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日落紫禁城 >

第104章

日落紫禁城-第104章

小说: 日落紫禁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底的时候,慈禧也在摸他的底。这人究竟是什么人,他为什么口口声声提皇上,却很少提皇太后。他是皇上过去的卫侍,还是皇上新党里的人物?
  “老太太,宫里打听个人,认识吗?”荣庆放定他俩是真货,忍不住向对方打听起吟儿。
  “主子还是太监?”慈禧反问,一边在琢磨对方的心思。
  “她是个宫女。”
  “哪个宫的,伺候谁的?”一直坚着耳朵在听他们说话的李莲英插上来问荣庆。
  “她伺候过皇太后,后来又伺候珍贵妃。”
  慈禧心里一惊,差点没叫出吟儿的名字。要不是看见她脸上惊过一个暗示的眼神,李莲英差点脱口叫出来。慈禧稳住神,不紧不慢地问荣庆,这位宫女叫什么名字。
  “她叫吟儿。”荣庆回答。
  “吟儿是你什么人?”慈禧追问,想从中套出一些有用的话。
  “是我妹妹。”荣庆犹豫片刻,其实他在向他们打听之前就想好这种人物关系。
  “噢!亲妹妹?”慈禧显得有些激动。
  “是的。”荣庆肯定地点点头。
  “你,你叫福贵儿!”
  “你怎么知道?”对方突然叫出这个名字,荣庆顿时愣住。
  “是你不是?”
  “是,我是叫福贵。”
  “你也不问问,我是打哪儿知道你的?”慈禧得意地笑着。
  “这么说你认识她?”荣庆顾不得想那么多,心想认识更好,能告诉许多有关她的情况。
  “何止是认识,”慈禧笑起来。她看一眼身材健硕的荣庆,觉得他一点也不像吟儿说得那样,是个不成器的赌鬼和烟鬼。她是故意骗我,还是她哥这几年有了长进。想到这儿,她忍不住对李莲英说:“吟儿跟我说她哥不成材,又没出息,光惹她妈生气。我瞧着你头是头脚是脚的,不像他说得那样啊!”
  “嗨!吟儿进宫好几年了,就不许人家有长进?”李莲英一边说,一边讨好地向荣庆笑了笑。他看一眼荣庆,心想怪不得这人眼熟,看上去真的有些像吟儿一家人,长得挺神气,那双大眼睛跟吟儿一样黑白分明,笑起来特别讨人喜欢。
  “吟儿在哪儿?”荣庆激动得不行,心想总算碰对人了。
  “她跟皇上在一起。”慈禧骗他。
  “二位先在这儿歇会儿,我先走一步。”荣庆听了慈禧的话,刷地从地上站起。
  “您不许走。”慈禧慌忙叫住他,“从现在起,你就跟着我,保着我,我保你见着你妹妹。”事情正在节骨眼上,慈禧不得不这么说。其实她明知吟儿不在皇上那边。上午她原本和小回回一块儿走的,后来她回乐寿堂取东西,不知为什么没赶上。
  “您有那么大面子?”荣庆心里疑惑,不知这位叫元大奶奶的人哪来的这么大的神通。慈禧笑而不答,但脸上那分自信挂在她的笑容里,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荣庆被她弄糊涂了,支吾了一阵子,这才试探地问对方:“您可别逗我,我听说宫里规矩大,就是皇上答应我们见面,上头还有老佛爷管着呢。”
  慈禧一听这话就顺耳,加上对荣庆印像挺好,当下笑得更高兴,转脸对李莲英说:“李总管,你给他带班引见吧。”
  李莲英立即从地下站起,清清嗓门眼儿,用那清脆而尖细的高音叫开了:“福贵参见老佛爷!”
  荣庆一听对面坐在地下的便是皇上他妈,赫赫有名的圣母皇太后,顿时惊呆了,站在那儿不知所措。慈禧看出他心中疑惑,也没怪他,从衣兜里掏出一只纯金的小印章,问荣庆识字不,荣庆点点头,慈禧便将小印章抛给他。荣庆接过印章一看,只见上面刻着“同道堂”三个小字。其实要不是荣庆在宫中呆过,外面人还真的不知道这个小印章是慈禧的闲章。闲章不闲。慈禧写字画画,赐给臣下最爱用这枚印章,所以在朝廷里这枚小章名气可大着呢。
  “这回信了吧?你还不快跪下。”李莲英见荣庆瞅着印章发愣,连忙在一旁提醒着。
  荣庆一听,慌忙在这位自称为元大奶奶的女人面前跪下,双手捧着那枚纯金印章递到慈禧面前。说实话,他没想到坐了几十年大清江山的老太后会是眼前这种样子,谈话说笑,跟普通人家的老妇人没什么两样。他觉得她样子应该凶得多,要不皇上和珍主子每次提到她,总谈虎色变,好像她一张嘴就能吞下人似的。
  “福贵呀,你什么前程?”慈禧接过小印章,问着莱庆。
  “草民百姓。”
  “你救了我的驾,我赏你一个出身吧。文的给你上七品知县,武的给你个军中游击,由你自个挑吧。”
  “校厚不愿当官。只求……只求皇太后……”话到嘴边,荣庆硬是咽回去。他总不能说吟儿不是他妹妹,是他媳妇,让慈禧放她出宫,跟他回家,显然不能。这一说,他的身分全暴露了不说,她是皇上的死对头,皇上已经答应指婚了,再求慈禧是不是太那个了。总之,一想到这些事他心里就乱得不行。最后他决定,不论她是个什么人,跟皇上什么关系,反正只要跟着她能见到皇上,找到吟儿,其他的都不重要。
  “想说什么你就说。要是一时半时想不周全也没关系,等想好了,到了太平地方,头一个给你办。”
  慈禧正说着,站在草棚口的李莲英看见大路上黄尘滚滚,一队人马向这边跑来。李莲英见势头不对,慌忙说洋人来了,慈禧一听顿时慌了神,爬了半天也没从地上站起。荣庆上前扶起慈禧,说不用怕,让李莲英带慈禧先躲进不远处的树林子,他从腰下抽出那柄锃亮的大刀以防不测。
  光绪让车队停下来。他不顾其他人反对,一定要在这儿等慈禧的轿车。大阿哥吵着要吃饭,说再饿下去就要死了,隆裕和瑾妃也吓得要死,听着身后传来的隆隆枪炮声,唯恐在这儿让洋人追上。特别隆裕皇后,比谁都害怕,说老佛爷的车本来就在前面,会不会早就到了昌平。光绪不理她,说谁闹谁先走。
  瑾妃低着头不说话。其实她心里明白,皇上为什么冒着这么大的危险,一定要在这儿等,这儿是去昌平的必经之路,明面上他是在等慈禧,骨子里他是等珍妃。
  莲妃和珍妃是亲姐妹俩,瑾妃比珍妃大三岁,同一年选为光绪的皇贵妃。当时她们姐妹俩加上隆裕,总共三个人,让光绪从中选出一人为皇后。本来光绪一眼就看中了珍妃,由于慈禧在场,而且在选皇后之前,慈禧便再三告戒、暗示光绪,一定要他选慈禧的内侄女为皇后。迫于慈禧的压力,光绪只得做出这一无奈的选择。这不仅造就了后来珍妃的悲惨命运,同时也铸就了他和隆裕之间痛苦的婚姻。
  正如瑾妃所猜测的那样,光绪在这儿裹足不前,确实是为了等他的爱妃珍儿。无论慈禧在前面还是在后面,对他来说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珍妃,她肯定在他们后面。他离开紫禁城的时候,珍妃还没上路,她跟吟儿坐下一趟车,半道上一直没见珍妃的车追上。因此她在他们后边是确定无疑的。
  眼瞅着太阳沉在西天,晚霞烧红了半边天,拉车的马儿也等得不耐烦了,不时喷着鼻息,后蹄拼命刨着车下的黄土。两名雇来的向导不知光绪是当今皇上。他们也等急了,上前劝光绪,说这儿前不着村后着店,世道不太平,女眷又多,还是尽快赶路为好。
  光绪嘴上不说,心里不得不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正为难时,突然几个扮成老百姓模样的太监跑到光绪的轿车前,低声叫着主子,说宫女吟儿赶来了。光绪一听,顿时激动得不行,在太监的搀扶下跳下轿车,向吟儿走来的方向迎过去……
  疲惫不堪的吟儿几乎不敢相信她已经追上了皇上的车队。
  在德胜门内的小胡同里,她被那个蛮横的大兵按在地下时,她以为自己完了,那会儿,她真想到了死。人就这么怪,一想到那最后的归宿,心里反倒出奇的冷静。那大汉一边扒她的裤子,一边上气不接下气用那宽扁的大嘴在她脸上亲着。她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右手抓起一块青砖,向那人油亮的额头上狠狠砸下。一声闷响。那人脑袋一歪,毫无声息地趴在她身上。她好不容易推开对方沉重的身子,从地上爬起,跌跌跄跄地出了德胜门,随着潮水般的人流向北边走去。
  首先认出吟儿的是小回回,他将吟儿领到光绪面前。见到皇上,吟儿本能地要下跪。小回回一把拖住她,说这儿有外人,不能让他们知道这是皇家的车队。
  “吟儿!”光绪惊喜地叫着她。
  “皇上!”吟儿深深弯下腰。
  “珍主子呢?她不是跟你一块儿?”光绪紧张地问。
  吟儿张大嘴已,像离水的鱼儿艰难地张合着,心里说不出地痛楚。话就在她舌尖上打转,却不敢说出来。光绪见她两眼发直,硬是不出声,急得他连声催问到底出了什么事。小回回也在一旁提醒吟儿,说皇上问您话呢。
  吟儿瞅着光绪那双焦虑不安的眼神,实在没勇气告诉他珍主子的悲惨遭遇,可话又说回来,她至所以冒着危险,几乎跑断了腿,不就是为了赶上车队,将珍主子的事告诉皇上吗?不错,她是为了告诉皇上才玩命的追上来,可见了皇上,先前的勇气再也没了。
  “吟儿!你……为什么不说话?”光绪问,心里有种不祥之兆。
  “我……我没跟珍主子在一起。奴婢落后了,一个人追上来的……”吟儿嗑嗑巴巴地说。她觉得在这种事情。上骗皇上,实在太残忍,但她不得不这样,因为这会儿如实告诉他,比骗他更加残忍。
  “那……那她跟谁在一起?”
  “皇上,珍主子会不会跟老佛爷在一起?”吟儿反问。
  “不,不可能……皇太后的车跑在头里……”光绪心里乱成一团。
  “这一路上走散了,说不准珍主子能碰上老佛爷也难说。”小回回在一旁安慰光绪,其实他是害怕在这半道上停下,替皇上找出一条赶紧离开这儿的理由。这句话对无可奈何的光绪无疑是个安慰,也只有这么想心里才能勉强过得去。
  吟儿心里说不出的难过,珍主子的死,不仅唤起了她对皇上和珍主子无限同情,同时也毁掉了她心中一座偶像。过去任何时候,任何人当她的面说老佛爷不好,她绝对无法接受,而通过今儿早上发生的事,一切都变了。
  光绪搓着双手,正在犹豫间,突然来了几匹快马,向他们传了皇太后的命令,原来这些护军是从北京城里赶来的,他们已经护送慈禧到了一个名叫西贡市的地方,然后匆匆回来找皇上等人,要他们赶在天黑前到那儿会合。
  吟儿跟着皇上的车队到了西贡市,天已经黑了。这地方名儿叫西贡市,其实连个镇都算不上,只不过是一片较大的村子,一边靠山,一边扼守着由北京城里通往昌平的大路。村里房子不少,可兵荒马乱的,一般人家都不肯收留像他们这样的难民。再说人也大多,谁家也住不下。幸好村口有座被人废弃的清真寺。慈禧和皇上以及皇太后、大阿哥等人住在里头,元大太太,四格格等人也都勉强跟着皇上皇太后在清真寺里住下。其他人,太监和宫卫侍,甚至连李莲英本人,只得住在清真寺附近的一些人家里。总之,这些人住的很杂乱,东一个西一个。
  一路上跑散了不少人。这么多女主子,连吟儿在内,总共只有两名宫女,因此她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