警手里捏着印警转交给他的名片,毫无表情地看着迟孟桓,“把东西交给我好了。”
  迟孟恒心想:交给你?我知道你是谁?万一石沉大海,我连打听都没处打听去!于是,灵机一动,就顺口撒了个谎:“报告警官,事关机密,这情报没有写在纸上,我必须面见警察司,向他口述!”
  那英警听了,不置可否,转身向门旁的岗亭走去。迟孟桓隔着玻璃窗看见他在里面打“德律风”,想必是向上级请示。等他打完了,挂了话筒,走出岗亭,也不说话,却向印警丢了个眼色,“红头阿三”便朝迟孟桓命令道:“把手举起来!”
  迟孟桓脑袋“嗡”地一声,心说:糟了,还没有吃到羊肉,倒先惹得自己一身臊!不让我见警察司,不见也就是了,凭什么把我抓起来?肚子里虽然心惊肉跳,却又不敢反抗,乖乖地举起双手,作无条件投降状。
  “红头阿三”便伸过手来,从他的两肋往下摸,搔得迟孟桓浑身发痒,也不敢出声。直到把他全身摸了个遍,然后又把他的皮包也打开看了看,这才说:“你可以进去了。”
  迟孟桓一场虚惊,这才明白根本不是要抓他,而是例行的安全检查,防止外人把枪支、炸弹带进去。“红头阿三”检查完毕,没有发现可疑之物,那英警便对迟孟桓说:“你跟我来!”
  门口的这一关顺利通过,迟孟桓激动得心脏“咚咚”地跳,赶紧应了声:“是!”跟着那位英警走进了阴森森的中央警署大院。院子里的警察正在迈着大皮靴“咔咔”地操练,他躲躲闪闪地从旁边绕过去,那样子倒有些像一个被押送进来的罪犯。
  大楼的门旁又是两名持枪的警察站岗。迟孟桓心里正在嘀咕,带领他的那位英警小声向站岗的打了个招呼,竟然未加阻拦,便放行了。两人踏着楼梯上楼,左拐右拐,拐得迟孟桓晕头转向,前边带路的英警却在一扇紧闭的门前站住了,回头对他说:“你在这里等一下!”说完,便敲了敲门,高声喊道:“报告!”
  “进来!”里面传出一个低沉的声音。迟孟桓猜想:说话的这位也许就是警察司阁下?心情越发紧张,狂跳的心脏好像要蹦出喉咙口了。
  那英警推开了门,独自进去了。迟孟桓明白,这是先行向警察司阁下报告一下,然后再叫他进去,便笔直地站在门外,屏息静气地等待召见。不想这一等,竟然不见音信,十多分钟过去了,进去的英警还没有出来,迟孟桓心里发急,连站都站不稳了,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说前面的两关都顺利通过,最后这一关倒卡住了吗?唉,不管谒见警察司这件事成与不成,总也该给我说一声嘛!现在这样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万一被哪位不知就里的警察当成嫌疑犯拉到别处去,那倒是麻烦了……
  迟孟桓正在楼道里六神无主,那扇阎王殿的门打开了一条缝,还是刚才带他来的那位英警,探出头来,朝他叫了一声:“进来!”
  “是!”迟孟恒仿佛等了一年,突然一个激灵,醒了过来,忙不迭地一闪身钻进了那扇门。
  这里就是香港警察最高长官的办公室。迟孟桓抑制不住地心跳,抬起头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迎面墙上高悬着的英国国徽,国徽下面是一张宽大的写字台,写字台前一把高脚高背座椅,而座椅上却空空无人。这……
  迟孟桓待要请教带他前来的那位英警,回头一看,那人却又不见踪影,也不知哪里去了。迟孟桓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好似林冲误入白虎阶堂,心里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旁边的帷幕轻轻飘动,走出一位身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