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虹彩六号 >

第88章

虹彩六号-第88章

小说: 虹彩六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上得到什么。再说我们在几周内就要向西迁移,何必留他们到那个时候?我们又不会带他们上路,不是吗?”
  “说得有理。”另一名医生表示赞同。
  “总之,各位,我已经厌倦这种替死者送终的临床医生工作,现在该是告一段落的时候了,我们得赶紧进行下一步工作。”
  “我附议。”另一名科学家说。
  “好,我们表决,赞成者请举手,”甚尔格说,并数著举手者的数目,“反对者请举手。”只有两人反对。“结果已经出来了。好吧,芭芭拉跟我会处理这件事——今天就开始吗,芭芭拉?”
  “还等什么呢?约翰。”亚契疲惫无力地回答。
  “你是柯克·麦克林?”苏利文干员问道。
  “我是。”对方在门后回答。
  “联邦调查局。”苏利文亮出自己的识别证,“能和你谈谈吗?”
  他有点紧张,“有什么事?”苏利文观察著对方:这算是正常反应。
  苏利文说:“我们一定要站在门口讲话吗?”
  “噢,对,当然,请进。”麦克林打开门让干员们进来,把他们带到客厅。干员们注意到他的电视正开著,放映的是有线频道的动作片,有中国功夫和枪战的那种。
  两人落座后,资深干员开口:“我是汤姆。苏利文,这位是法兰克·查森。我们正在调查一宗有关两名女子失踪的案件,希望你能跟我们合作。”
  “当然——你的意思是说她们被人绑架还是怎么了?”
  查森干员说:“有可能。她们的名字是安·派特洛与玛丽·班尼斯特。有人告诉我们,你可能认识她们。”
  麦克林闭上眼睛思索,然后说:“或许是在‘乌龟酒吧'?”
  “你是在那边认识她们的?”
  “嘿,老兄,我认识的妞儿可有一大票,你知道吗?那儿可是个认识女孩的好地方。你有带她们的照片吗?”
  “有。”查森掏出照片交给他。
  “噢,是的,我记得安——不过不知道她姓啥。”麦克林解释,“她是个律师秘书,对吧?”
  “没错。”苏利文说,“你对她的了解有多少?”
  “我们一起跳舞、聊天、喝酒,不过我可没跟她约会。”
  “有没有跟她一起离开酒吧去散散步之类的?”
  “我记得我曾经陪她走路回家过一次。她住的公寓离那里只有几条街,对吧?嗯……”
  他思索了几秒钟。“她家距离哥伦比亚大道只有半条街。我陪她走路回家——嘿,我可没进屋子去——我的意思是说,我们两个可没有——我是说,我可没上她——你知道的,我是说我不曾和她发生性关系。”他看来有点窘迫。
  “你知道她还有什么别的朋友吗?”查森一面作笔记一面问。
  “有一个家伙跟她走得很近,他叫吉姆,不晓得姓什么。我想他是个会计。我不知道他们两人的关系有多密切,但只要他们两个都在酒吧,通常就会坐在一起喝酒。另一个女孩我只认得脸,但是不知道名字。喂,你们要晓得,那边是个单身酒吧,你可以在那儿认识很多人,不过通常不会进一步连络。”
  “你有她们的电话号码吗?”
  “这两个我没有,不过我有另外两个也是在那里认识的小妞的电话,你们要吗?”麦克林问道。
  “她们会认识安·派特洛与玛丽·班尼斯特吗?”
  “说不定。女人们的彼此往来总比我们男人密切……那种小圈圈,你知道我的意思。虽然咱们男人也有这样的小团体,不过她们女人的死党关系比较密切。就像……你懂我的意思吧?”
  他们又问了大约半个小时,其中有些问题是重复的,不过麦克林似乎并不介意。最后,干员们要求看看他的住处。其实他们在法律上并没有这种权力,不过大家通常都会答应这种请求,即使是罪犯也一样。不过有很多时候,犯人都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发现明显证据而落网的。以今天来说,干员们想寻找的是一些刊载性变态照片的黄色书刊,但是当麦克林带他们进入房间时,干员们却只看到一些动物、自然风景的照片,或是保守主义团体的期刊,还有全套户外运动服装。
  “你是个徒步旅行家?”
  麦克林说:“是的,我喜欢在乡间远足,所以一直想找个跟我有相同嗜好的小妞,不过你晓得的,在城市里要找这种人还挺困难的。”
  “我想也是。”苏利文递给他一张名片后说:“如果你又想起什么事,请立刻通知我。
  名片背后有我家的电话号码。谢谢你的协助。“
  “没帮上什么忙。”
  “只要有一点线索我们都很感谢。再见。”苏利文与他握手。
  麦克林关上门,舒了一口长气。这些王八蛋是怎么弄到他的姓名与地址的?又为什么到现在才找上门来?是他们太笨?动作太慢?还是另有原因?
  “毫无收获。”两名干员走向座车时,查森说。
  “嗯,或许他说的那两个女的能告诉咱们一些事。”
  “这点我很怀疑,因为我昨晚才踉其中的一个女人谈过。”
  “那就再去找她,问她对麦克林这个人的印象。”苏利文建议。
  “没问题,汤姆,这我会去进行。你从这家伙的话里有感觉什么不对劲吗?”
  苏利文摇摇头说:“没有,不过我也没摸清楚他到底是怎样的人。”
  查森点点头说:“是啊。”
  是时候了,没理由再拖下去。芭芭拉,亚契用钥匙打开药柜,拿出十支玻璃瓶的钾盐溶液放进口袋。在F四号的病房外,她把一支五十cc的注射器灌满,然后打开门。
  “哈罗。”病人说——其实差不多是呻吟——她正躺在病床上,精神不振地看著电视。
  “哈罗,玛丽。今天我们觉得如何?”亚契突然好奇起来:为什么医生要用“我们觉得……”这样的话?她告诉自己,这是一种语言学上的奇妙作用,这样说或许能在医生与病人之间培养一种同心齐力对抗疾病的感觉吧——当然在此时此地,这种团结精神是几乎不存在的。亚契念医学院时的第一个暑假在一个流浪狗收容中心打工;在那里每只狗都有七天的招领时间,如果超过这个期限还没人来认领,它们就要接受安乐死。通常他们都用高剂量的苯巴比妥镇静剂来执行这种任务,而且永远是在狗儿们的左前脚注射。她记得它们总是在五秒钟之内就陷入永远的沈睡,而在每次的任务之后,她则总要痛哭一场。她记得很清楚,这件工作是在礼拜二的上午进行,就在中餐之前,而她每回都根本吃不下东西;如果当天她杀掉的狗儿里有特别可爱的,她甚至会难过到连晚上都还食不下咽。
  “糟透了。”过了半天玛丽才回答。
  “嗯,我来帮你减轻痛苦。”亚契说,一面取出针筒,将针头插入病人肘部的静脉。然后,她看著F四号的双眼,用拇指将针筒的活塞向前推送。
  玛丽的眼睛突然睁大。钾溶液进入静脉,一面回流一面烧焦血管壁。她举起右手抓住左上臂,一秒钟后又移到左胸上部;这时火焰般的感觉已经传入心脏而使心脏停止跳动。心电图画面变成一条直线,同时心跳停止的警告声也哔哔响起。不过奇怪的是,玛丽的双眼并没有闭上,而是直直地盯进亚契的眼里。亚契一直保持与她对望,但与过去在流浪狗收容中心时不同的是,这回医生的脸上并没有显露出任何情绪。不到一分钟,F四号的眼睛终于闭上;她真的死了。解决了一个,后头还有九个,然后她才能下班回家。她希望家里的录影机能顺利运作,因为她已经设定预录Discovery频道一个关于黄石公园里的狼的节目。
  三十分钟后,所有遗体都被装入塑胶袋送进焚化炉。这种以天然瓦斯为燃料的焚化炉是专为医学用途而设计的,主要是用来处理流产的死胎或是手术锯下的残肢。它的燃烧温度极高,足以把镶牙用的填充银粉都烧成最细的灰烬,然后随风而逝,飘到同温层,最后落入大洋里。现在这些房间必须经过最严密的消毒,以确定没有任何“湿婆”残留,以免它们闯入新宿主体内,再度肆虐。亚契开车回家时想著:计画里的其他人对于这样的处理结果一定都会如释重负。虽然“湿婆”是他们达到目标的极佳工具,但它也实在是恐怖到令人毛骨悚然。
  波卜夫在这趟飞行中勉强睡了五个小时,直到降落夏侬机场前二十分钟才被空服员叫醒——位于爱尔兰西岸的夏侬是当年泛美航空跨大西洋航线的波音制“飞剪号”(译注:泛美航空把每架飞机都以Clipper命名,这个字本指一种多桅快速帆船)客机在抵达南安普敦前的降落点——航空公司还准备了热腾腾的爱尔兰咖啡以帮助旅客恢复清醒。城市周围尽是农田与绿色的湿地,在曙色中隐隐发著微光。波卜夫到厕所盥洗,然后回座位坐好准备降落。飞机著陆时很平顺,并且很快就滑行到私人飞机航站。机坪上已停有几架其他的飞机,而且大部份都是与地平线公司为他包下的这架湾流五型类似的机型。飞机一停定,就有一辆公务车开过来,然后有一个穿制服的人下了车,跳上登机梯。飞行员示意要他前往后舱。
  “先生,欢迎来到夏侬。”入境处官员说,“我可以看看您的护照吗?”
  “在这里。”波卜夫把护照交给他。
  官员一面翻著护照一面说:“噢,您最近才刚入境过。您这趟来的目的是什么?”
  “做生意。我从事制药业。”波卜夫说;如果对方要检查他的手提箱,这会是个好藉口。
  这名官员只是嗯了一声,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特殊兴趣。他在护照上盖了章,然后把它交还给波卜夫。“还有什么要申报的吗?”
  “没有了。”
  “好的,先生,祝您此行愉快。”官员露出一脸机械式的微笑,然后下了飞机。
  波卜夫并没有像一般走私客那样,在闯关成功之后大喘一口气以庆祝紧张解除,因为本来就没啥好担心的,谁会想到花十万美金包一架飞机的凯子还夹带了毒品?迪米区·阿卡德叶维奇告诉自己,这是他从资本主义社会学到的另一件事:如果你有钱到可以像个王子般地四处旅行,那么根本不会有人认为你会做出违反法律的事。他穿上外套,走出飞机;机坪上已有一辆黑色的捷豹轿车在等著,而他的行李则已被放进后车厢里。
  “塞洛夫先生吗?”司机打开车门并问道。机坪上充斥著各种噪音,因此不必担心讲话会被旁人听到。
  “是的。我们去见西恩吗?”
  “是的,先生。”
  波卜夫点点头,坐进轿车后座。不到一分钟,车子便已开出机场。当地的乡间道路和英国颇为类似,都比美国的马路要窄——而且他老是走错边。波卜夫不禁想:既然爱尔兰人那么不喜欢英国佬,为什么不把驾驶方式改过来呢?
  这一趟车开了一个小时,最后在大路边的一栋农庄前停了下来。屋外还停有两辆轿车与一辆厢型车,有个人正站在屋外警戒。波卜夫认得他——罗迪·桑兹,他们当中的一个谨慎家伙。
  迪米区下了车,看著桑兹,但没跟他握手。他拿起装有毒品的黑皮箱,走进房子。
  葛拉帝向他打招呼:“早安,艾欧谢夫,这趟飞行还好吧?”
  “很舒服。”波卜夫把皮箱递过去,“你要的东西,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