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厚黑学 >

第38章

厚黑学-第38章

小说: 厚黑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适时给予一番安慰。
  “不要嫌我唆,这都是因为我对你的期望很高,不听话的人,我根本就懒得唆。好了,这一阵子你比以前进步多了,好好干吧!别让我失望……今天晚上,我请你去喝一杯吧!”
  “我讲了你不少次,每次你都能照我的意思做,我很高兴,以后你还要更加努力……”
  有道是:“恩威并施”,对部属不对的地方,固然应当责备,而对其他表现优秀之处,更不可抹杀,要给予适当的奖励,那么部属的内心才得以平衡。
  要使部下的意志屈服,最快的方法就是让其感到有危险,或是降薪的危险,或是免职的危险。所以胁迫是强有力的速效手段。
  人如果受到威迫,一定会心生抗拒。这种状态若能持续一定时间,到难以继续忍受时,就会开始产生服从的意志;如果消除其恐惧感,这种意志马上就会消失。
  胁迫的手段虽然很少用,但是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必须彻底消除对方的抵抗意志,否则不会有什么效果。半途而废,只会增加部下的反抗心理。
  现代人的反抗心理特别强烈,不服从权威的情绪高涨,因此,有现代化素养的人,很难让其产生恐惧心理,反而是很容易刺到他们的反抗意识。这在年轻职员身上体现特别明显,年轻人心高气傲,反而使主管有时受到他们的威胁与蔑视,以致局面无法收拾。
  因此,主管应正确运用胁迫手段。
  一、明确威胁手段的缺点
  威胁手段的缺点就在于能积累不安与不满。无法发泄的不安与不满的情绪不断累积,终于形成无法控制的力量而爆发出来,事态至此将无法收拾。
  二、以平时稳妥统御为主
  这种威胁手段说到底是一种权宜之计,是迫不得已时采用的应付危机的手段,因此,平时则要用良性的统御方式尽量减少危机的积累以及最后爆发。
  三、采取威胁手段之后,立刻采用应对的政策和手段应立即采取一定措施以消除过度的紧张情绪和局面。黑脸唱完,还要唱好白脸,这样才能使统御恢复正常。
  团队精神,最要提倡
  一个组织的成功,不光是靠领导者个人的智慧和才华,绝大部分的成功关键在于领导者周边的那些追随者,在于他们完美的表现。
  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时代早已过去,我们已迈入合作就是力量,讲求团队默契的新时代了。主管不再是明星,虽然位高权重,拥有领导统御的大权,但是如果缺少了一批心手相连、智勇双全的跟随者,还是很难成就大事的。任何的组织,不管他们是一支球队、乐团、特遣小组、委员会或是公司内的任何部门,现在需要的不仅是一位好的主管人才,更需要一位能投注于团队发展的真正领导人。
  将团队定义为“一个联合而凝聚的团体”的管理大师威廉·戴尔,他在《建立团队》一书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近15年来,经理人在组织内的角色已经产生重大的改变,他解释道:“过去被视为传奇英雄,并能一手改写组织或部门的强硬经理人,在现今日趋复杂的组织下,已被另一种新型经理人取代。这种经理人能将不同背景、训练和经验的人,组织成一个有效率的工作团队。”
  对企业组织内管理内涵有丰富的第一手经验,并负责教育训练工作而闻名于世的威廉·希特博士完全支持这种观点,他提议经理人要用“参与式”管理来替代专断式管理,他认为:“与其试着由一个人来管理组织,为何不让整个组织一起分担管理的功能?”希特说得可真是直指人心,因为在专业分工的发展环境中,我们愈来愈需要大家一起互动运作、通力合作,惟有这样才能快速、顺利、有效地完成工作。
  毕竟,一个组织的荣辱成败,决大部分取决于团队合作的程度。有鉴于此,做一个跟得上时代的真正领导者,实在有必要花些时间和精力,做好建立团队和复苏团队的工作。
  美国篮球队之所以经常赢得冠军奖杯,关键在于他们的教练是一位极为卓越的领导者,懂得让球队产生一种浓郁的“家人意识”,因此他们的球员在千变万化的球场,愿意在必要的情况之下牺牲个人得分的机会,在次次奏效的妙传当中表现出大公无私、协调合作的精神。因为全队共进退,大幅提高了得分率,最终都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1。篮球队的管理,意味着要在球员之间建立一种亲爱精诚的文化,使教练和球员融为一体。
  2。一个训练有素的经理,会精心挑选配合度高的球员,并使球员间产生一种“家人意识”,努力协调大伙儿团队合作的精神。
  3。使所有球员的优劣相得益彰,合为一体。
  4。每个人上下一心,共同追求胜利与成长。
  5。每位伙伴都可以分享成功的喜悦和荣耀。
  6。管理篮球队的做法在于互助依赖、协调合作,比赛成功要靠教练的战略和球员临机应变的行动相互配合。
  7。拟出一个激励性高的报酬制度,既可符合团队能力,又能满足球员个人的需求。
  无独有偶,声宝企业创办人陈茂榜先生也曾拿打篮球的道理,来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企业要发挥集体力量,就要以企业的“团队精神”作基础,如果每个人只求个人表现,忽视团队精神,那么就如同打篮球,个人技艺最高,而不能协同一致,是很难获得最后胜利的。总之,你现在可以运用组织篮球队的精神与态度去建立你的团队,并创造一个温馨、相互支援、充满活力的环境。
  又厚又黑的待上法
  作为下属,既不要功高震主,又要适当表现,给自己留下能够升迁的机会。这就需要在对待上司时,要刻意地谦恭有礼、曲意逢迎,懂得以退为进,在上司需要帮助的危难时刻,挺身相救。总之,在与上司打交道的时候,要牢记“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逼虎伤人”这句名言,切不可抢了上司的风头。
  注意分寸,亲疏得当
  与上司交往中,一定要把握尺度、分寸与距离,不可过近也不可过远,要亲疏得当。下面的这两个例子说明了这一点。
  唐太宗本是用武力得天下的,但即位后,虽然已经天下太平,还是念念不忘向少数民族用兵。魏征在陪宴时,每次演到歌颂太宗用武力讨平天下的“破阵武德舞”时,就低头不看,而在演奏表现文德普及天下的“庆善乐”时,则聚精会神,百听不厌,以此来劝谏唐太宗要偃武修文。这种方法含蓄得当,过了一段时间,就见效了。
  这就是做好下属的秘诀,对领导要不即不离,通过接近领导,来达到表达自己意愿的目的。分寸掌握得好,就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唐太宗常常对魏征当面指责他的过错感到生气。一次,唐太宗宴请群臣时酒后吐真言,对长孙无忌说:“魏征以前在李建成手下共事,尽心尽力,当时确实可恶。我不计前嫌地提拔任用他,直到今日,可以说无愧于古人。但是,魏征每次劝谏我,当不赞成我的意见时,我说话他就默然不应。他这样做未免太没礼貌了吧?”长孙无忌劝道:“臣子认为事不可行,才进行劝谏;如果不赞成而附合,恐怕给陛下造成其事可行的印象。”太宗不以为然地说:“他可以当时随声附和一下,然后再找机会陈说劝谏,这样做,君臣双方不就都有面子吗?”唐太宗的这番话流露出作为领导其对尊严、面子和虚荣的关注。一般的领导都喜欢下属恭维自己,讨厌下属抢镜头、抢次序。有些领导能力不强,就会更怕下属看不起自己。
  得罪领导,轻者会被领导批评或者大骂一番;遇上素质不高、心胸狭窄的人可能会打击报复、暗地里给你穿小鞋,影响你的进步和发展。
  怎样做到注意分寸,亲疏得当呢?方法是:
  1。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首先,尊重是最重要的原则。谁都需要别人的尊重,领导也不例外。
  2。不要因怕别人说闲话便索性对领导一副冷面孔,这是极不尊重的表现。
  3。应尊重领导的意见和指示,并认真执行。不要因领导有缺点便瞧不起、看不上,在背后评头品足。
  4。与领导讲话应客气、礼貌,不要随随便便,喜笑怒骂什么都有,不把领导当回事。如果这样,即使你有天大的本事,领导也不会喜欢你。
  5。在路上与领导相遇,应主动打招呼,这是下级对上级的基本礼貌,最忌讳那种一见领导过来便躲,或装着没看见的举动。
  6。给领导提意见时要注意场合和分寸。根据不同领导的不同为人,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7。要尊敬领导。应该承认领导总有强于你的地方,或是才干超群,或是经验丰富。
  8。与领导相处要注意小节,小节虽小,但它能改变对一个人的印象。
  9。除非特殊情况,不要轻易打断领导讲话,或中断领导出席的会议。
  10。与领导交谈时,要尽可能地简明扼要说清要汇报的问题及要求,不要喋喋不休,耽误领导的时间。
  11。在领导的办公室内,不要随意翻阅公文、信件,不该看的不看。
  12。不要在领导面前总是点头哈腰,说领导的好话,否则时间久了会觉得你这个人俗气。
  13。在领导面前要用工作实绩显示出你精明能干,切莫用嘴皮表明自己,这样会认为你在“出风头”。
  14。与领导开玩笑或提意见要分场合、方式,不能怎么痛快怎么说。
  15。对于愿意倾听群众意见、平时又好相处的领导,讲话时可以随便些,但也不能过分。
  大智若愚,甘为迟钝
  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兔子跑得飞快,乌龟则是兔子所戏称的“全世界跑得最慢的动物”。龟兔赛跑,胜败似乎是非常明显的了。然而,当兔子快速飞奔到某个地方后,自以为胜利在握竟放心地打起瞌睡来。结果,乌龟终于慢慢地追上并超过了熟睡中的兔子,赢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这是个我们从小就耳熟的故事。
  然而,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如果兔子不在途中打瞌睡,那么不管乌龟再怎么努力都是不可能取胜的。乌龟之所以能战胜兔子,完全是因为兔子在途中打瞌睡造成的。
  兔子为什么打瞌睡呢?这是因为它轻视敌手,疏忽大意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认为乌龟是迟钝笨重的动物;相反地,它是能使敌手失去戒心,乘其不备夺取胜利的聪明动物。
  这样说是有根据的。假如乌龟具有公平竞争的精神,那么在途中看到了打瞌睡的兔子,理应叫醒它才对。但它并没有这样做,反而把对手的疏忽当作良好的时机,超越对手。我们不难猜想到它走过兔子身边时,一定是蹑足而行的。仅凭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认定乌龟不是大家所说的迟钝笨重的动物,而称得上是老奸巨滑的动物。
  在出人头地的竞争中,若想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就要向乌龟看齐。
  一位台湾朋友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当我在一家百货公司上班时,曾经为了和某大企业家缔结合同拜访过好几次对方的府邸。
  企业家虽然是万贯家财的大富翁,却非常小气。别家百货公司也曾经试着和他打交道,都不得要领,大家都认为要使他成为百货业的客户是不可能的。但是,既然公司老板下令“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