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国命纵横 >

第122章

国命纵横-第122章

小说: 国命纵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难以安抚朝野。”
  “太师以为,当如何处罚?”
  “如何处罚,尚请我王与众臣公议为宜,老臣只是动议,却无定见。”
  “臣以为,至少当削爵减俸,诏告朝野。”一有试探,立即就有老世族附和。
  “差矣!老夫以为,夺爵罢职。”
  “老朽以为,苏秦丧师辱国,当罚为苦役,流徙辽东!”有人慷慨激昂。
  “苏秦本非燕人,大罪误国,当满门斩首!否则,难息国人之愤,愧对将士亡魂!”
  瞬息之间,殿堂风云突变,燕易王顿时愕然了。他本来已经完全清醒,也很振奋,其所以没有立即封赏苏秦子之,只是认为大局已定,想让朝臣们拥戴一番。不想老世族们竟当殿发难,一个比一个气势汹汹,燕易王心中又没底了。说到底,王族兵力远在边地,老世族们的封地军兵却都聚集在蓟城周围,燕易王与子之还没来得及任何沟通,谁知子之对苏秦如何看待?安知他不恨苏秦?一旦僵持,最危险的还是王室。此情此景,燕易王如何敢贸然说话?
  “啊哈哈哈哈哈!啪!”突然,殿中一阵长笑,吊着一只胳膊的子之拍案而起,竟在大殿中悠然的踱着步子:“好个燕国啊!自命王族战国,别的不会,却会中伤功臣,会自毁长城,会夺爵罢职,会满门斩首,还会聒噪着诬陷天下名士!”他揶揄的笑脸突然变得杀气腾腾,指着满堂老世族厉声骂道:“一窝蠹虫!一树黑老鸦!一群酒囊饭袋!武信君万里驰驱,奔波合纵,尔等哪里去了?武信君亲临战阵,呕心沥血,尔等哪里去了?大军败退,武信君独守战场,三日复生白发,尔等哪里去了?今日,武信君顾全燕国安危大局,不去他邦,独来燕国,如此大忠大贞,尔等竟敢做狂犬吠日?真有胆色啊!子之今日正告尔等:谁敢对武信君恶意中伤,子之不答应!我三万六千铁甲锐士不答应!尔等不是有兵么?来呀,明日便摆开战场,看谁家血流成河?!”
  子之脸色铁青,单臂一挥,一阵沉雷似的脚步声便轰隆隆压进大殿,两个铁甲方阵立时森森然矗立在殿中!子之冷笑着单臂一指:“他们都是百战余生,跟着子之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不知几回,尔等有话,对他们说!”
  大殿中死一般的寂静。
  这一番嬉笑怒骂,当真是雷霆万钧,匪夷所思!所有的虚与周旋都被撕扯得干干净净,只剩下赤裸裸的实力较量了。饶是苏秦见多识广,也想不到子之竟在王宫之中当着燕王用如此手段,如此震慑朝局!饶是燕国臣僚们风闻子之凌厉,也想不到此人竟如此狂悖,如此威猛!且不说子之是燕国闻名的战将,最可怕的是,随他征战多年又浴血逃生的几万亡命甲士便戳在宫外,森森矛戈便在眼前!老世族封地的全部甲兵聚集起来,也当不得这些久经恶战的精兵一阵冲锋,当此情景,谁不胆颤心惊?谁还敢大声喘息?
  “好!”燕易王却笑着站了起来:“本王自有公断:武信君功勋卓著,对燕国忠贞不二,加封地一百里,任燕国开府丞相!子之浴血奋战,扬我国威军威,爵封成义君,职任上卿上将军!班师将士,兵士赐爵一级,千夫长以上者晋爵两级!方才攻扞武信君者,各削爵两级,减封地三十里!上卿啊,命甲士们下去吧。”
  “臣,谨遵王命!”子之一挥手,两个方阵便隆隆出了大殿。
  一场灭顶之灾就这样过去了。燕易王与苏秦、子之重新结成了稳固的君臣同盟,苏秦做了开府丞相,子之做了上将军外加一个监理政务的上卿,燕易王的地位也空前巩固。燕国老世族在这场短兵相接的较量中完全失败了,完全蛰伏了。燕易王与苏秦、子之连续会商三日,决意君臣同心,整饬吏治,训练新军,使燕国真正崛起。
  就在这时候,张仪的和亲车队到了。
  燕易王叙说了与秦国联姻的来龙去脉。苏秦是赞同的,认为时势所迫也只能如此,况且也能够给燕国争取一段时间,只有等燕国喘息过来,才能再图合纵大计。子之也赞同联姻,但却主张借此除掉张仪,说话是一如既往的直截了当:“张仪,六国祸乱之外源,武信君之死敌,不杀此人,六国永无宁日,合纵大计终成泡影!”
  对子之这种动辄赤裸裸诉诸杀戮的做法,苏秦本来就觉得有些不对味道,如今子之竟要杀掉张仪,不禁令他震惊了。苏秦沉着脸道:“上将军所言,大是不妥,邦国相争,依靠暗杀而取胜者,未尝闻也。燕国若开杀戮使节之先河,将自毁于天下!”
  燕易王呵呵笑道:“上将军啊,张仪就那么好杀?此事还是罢了。”
  “好。”子之爽快拍案:“臣心思粗疏,未想到张仪是秦国使节一层,武信君既然反对,子之就此作罢。”却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但是,苏秦仍然不放心,他知道子之一旦认定某事,必要做成方肯罢休,杀张仪绝非他临机闪念,也许在河内战场大败时他就恨上了张仪。苏秦反复思忖,派三弟苏代以商议婚期为名,到上将军府留心查看。苏代去住了一宿,回来说没有发现异常动静。苏秦还是半信半疑,只有吩咐荆燕私下多多留心,便忙自己的事去了。
  三月初三,张仪的送亲军马在蓟城南门外十里扎下了大营。
  按照礼仪,燕易王在约定日期将秦国公主迎进王宫成亲,张仪才能进入蓟城入住驿馆,开始邦交活动。在此之前,只能在蓟城外等候迎亲。张仪虽然不急,但也不想夜长梦多。大营扎定,立即修好国书,派行人嬴华进入蓟城与燕易王约定日期。嬴华午时出发,日暮时分便辚辚归来。燕易王派出了司正 随同嬴华前来,抚慰送亲军马,带来了一百只养、十头牛、三十头猪并六十坛燕山老酒。司正带来的国书确定:三日后燕王迎亲,举国大酺!
  当夜,张仪便下令军士杀牛宰羊,特许每个甲士饮酒一大碗!军中欢呼不断,立即便是炊烟袅袅热气腾腾,料峭的春日寒风顿时便减了威力。在满营欢声中,张仪与嬴华、白山并栎阳公主议定了若干送亲事务,不知不觉间已到了三更时分。
  “禀报丞相:帐外有一商人求见。”军务司马匆匆进来禀报。
  “商人?让他进来吧。”
  白山霍然起身:“且慢。我先去看看。”便大步出帐。片刻之后,白山带进来一个年轻的的后生,虽是布衣风尘,却是沉稳英秀。张仪眼睛一亮:“你?你是苏代?”
  后生深深一躬:“张兄果然过目不忘,小弟正是苏代,张兄别来无恙?”
  张仪哈哈大笑,过来便拉住苏代:“哎呀呀,我师说苏氏当有三杰,果然应验!苏厉呢?”
  “苏庄兄嫂们尚须照应,四弟一时不能离开。”
  “好好好,来,坐了慢慢说。”
  “多谢张兄。”苏代一拱手:“小弟时间无多,张兄看了此信我便要走了。”说罢从腰间摸出一方羊皮纸递过:“二哥一番苦心,望张兄体察。”
  张仪连忙打开羊皮纸,两行熟悉的大字分外清晰——
  蓟城有不测风险,张兄当作速离开,毋得强自犯难,切切张仪笑道:“好,苏代啊,我想见苏兄一面,可行么?”
  “二哥说,各谋其国,各忠其事,未分胜负,不宜相见。”
  张仪默然片刻:“也好,代我向苏兄致意,也转告苏兄:三日后张仪便入蓟城,非不领苏兄之情义,时也势也。”
  “如此苏代告辞了,张兄保重。”
  “且慢。”张仪从腰间大带上抽出一把皮鞘短剑:“这是我为苏兄物色的一把利器,合于苏兄剑路,目下燕国正在动荡之中,望苏兄多加防范。”
  “张兄……”苏代接过短剑深深一躬,便匆匆去了。
  大帐中一时无话。白山送苏代回来,见几个人都低头沉思的样子,忍不住道:“丞相,连夜回咸阳吧,末将派三千铁骑护送,燕国不敢伤及公主,他们只要害丞相。”
  “白山,坐下吧。”张仪笑道:“谁说我要走了?你我好赖也一起打过仗了,张仪贪生怕死么?”白山着急道:“丞相,不是你贪生怕死,是秦国不能没有你。”张仪摇摇头道:“每一个秦人都是秦国的子民,我张仪也是。白山啊,你要知道,邦交也是战场,也需要勇气胆识,贪生怕死者,打不了胜仗,也办不好邦交。”
  “丞相教诲,白山明白!”白山深深一躬:“我这五千骑士宁可粉身碎骨,也保得丞相公主平安!”
  “我看没事儿。”栎阳公主笑道:“燕国就是这个子之,防住他,就一切了结。”
  嬴华走过来道:“白山将军,你军中可有铁鹰剑士?”
  “有,正好十个。”
  “好!全数给我。你只管打仗,丞相公主不用你分心。”
  “是,末将明白。”
  张仪笑道:“如此妥当,还有何好怕啊?好了,三日后进蓟城便是。”
  六、四阵三比 秦燕结盟
  第四日正午,蓟城南门大开,鼓角喧天,燕易王全副车驾出城迎亲。秦军也是辕门大开,仪仗整齐,三十名长裙侍女,护卫着栎阳公主的轺车辚辚驶出。张仪率领全副仪仗与一千铁骑甲士,随着栎阳公主的轺车方队跟出,在辕门外与燕易王车驾遥遥相对,燕国司正与秦国行人走马交换了联姻国书,接着便鼓乐大做,燕易王与栎阳公主的轺车并驾前行,张仪率领秦国仪仗护卫随后,燕国仪仗押阵,浩浩荡荡开进了蓟城,开进了王宫。 婚典进行完毕,燕易王便偕同栎阳公主,在王宫大宴送亲宾客与国中大臣。张仪坐席便在燕王左下手,饮酒间看来看去,殿中却是没有苏秦。
  “丞相别看了,武信君是不会来了。”一个带剑将军悠然来到张仪身旁。
  张仪淡淡笑道:“敢问阁下何人?”
  “燕国上将军子之,见过秦国丞相。”
  张仪揶揄笑道:“上将军带剑入宫,可是八面威风啊。”
  子之哈哈大笑:“论起威风,子之只在面上。何如丞相,偷袭敖仓,颠覆合纵,不在暗夜之中,便在宫闱之内,子之却是要甘拜下风了。”
  “是么?”张仪嘴角露出轻蔑的笑容:“偷袭在战场,邦交在庙堂,张仪所为,天下无人不知。何如子之上将军:夺心于营,结盟于私,威压于朝,却竟是神鬼不觉,令张仪汗颜也。”
  “丞相此言,子之却是不明白。”子之突然语气阴冷。
  “哈哈哈哈哈!”张仪一阵大笑:“上将军,头上三尺有神明,总该明白了。”
  子之突然一转话题:“丞相,河内之战,子之却是输得不服。”
  “噢?何处不服啊?”
  “战力不服,若是秦燕两军对垒,胜负未可知也。”
  “上将军是说,联军牵累了燕军战力,所以致败?”
  “丞相当真聪明。”
  “张仪冒昧揣测:上将军想与我军单独比试一番?”
  “丞相有此雅兴否?”
  张仪大笑:“为燕王婚礼助兴,客从主便,但凭上将军立规便是。”
  “丞相果真痛快!秦军擅长技击,较量技击术便了!”
  “上将军百战之身,两军阵前,莫非是攻敌所长么?”
  “莫非丞相要明告秦军所短?”
  “秦军无长无短,男女皆战。”
  “任燕军挑选较量?”
  张仪笑着点点头。
  “好!”子之掰着指头说出了自己的安排,张仪依旧只是笑着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