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日落紫禁城 >

第43章

日落紫禁城-第43章

小说: 日落紫禁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小格格心里瞧上了荣庆。瑞王想到这后一条心里就发慌。
  小格格是他心爱的小老婆生的。她生了一儿一女。一个是傻七儿子,另一个是小格格,小老婆不久就病死了。所以小格格是他唯一的女儿,他也最疼爱她。他一心想让她嫁给本朝那些名门望族的公子哥儿,没想她竟一眼看上了荣庆。荣庆家虽说也是叶赫家族的一个支脉,但毕竟家道中落,地位低下,说出去让人笑话。但话又说回来,他不同意小格格嫁给荣庆,决不等于他不喜欢荣庆,何况眼下正是用人的时候。冲着荣庆是他们家救命恩人,眼下皇上一心想笼络荣庆,不能让他顺杆儿往上爬。如果他真的跟皇上一条心,与他和慈禧等人作对,这事儿就麻烦了。不,决不能让这种事发生。他在心里对自己说,脑子一向不会拐弯的瑞王突然冒出一个绝好的主意。
  吟儿靠在窗边,手里捏着珍主子替她拍的相片发呆。那天珍主子用洋人造的四四方方的铁匣子,替身边好几位宫女拍了相片,就数她拍得最多,一共拍了三张。她挑了二张,请小回回捎到宫外,留下一张放在身边。
  她瞅着自己相片,越看越觉着奇妙,那铁匣子上一闪光,活脱脱一个人就一模一样地印在这张纸片片上。要不是亲眼看见,别人怎么说她也不会相信。母亲和哥嫂见了她的相片,一定以为宫中有什么法宝,用分身法变在纸片片上变出一个吟儿来。珍主子替她和宫女们拍相片时,有些人害怕灵魂会让那铁匣子勾去,你推我我推你,唯有她不怕。其实她也不是一点儿也不怕,只是看见人家珍主子的命比自己精贵得多,珍主子不怕,她有啥可怕的?再说她信命,命中注定的事,不论谁也无法改变的,别说是一个小小铁匣子,再大的法力也躲不过命啊!
  珍妃看出吟儿心里疑惑,却并不害怕,心里特别高兴。告诉她小铁匣子能拍出人像的道理。她说铁匣子里头装着感光片子,人和四周的东西有明有暗,镜头一打开就能自动将光线吸进去,印在底片上,经过药水一冲人像就出来了。珍主子说了半天,她越听越糊涂,为了不让珍主子觉得自己太笨,她连连点头,认真装作一副听明白的样子。
  来珍主子这儿眼看就一个月了。珍主子对人挺和气,奴才们之间也不像储秀宫那边互相猜疑。她不明白平儿究竟为什么会得罪珍主子?想起平儿,心里不由得暗暗羡慕,要能像她一样赶出宫去那该多好,天天能和家里人在一起,陪母亲说话,陪她一块儿逛天桥庙会……想着想着,不知怎么又想起了荣庆。她在心里不止一次地发过誓,绝不想荣庆,也不想跟他有关的事儿,可这会儿偏偏又忍不住想起了他,心想要是有他一幅相片那该多好,想他的时候拿出来瞧瞧就行了。
  过了午睡时间,吟儿来到东书房。珍主子在桌面上铺开宣纸准备画画,吟儿站在一旁替她磨墨,她像佩服老佛爷一样佩服珍主子。珍主子书读得多,知道的事更多。她不但能写字画画,还会弹放在墙边那架法国公使进贡的风琴,一边弹一边唱,非常好听。有时皇上来这儿,珍主子弹了,皇上接着弹,有时两人一块儿弹,小时候她在家里见父亲吹过又细又长的洞萧,在天桥大戏台见过人敲锣打鼓拉胡琴,婚嫁丧事见人吹过吹呐,可从没见过风琴这洋玩意儿。她喜欢听风琴的声音,这种声音常常令她感动。
  珍妃画了一幅水墨荷花。吟儿站在一旁连声说好。正在这时,光绪皇上突然悄悄走进。吟儿慌了,连忙跪下请安。珍妃埋怨太监不事先通报。光绪挥挥衣袖,让吟儿起来,说他有意不让太监通报的。光绪看一眼珍妃的荷花图,不等她问便评点起来,说她画得非常生动,构图不落俗套,较以前大有长进。只是笔力功夫不深,墨色也不够透。珍妃连连点头,让光绪替他题字。光绪欣然提笔,写下“墨趣天然”几个字,在下面落了日期。然后让吟儿拿起画站在不远处,认真推敲了半天。尽管珍妃和吟儿都说皇上写得好,光绪仍然不满意地摇头,连声说写得不好。
  光绪和珍妃说了一会儿话,在放着黄绫软垫的炕几边落下身子,两眼望着窗边的帷帐陷入沉思。珍妃亲自沏了一杯热茶送到光绪手上,让吟儿去太监值房通知那边替她取贡墨。吟儿明白珍妃意思,她要和皇上单独说话,立即像只猫儿似悄无声息地走厂,吟儿出了东书房,看见皇上那边跟来两名太监守在门外的过厅,显然皇上与珍主子有什么重要话要说,为了防止外边的闲人才这样做的。
  吟儿出了过厅,想起珍主子刚才交办的事,让敬事房替她送几盒琉璃厂一得阁出的贡墨,于是穿过后院向太监值房走去。她走到西宫墙边一丛竹林边,听见身后有人轻声叫她,她连忙转身站往,发现小回回笑吟吟地从宫墙侧门内走出来。见到小回回,吟儿心里非常高兴,头件事便问他相片送到她们家里人手上没有。
  “特意来告诉你,相片替你送到了。”小回回说。
  “我妈她怎么样?身体还好吧,都说了些什么?”吟儿已经三个月没跟家里人见面了,想从小回回嘴里打听一下家里情况。
  “你妈见到相片,硬是以为你死了,让人用魔法印在相片上。我说你活得好好的,你妈不信,说一个好好大活人,怎么会站到纸片片里头,后来经我好说歹说,你妈总算勉强信了,捧着你的相片直流眼泪,什么话也没说。”
  “我哥嫂见着了?”
  “你哥不在家。你嫂倒是见了。她跟你妈一样,被相片儿弄糊涂了,捏着那玩意不松手,哪里顾得上跟我说话。”
  “就这些?”吟儿非常失望。她原本以为,能从对方那儿多知道一些家中的情况,没想一问三不知。
  “就这些了。”小回回苦笑笑,觉得有些对不住她,好不容易去她们家一趟,竟然啥也没说。他在脑壳里拼命搜索,试图记起一些吟儿感兴趣的事儿。想了半天,突然想起那天出宫时遇上荣庆,兴奋地告诉吟儿,“我见到那位救人命的军爷了。”
  “什么救人命的军爷?”小回回没头没脑的冒出一句,吟儿被弄糊涂了。
  “嘿!你忘了,就是秀姑姑出嫁时,跳上马背救小七爷的那位壮士。”
  “会不会看走眼?”提起荣庆救瑞王家傻儿子的事,吟儿顿时呆在那儿,心想天下能有这种巧事。
  “我跟他面对面,说啥也不能看错。前一阵子去承德扫前站,我还远远见过他,当时不敢认他。我问他多会进宫的,他说十多天前才随瑞王进京,如今也在紫禁城里当差。”
  “他……他也在宫中当差?”吟儿瞪大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十四岁的小回回见吟儿问得仔细,立即来神了,将当天他不小心丢掉手帕包,荣庆帮他捡起手帕里包着的相片的事说了一遍。
  “他看见了相片没有?”吟儿紧张地追问,心悬在喉头口,差点儿没蹦出来。
  “看见不就麻烦了。”小回回连忙回答。
  吟儿满脸通红地站在那儿,半晌不说话,心想要让他看见自己的相片,那该多好啊!小回回以为刚才的事吓着了她,连声安慰她,说没事儿,他连手帕里包的啥玩意儿也不知道。
  “你没问他叫什么名字?”吟儿长长地喘了口气,伸手撩起额前的刘海,尽量装作一副随便的样子问。
  “他叫荣庆,在大清门当差,七品蓝翎长。”小回回口齿伶俐地回答。
  听到这儿,吟儿全都明白了。无须置疑,这人肯定是荣庆,问题是他为什么这会突然从承德调到皇宫中当差。总之,荣庆的出现,而且一下冒到了她身边,这消息像一块巨大的石头扔进水里,激起一片轩然大波。原先被她死死压住的情感像决堤的水,一下子冲垮了她理智的防线。她恨他,更爱他。她坚信,他们家退婚的事一定是他父母的意思,他肯定不愿意。
  小回回见吟儿站在那儿发愣,不知她想什么心事,尽管他是个孩子,但宫中多年养成的习惯,本能地克制着好奇心,跟她打了招呼,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走了。
  吟儿与小回回分手后,一路向太监值房走去,让他们去敬事房替珍主子讨一盒贡墨。一路上,她想着小回回告诉他有关荣庆的消息,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她在珍主子身边当差,而荣庆在万岁爷身边当卫士,皇上与珍妃两边走动得非常勤,万一有一天突然撞上他,他会跟她说什么,而她又能跟他说些什么?想了半天,她实在想不出在这种情况下,他俩见面有多大意思。她的心就像石头落水后的水面,波纹渐渐回复了平静,原先那份激动没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深深的悲凉。
  到了值房,发现茶水章在那儿与这边的首领太监在炕几上喝茶说话。原来他在珍主子那边留下两名贴心的小太监,自己跑到这儿来歇歇脚。见到这章德顺,吟儿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亲情。茶水章也一样,自从他离开储秀宫,也很少见到吟儿,即便有时打个照面,也顾不上说话。
  景仁宫首领太监听说珍妃急着要墨,不敢怠慢,当即留下茶水章和吟儿,亲自去敬事房办理此事,要吟儿在这儿等他回来复命。他一走,茶水章便与吟儿说起话来。
  对吟儿来景仁宫当差,茶水章心里一直替她捏一把汗,眼下为了新政,光绪与慈禧母子俩闹得很别扭,加上朝廷上的大臣们也各持异议,在皇上皇后之间挑拨离间,矛盾似乎越演越烈。慈禧表面上交了大权,骨子里却不放心,为了监控皇上和珍主子,才派平儿来景仁宫当差,目的是要监视珍主子和皇上的动静。
  不知情的人不知道,以为平儿犯了宫中的规矩,其实她是奉慈禧和李莲英的旨意才敢这样干。因此茶水章唯恐吟儿不知道内情,甚至也私下替储秀宫打探这儿的消息,闹不好会出大事。他一直想私下提醒她,苦干没有机会,这会儿首领太监一走,屋里只剩下他们俩,显然是个说话的好时机。他几次想开口,但不知从哪儿说起。既要提醒吟儿,又不能说得太露骨,因此在心里思忖着这话儿从哪儿开头。
  吟儿瞅着茶水章那张亲和的脸,觉得他来皇上身边当差前后不过才半年,人一下子老了许多,过去那保养得很好的脸失却了往日的光泽,显得很疲惫,眼神里充满某种恍惚。
  “章叔!万岁爷身边当差,比从前辛苦多了吧?”
  “当奴才的,辛苦不在话下,就怕侍候不好主子。”茶水章沉吟片刻,反问吟儿,“你在这儿都好吧?”
  “珍主子待我们这些下人很和气,规矩也不像老佛爷那么严。”吟儿下意识看一眼空空的值房,见门里门外没人,压低声音问起平儿的事,“章叔,当初平姐姐究竟为什么事得罪了珍主子?”“都怨她自己。”茶水章闷闷地说,借着平儿的事提醒对方,“听人说她在这儿不安分,做了不该做的事……”
  “她到底做了什么事?”
  “她不该将珍主子这边的事传到储秀宫。”茶水章犹豫了一会儿说。
  “那……会不会是李总管让她传的,要不她敢!”
  “这就不好说了。”他看一眼吟儿,心想她比自己估计得要聪明得多,既然这样,他索性把话挑明了,“不论谁叫你传话,你也该好好想想,不能脑子长在别人肩上,你想想,皇上皇太后本是母于俩,平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