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日落紫禁城 >

第74章

日落紫禁城-第74章

小说: 日落紫禁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困。”他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我可睡了啊?”她本想强拉他上床,想想又忍住。她救荣庆,固然是因为对他有非常的好感,同时也是受元六之托。
  英英笑了笑,上床放下帐子,一边对荣庆说,撑不住就上床来。
  为了安全,荣庆吹灭了油灯,手托腮帮,靠在桌面上眯起眼。看见荣庆闭上眼,英英心里涌出一股无名火,心想他也太那个了,多少男人见她骨头都软了,难道他一点儿不动心?
  荣庆这些天实在太累了。屋里一黑,眼皮子立即打架,人困得不行,趴在桌面上迷迷盹盹睡着了。
  “还真睡着了?我可真疑惑,你在宫里,到底是侍卫还是太监哪?承德那股子劲儿,都跑哪儿去了?”英英以为他故意装的,不高兴地抱怨着。直到她听见荣庆趴在那儿,发出一阵阵鼾声,这才收住口,想起他这几天四处流浪,成天没日没夜的,心里顿时生出许多怜悯。
  她下了床,轻轻走到他身边,想将他拖上床,让他安安稳稳睡一觉。她刚刚伸出手,神经本来就高度紧张的荣庆,立即吓得跳起来,瞪着一双惊恐的大眼,本能地防范着。
  “上床睡吧,睡得安稳些。”英英拉起他的手,温存地说。
  荣庆于黑暗中瞅着紧闭的房门,没发现任何异常,这才松下一口气。英英不由分说,硬是将他拖到床边,脱了他的外衣和帽子,替他盖上被子。荣庆实在大困了,由着英英摆布。
  英英安顿好荣庆,挨着他身边躺下,贴着对方起伏的身体,英英心里流窜着一股热流。她见过许多男人,连模样都记不住,怎么偏偏就忘不了荣庆?她在心里在问自己,所以昨儿一大早,元六跟她说了荣庆的情况,她就在心里担心起来。天下还有这么巧的事,今晚上居然撞上了他,这也是缘分啊!听着他均匀的鼾声,看见他睡着那样熟,她实在不忍心将他弄醒。要不,她怎么也得躺在他怀里,跟他像夫妻那样过一夜啊!
  荣庆一觉睡醒,天色已经大亮。他见英英不在床上,再一看屋里压根儿没英英的人影儿,当下心里一惊。他立即下了床,穿上外衣,伸手抓起床头的手枪,悄悄向门边走去,他伸手一拉门,顿时觉得不好,门已经被人从外面反锁。
  不好!难道这个小贱人也和福贵一样,要拿我的人头换那两千两银子?想到这儿,他浑身沁出一片细汗。他转身跑回窗口,推开窗户一看,这才想起这儿是三楼。他仔细打量着窗外,转身回到床边,想用床单结成条绳子,从窗口逃走。
  刚走到床边,突然听见门外有人开锁。他慌忙躲到门背后,掏出手枪。门开了,英英一阵风地走进。当她看见荣庆一脸紧张地举着手枪,惊愕地张着嘴问:“你这是干什么?”
  “说!你一大早去干什么了?”荣庆手枪顶在英英脑门上。
  “怎么?你以为我缺那两千两银子?”英英冷笑。
  荣庆愣了一下,放下枪口。歉意地笑了笑,说他给人吓怕了。
  “我存心想要你人头,这会儿你已经跟谭嗣同一样,在菜市口让人砍了脑袋。”
  “你说什么?”荣庆心里一惊。
  英英这才告诉他,今天菜市口一共杀了六个人。都是当官儿的,有御史,也有军机,头一个就是谭嗣同。荣庆悲伤地叫了一声谭大人,眼窝里泛起一层泪水,站在那儿发呆。英英问他,他是不是跟他们一伙儿的。荣庆沮丧地点点头。
  “依我看,你趁着这个乱乎劲儿,赶快走!”英英劝他。
  “是,走得越快越好。只不过……”荣庆一想城门楼子上到处贴着自己的通缉,心里便犯起愁来,要不他早走了,能等到这会儿,心想只有愣闯了。闯过去是造化,闯不过去就跟谭大人去做伴了。
  “我有个法帮你走。”英英突然狡黠地一笑。
  “你又能有什么法子?”荣庆心里疑惑。
  “你信我,真的有法子。”原来英英一大早出门,其实是给荣庆把兄弟元六送信去了,元六本以为她骗他,仔细问了英英的情况,这才让英英先走,说他立即赶到。
  听英英说了情况,荣庆半信半疑,正想说什么,听见门口走道传来急急的脚步声,英英估计是元军爷来了。果然,她上前开了房门,元六穿着一身便衣走进。
  “兄弟!”元六一进门,上前紧紧抓住荣庆双手。“大哥,你怎么这身儿打扮呀?”荣庆疑惑地问。
  “你一跑,上头查下来了,我别坐等着挨雷,也撒丫子了!”原来那天夜里他放走了荣庆,现在上头查得紧,早几天他就躲到亲戚家,接到英英的口信便赶来了。他不明白,荣庆为什么不快快逃走,到现在还在城里磨蹭。他看一眼英英,问荣庆是不是又有牵肠挂肚的,舍不得走?
  “哪能呢?城门口把得紧。”荣庆红着脸说。
  “元军爷!你好歹救他出去。”英英瞪一眼荣庆,心想整晚上睡一张床,他碰都不碰自己,还牵个狗屁的肠?
  “没问题。”元六答得崩脆。
  “有办法出的了城?”荣庆担心地问。
  “要说劫法场,元六没戏,个把人蒙出北京城,那还不是小菜儿一碟。”
  荣庆离开了英英,一路跟着来到元六亲戚家,那家主人是元六的表舅,在京里开运输行,专替一些大商家运南北杂货,因此和各方城门的守军都熟得不能再熟。表舅当下让荣庆和元六换了衣服,装成赶车的,跟着下午的运货车队一块儿混出了城。
  荣庆几乎不敢相信,就这么一路过来了,到了芦沟桥,荣庆和元六便与车队分了手。荣庆站在桥头,回首望着北京,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不知为什么,他总觉得有一天他还会再回来。他总不信,光绪作为大清国名正言顺的皇上,就这么黑了,硬让慈禧那些人一手遮天,这事儿早晚有出头的日子!
  所有人,特别是瑞王和恭王等人都以为慈禧会废掉光绪。支持光绪新政的官员们,其中包括光绪本人在内,也是这样认为的,慈禧偏偏没这样做。今儿一大早,慈禧便派人将光绪接到养心殿,让他与自己一起接见朝臣。
  光绪向慈禧请了圣安,在她身边一张龙椅上落下身体,慈禧便让他看一下军机拟的几道上谕,故意认真地说:“你瞧瞧妥当不妥当?”
  “一切由皇爸爸做主。皇爸爸觉得合适,儿臣用玺就是。”光绪已经厌倦了这一套虚头滑脑的玩意儿,他不明白身边这位老女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热情,不厌其烦地扮演这种角色,而且表演得十分认真。
  “都不看,也看看这道。”慈禧指着其中一道拟好的圣旨。
  光绪无奈地拿起一看,心里顿时大惊,原来是下令斩首谭嗣同、杨深秀等人的圣旨。他慌忙对慈禧说,这些人都是难得的人对,千万不能杀。他边说边在慈禧面前跪下,请她无论如何收回成命。
  “怎么是我收回呀?圣旨是皇上的圣旨,要不我让你看呐。”慈禧反问光绪。
  “这……”光绪一时被她问住,“这道旨意留着不发,谭嗣同这六个人先押起来,以后再处置吧,。”
  “你还打算让他们有一天东山再起?”慈禧冷笑笑。光绪连忙改口,说让这些人发往边外充军,永不录用,慈禧对此笑而不答。这时李莲英来报,说瑞王爷求见皇太后和皇上。
  瑞王进了养心殿,跪在地下向慈禧行了大礼,一边口称向老佛爷复命。
  慈禧看一眼身边的光绪,瑞王立即明白她意思,转脸向光绪磕了头。
  “奴才向皇上复命!”
  “复什么命?”光绪不明所以地问。
  “奴才监斩逆党谭嗣同等六人,斩首已毕,特向皇上、皇太后复命!”
  “谁让你杀的?”光绪十分震惊,拍着龙椅手柄刷地站起,厉声喝道。
  瑞王被光绪的架势吓住。虽说这事早就得到老佛爷事先的首肯,但这种时候老佛爷决不会出来认账的,因此只有难人做到底了,他跪在地下,偷偷看一眼老佛爷,果然她也作出一脸的咤异状,好像头一回听到这事儿,根本个接他的眼神。他只得趴在地下,结结巴巴地说:“回皇上话,这事儿是军机会同亲王、大臣,共同议定,先斩后奏的!”
  瑞王低着脑袋,脸憋得通红,心想由着你一通骂吧,反正这几个人脑袋已经砍下了,再山活不过来了。“你,你你……”光绪愤怒之极,气得浑身哆嗦,指着瑞王半天说不出话,走到瑞王身边,一脚将他踢倒在地。
  瑞王倒在地下,胸口传来一阵剧痛,他没想这个已经靠边站的皇上会发这么大的威。他挣扎着从地上爬走,一边磕头,一边心怀委屈,他实在不明白,老佛爷究竟安的什么心。皇上已经要袁世凯出兵害她老人家,她竟然下趁此机会废了他,而且装出一副朝廷上的事仍要他点头的样子,这是何苦。
  “你们也是的,就不能等等皇上下旨吗?”慈禧不仅不帮瑞王说话,反过来埋怨他。瑞王明白老佛爷意思,只得连声说奴才该死。
  光绪走到座椅后边的龙柱旁,想到跟着自己推行新政的人,倒头来一个个落到眼前的下场,怎么不叫他痛心疾首啊!特别谭嗣同,他早得到茶水章的口信,完全有机会逃走的。他偏不走,他是存心以自己的血,向天下人昭示变法强国的决心和正气。正如他生前写过的诗句:“莫道书生空意气,头颅掷处血斑斑。”他竟然以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诗中大无畏的气概。想到他才三十出头,从湖南被自己召到京城才三个月,竟然就这样走了,光绪心中涌出一股热流,沿着脖颈子上的血管爬上眼窝和鼻沟,顶得那儿一片酸楚,两行热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人死了,再说什么也没用了。皇上,这回该下旨了吧?”慈禧转脸看一眼站在龙柱旁的光绪,声音平和地劝他。
  光绪用衣袖擦拭着眼窝,不顾一切地痛哭。此刻他不仅哭谭嗣同,也为珍妃和自己而哭,为大清国而哭。他不明白慈禧为什么当面说好支持他,背后又对他使坏,难道她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全是为了大清国的天下长治久安吗?难道她真的视权力比祖宗留下的江山伟业更加重要?他深深觉得自己太软弱,太天真。当初要是早早听了珍妃和其他人的话,先下手为强,也许不会落到现在这种局面啊!
  慈禧见这个宝贝儿子哭得死去活来,心里有些不耐烦,看一眼李莲英,示意他快点办事。李莲英会意地走到光绪身后,毕恭毕敬地说:“请皇上用玉玺。”光绪扔下腰间挂着的小玉玺,看也不看其他人,甚至没给慈禧请安便跌跌跄跄地由屏风后边出了后殿门。
  所有人全愣在那儿,慈禧的脸也挂不住了,李莲英从地上捡起玉玺,不动声色地走到案桌边,将光绪看过和没有看的圣旨一一盖上玉玺,然后才跪到慈禧面前,双手捧着玉玺递给慈禧。“看意思,人家是不想要了?”慈禧掂掂上玺,扬起额头下高高的两道眉毛。
  “皇上已经丧尽人心,请老佛爷早做决断!”瑞王认为时机已到,连忙凑上前说。他见慈禧低头把玩着玉玺,心里若有所思。连忙看一眼李莲英,示意他帮自己劝劝老佛爷。
  李莲英毫无表情地站在一边,装作没看见。其实他心里比谁都希望罢了光绪的皇位,但他才不当出头鸟。他太了解慈禧,你越想她按你意思办事她越不肯,相反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