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厚黑学 >

第33章

厚黑学-第33章

小说: 厚黑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揖说“欢迎光临”,使进店来的顾客感到心情愉悦,产生被人重视的满足感。接下来,药房老板开始发自内心地说他的假话,例如对于年纪大的人,就说“你看起来真年轻!”对于爱美喜欢打扮的小姐太太,说些“你身上穿的这套衣服很漂亮”等等,令人听了舒坦又温馨。
  此外,这位药房老板还采取了一种近乎奇怪的“不卖药给来买药的顾客”的经营原则。当顾客被客气地招呼过,浑身舒坦地说:“请给我一瓶感冒药。”此时,药房老板绝不会立刻递上感冒药,而是改口说:“您是哪里不舒服?”倘若顾客回答:“喉咙痛。”药房老板马上会接着说:“这样子的话,最好不要服用感冒药。”然后他就不卖药给顾客。这时,顾客一定对药房老板不卖药的举动大感疑惑而纳闷地问:“那么应该如何才好呢?”
  药房老板就会说:“与其吃药,不如以营养剂来强健身体,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对你的感冒会更有好处。”药房老板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说服来买药的顾客转而购买维他命或蜂王浆等营养品。顾客因为药房老板方才巧妙地给过自己面子,也就欣然接受建议,况且营养剂给人的印象的确是比药品来得好。
  不错,营养剂的价钱胜过药品数倍,而且以治感冒来说,营养品肯定比不上感冒药,但由于药房老板的假话说得态度诚恳,令顾客信服,使得老板卖出了更多的营养剂,药房生意也就自然红火起来。原先不知道如何说假话的你,现在应该清楚如何发自内心地说好假话了吧。
  作为拥有一定权力的上司,因为在他们漫长的人生旅途上,难免有一些人会背叛他,或是得了他的好处却不知报答……所以,久而久之,他们对别人都不太敢推心置腹了。像这种人,如果遇到比自己能力强的属下,就会感到很不高兴。他们觉得下属永远比自己差一截才会有成就感,因此,他们只会提拔那些能力比自己低的下属。然而,一旦发现下属的能力可能高于自己时,立刻就会显得站立不安,最后甚至会对下属施加压力。因此,当你的才能高于上司时,千万不可过于锋芒毕露,以免引发上司的猜忌之心。
  同样的道理,与这样的上司打交道时,必须时刻小心才是。当上司问你任何一个问题时,在你的脑海里都要很快闪过这类念头:他提问的真正目的何在?然后针对他的目的,具体地回答,而并非问什么都如实地回答。该说假话就大胆地说,不要有什么不好意思。当然,这里也不是说全对上司说假话,而是说你应该说的话。
  说好假话最关键的是假戏要真做,态度要诚恳,不要犯对方的忌讳。倘若你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向对方说一些听起来舒坦愉悦的话语,即使是礼貌性的赞美,有时对方非但不接受你的心意,反而会对你产生虚伪的不良印象。因此,诚恳认真的表情是改变对方心理的重要策略。纵然你说的话完全与事实不同,是真正的假话,但只要是极具诚意地表示,对方仍会相信这是你由衷之言,自然就会对你产生良好印象,这是不证自明的道理。
  记得多年以前,我到商店去买自行车,由于知道自己身长腿短,长得不成比例,选好车子付了钱之后,便请老板把车座调低,谁知车店的老板经过一番仔细瞧看后,以极具真诚的表情说:“先生,你的腿绝对是长的!”顿时,我投降了,飘飘地望着老板把自行车的座调高。然后,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骑着被调高座儿的自行车驶向温暖的家。路上,想着老板充满自信又果断的“你的腿绝对是长的”这句话,内心不由自主地欣喜若狂。
  那位老板的赞美显然不符合事实,而且他的动机也不清楚。纵然如此,我还是很感谢他,当然不是向他的假话感谢,而是对他那“以认真的表情作礼貌性赞美”的态度表示由衷的谢意。
  毋庸置疑,当你对别人进行礼貌性的赞美时,你的最佳策略便是“认真的表情”。最好是在以认真的表情来用假话恭维对方时,能够把既干脆又果断的说法及语气派上用场。比如说,在与他人打招呼寒暄“你看起来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之后,马上再补上一句“看起来比你的实际年龄年轻多了!”相信对方必然会洋溢一股飘飘然的满足感,对你更是产生良好的印象,因为喜欢被人赞美年轻是人之常情。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人都相当重视自己给人的第一印象。因此,想要令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在首次会面时,不妨将对方的年龄按实际年龄打七折,这是最佳的策略。因为打九折所产生的作用不大,而打五折又有虚伪之嫌,所以折中下来,七折是最佳的运用程度。
  例如,对方是60岁的人,你就要说:“你看起来像四十多岁的样子!”当然,对方一定会吓一跳。而为了避免让对方产生被愚弄的不悦感,在赞美对方年轻时,你必须要先奠定对方的确是四十多岁的心理准备,再以认真的表情向对方赞美。如此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地确切实施,即使对方很清楚这仅是礼貌性并非真实的赞美,依然会被你的诚意打动而深感愉悦。
  投其所好,曲意捧人
  俗语说:“人心隔肚皮。”意思是指不容易知道别人的真正意向,但研究精神分析学的人却认为人心是“包着几层皮”的。
  他们认为最内层是“自我”,即一切为自己打算作出发点。自我的外层,是“下意识”。这两层的外表,大概要包上四五层的“皮”,你很难发现它的真相。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不必像精神分析家那样研究到对方的“最深层”,但最低程度应该替对方想一想,只要你站在对方的立场稍加推敲,你就可以把对方的内心“思过半矣”。
  投其所好是目前许多人都善于运用的交际术之一。比如,某人喜欢看电影,或对某人特别崇拜,若去找他,一开始就大谈电影和介绍某人的情况,他定会喜欢的。等到他心花怒放时,内心所有的皮都被剥开,一切就容易解决了。
  但这不要和“拍马屁”混为一谈。
  社会上有许多人常用满口的奉承话来应付朋友,他们常对他人的事务或嗜好表示意见。比方某人知道你是做印刷生意的,他就为了迎合你的兴趣,大讲其印刷经;当他知道你是喜欢钓鱼时,就大讲其钓鱼之道。晓得运用这种方法的人,自然都是逢迎能手。但是要注意,这种做法,往往会引起别人的憎厌,理由很简单,你所讲的对方未必都会有同感!
  你要得到别人的合作,需要了解别人的意愿,因为对方的感受和投入程度决不会与你相同。假如你自己不吸烟,甚至对烟味极度讨厌,这不过是你个人的感觉,但你吸烟的朋友可能同意你的感觉吗?如果他们也和你一样厌恶烟味,他们就不会吸烟了。因此,你向那些吸烟的朋友表示你厌恶香烟是没有效果的,你只要说“不吸烟”就够了。
  有家百货公司,他们的职员要受到特别训练,比方说,有一个客人来购西服,选来选去,选中了两套,但他只想买其中的一套,所以,必须在两者之间选择一套。这种情形是常有的,顾客的心理,并不是考虑两套西服的品质如何,只不过是难以取舍罢了。
  如果这时售货员这么说:“我以为这一套比较好,因为色泽和质地都更适合你。”客人听到你这么说,保证会买下这一套的。这就是掌握了顾客心理活动变化的效果。
  还有,他们决不会向顾客说:“这件东西比较便宜。”而会婉转地说,“这件东西比较耐用。”或“实用”之类的话,藉以掩饰顾客的“贪便宜”的自卑感。
  其实,贪便宜的心理人人都有,我们在应酬上要讨取别人的好感,不妨偶然向别人施舍点儿小便宜。好好地利用这种心理去应酬,也是一条成功的路径,这并不是诡诈,正当地运用起来,并不比其他方法逊色。
  多给他人戴顶“高帽”
  有时给人一个超乎事实的美名,就会像用“灰姑娘”故事里的仙棒一样,点在她身上,使她从头到脚焕然一新。
  假如一个精细的工人生产了粗糙的产品,你会怎么做?你可以解雇他,但这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你可以责骂那个工人,但这只能引起愤怒。
  你若要在某方面去改变一个人,就把他看成已经有了这种杰出的特质。莎翁曾说:“假如他们没有一种德行,给他们一个好的名声来作为努力的方向,他们就会痛改前非,努力向上,而不愿看到你的希望破灭。”
  在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有一位四年级老师露丝·霍普斯金太太,当她看过班上的学生名册时,在学期的第一天,她对新学期的兴奋和快乐却染上忧虑的色彩:今年,在她班上有一个全校最顽皮的“坏孩子”———汤姆。他三年级的老师不断地向同事或是校长抱怨,他不只是恶作剧而已,还跟男生打架,逗女生,对老师没礼貌,在班上扰乱秩序,而且是愈来愈糟。他惟一的长处是很快就能学会学校的功课,而且非常熟练。
  霍普斯金太太决定立刻面对“汤姆问题”。当她见到她的新学生时,她讲了些话:“罗丝,你穿的衣服很漂亮。爱丽西亚,我听说你画画很不错。”当她念到汤姆时,她直视汤姆,对他说:“汤姆,我知道你是个天生的领导人才,今年我要靠你帮我把这班变成四年级最好的一班。”在头几天她一直强调这点,夸奖汤姆所做的一切,并评论他的行为正代表着他是一位很好的学生。有了值得奋斗的美名,即使一个九岁大的男孩儿也不会令她失望。而他真的做到了这些。
  起死回生,捧人有术
  在当你想恭维一个人时,出言乱赞是不好的,一定要表现出一种足以使对方认为“赞得对”的热诚,而且所赞的一定是个客观的事实。秦末汉初的叔孙通,就是个善于判断状况的能手。
  秦始皇死后第二年,陈胜、吴广等人在楚地揭竿而起,开始反秦暴政的义举。二世皇帝接获消息后,便召集宫中大臣说:“听说楚地国界的守军叛乱,占领了薪县,接着又攻入陈郡。关于这件事,你们有何意见?”
  虽然秦始皇已死,但人们对于三年前“焚书坑儒”的事件仍心有余悸,且二世皇帝为了显示大秦帝国的国威,不断问罪群臣并滥杀无辜,因此,群臣对于皇帝的问话莫不异口同声说:“身为宫中大臣,连做梦都不该有背叛天子的念头,他们的行为,实是罪该万死,必须立刻派兵镇压。”
  可是,皇帝一听有人想背叛他,便露出不悦的表情。叔孙通看到这种情形之后,说:“臣不认为陈胜、吴广有背叛的行为。今天下归秦,四海为一家,郡县间的城墙被拆除,兵器也被熔掉,举国之内,再也没有战争的迹象,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天主在上,威令遍布全国,人民恪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天下的人无不悦服皇上。在这样的太平盛世中,哪会有叛乱的事发生,那只不过是件单纯的盗贼案罢了,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臣等惶恐。”
  皇帝听了这番话,频频点头,深表赞许,赏赐他二十匹的绸缎和一套衣服并升他为博士。而那些认为是一场叛乱的大臣们,却均以口出不逊的罪名交给司寇处理。
  退朝之后,叔孙通的同僚们攻击他说:“你奉承阿谀的态度,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