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战争与回忆 >

第198章

战争与回忆-第198章

小说: 战争与回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头发的人望着屋子里大声喊道:“把你们的号码牌堆在桌上,离开这儿。回到你们的营房去。”
  娜塔丽虽然为这列火车上的人们,尤其是为她和他们共度过一夜的那些人们,感到满心难受,可是把路易斯的号码牌从他的颈子上取下,却给了她有生以来最大的快乐。
  埃伦。杰斯特罗站在营房人口外边获得豁免者的一群亲友们中间等候着。在他们周围,人们的重新团聚全是有所克制的。他也只朝娜塔丽点点头。“我来拿手提箱。”
  “不,你就抱着路易斯吧,他可累坏了。”她放低声音说。“瞧在上帝份上,咱们快跟班瑞尔取得联系吧。”
  几天以后,犹太区的一名卫兵在中午前后到云母工厂来找娜塔丽,叫她第二天上午八时带着孩子到党卫军总部去报到。下班以后,她一路奔回泽街的住处。 埃伦呆在家里,正在小声颂读犹太教法典。这个消息似乎并不叫他心烦意乱。他说,很可能是要警告她一下。说到头。党卫军对于他们想使红十字会人员有所警觉的那项阴谋全知道了,而她是那个小团体中唯一留在犹太区里没走的人。她一定得卑躬屈节,自怨自艾;她一定得答应从今往后跟德国人合作。这无疑就是德国人要她做的事情。
  “可是为什么要路易斯去呢?为什么叫我非带他去不可?”
  “你上次带他上那儿去的。副官大概记得这件事。不必多担忧。 把精神振作起来。这是决定性的。”
  “你还没收到班瑞尔的来信吗?”
  杰斯特罗摇摇头。“人家说可能需要一星期或一个多星期。”
  娜塔丽那一夜通宵不曾合眼。窗外变成鱼肚白时,她就起身,人感到很不舒服。她穿上那身灰色衣服,把头发梳得极其漂亮,又用旧钵子里的干胭脂搽了一下,加点颜色,使自己显得还标致。
  “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她要走的时候,杰斯特罗说。尽管他宽慰地笑着,他自己的脸色却不很好看。他们做了一件就他们说来很不寻常的事;他们互相亲了亲。
  她匆匆地赶到幼儿园去,给路易斯穿好衣服,吃了早餐。教堂大钟打八点时,她走进了党卫军总部。等她通报了姓名以后,门口办公桌旁那个一脸厌烦神情的党卫军兵士点点头。“跟着我来。”他们走下过道,下了一条长楼梯,又穿过另一条更黑暗的走道。路易斯偎在妈妈怀里,用亮晶晶的眼睛好奇地东张西望,手里拿着一个锡兵。党卫军兵士在一扇术门前面站祝“进去。等着。”他在娜塔丽身后把门关上。这是一个没有窗子、粉刷得雪白的房间,有一股地下室的气息,里面点着一盏有铁丝网罩着的灯泡。墙壁是石头造的,地面涂着水泥。有三张木椅子沿墙放着;在一个犄角里,有一个拖把和满满一铅桶水。
  娜塔丽在一张椅子上坐下,把路易斯放在自己的膝上。 过了很长的时间。她说不出过了多久。路易斯对着那个锡兵胡说一气。
  门打开了。娜塔雨连忙站起身。拉姆司令官走进房来,后面跟着海因德尔督察,他随手把门关上了。拉姆穿着一套黑色军礼服;海因德尔穿着绿灰色的军便服。拉姆走到她面前,对着她咆哮道:“哼,你就是阴谋反对植国政府的那个犹太婊子罗!是吗?”
  娜塔丽的喉咙收紧起来。她张开嘴,想说话,可是她发不出声来。
  “你是还是不是?”拉姆大吼着。
  “我——我——”她嘶哑地低声喘息。
  拉姆对海因德尔说:“把这个该死的小杂种从她手里拿开。”
  督察从娜塔丽的怀里一下把路易斯夺过去。她简直不大相信这件事当真发生了,但是路易斯的哭使她喉咙里嘶哑地挣出几句话来。“我糊涂,我受了骗,我愿意合作,别伤害我的孩子——”
  “不要伤害他?他完蛋啦,你这下贱的臭货,这你不知道吗?”拉姆朝着拖把和那桶水指了指。“他马上就要变成一堆血淋淋的烂肉啦,那就是用来收拾干净的。这工作归你自己来做。你以为你干了坏事人家就不知道吗?”
  海因德尔是一个矮胖、结实的人,手上满是汗毛。他把路易斯颠倒过来,一手提着一只腿。孩子的上衣搭拉下去,遮住了他的脸。锡兵丁当一声落在地上。他瓮声瓮气地哭着。
  “他死定了,”拉姆朝她嚷着。“动手,海因德尔,把这件事办好。 把这孩子一扯两半。”
  娜塔丽尖声喊叫起来,朝着海因德尔直扑过去,但是她绊了一下,摔倒在水泥地上。她用手和膝盖把身子撑起。“不要杀他!我什么事都愿意干。就是不要杀他!”
  拉姆哈哈笑了一声,用手杖指着海因德尔,他还把那个哇哇直哭的孩子颠倒过来提着。“你什么事都愿意干?好,让我们来瞧你咂督察的阴茎。”
  这并不使她震惊。这当儿,娜塔丽完全成了一只发狂的动物,极力想保护一只幼小的动物。“是,是,好,我愿意。”
  海因德尔用一只手握住路易斯的两边足踝,把那个呜咽的男孩儿象只家禽那样倒提着。娜塔丽用手和膝盖向他爬过去。倘若娜塔丽这时是神志清醒的,那么这一切就会令人作呕、不可名状的,然而她当时所知道的只是,如果她用嘴含着那玩意儿,她的孩子就可以不受到损害。在她匍匐向前时,海因德尔倒往后退去。两个人全哈哈大笑起来。“瞧,她倒真想要,司令官,”他说。
  拉姆呵呵大笑。“这些犹太女人都是臭货。来呀,让她乐一下吧。”
  海因德尔站住了。娜塔丽爬到他的脚下。
  海因德尔抬起一只穿着皮靴的脚抵到了她的脸上,把她踢得往后摔倒在地。她的头猛地一下撞在水泥地上。她只看见一道道弯弯曲曲的亮光。“从我面前滚开。你认为我会让你这龌龊的犹太嘴来玷污我吗?”他站在娜塔丽身旁,朝着她脸上唾了一口,把路易斯扔到了她的怀里。“去,找你的叔叔那个犹太教法典的拉比去。”
  她坐起身,紧紧搂住孩子,把上衣从他发紫的脸上拉下。他喘息着,两眼直瞪瞪的,显得通红。接着,他呕吐了。
  “站起来,”拉姆说。
  娜塔丽照办了。
  “现在听着,犹太母猪。等红十字会的人到来时,你得充当儿童部门的向导。你得给他们留下最好的印象。他们在报告中将详细提到你,你得是一个非常幸福的美国犹太女人。幼儿园得是你感到自豪的乐事。知道吗?”
  “当然啦。当然啦。我知道。”
  “等红十字会的人走了以后,你要是不管在哪方面行为不检点,你就要带着你的小鬼直接上这儿来。海因德尔就要当着你的面把他象块湿抹布那样扯成两半。你就得亲手把那堆血淋淋的烂肉收拾干净,再把它送到焚尸炉里去。然后,你就上战俘筑路大队的那座营房去。两百名臭烘烘的乌克兰人就要轮流干上你一星期。要是你这婊子的臭皮囊还支撑下来,那么你就上小堡去听候枪毙。明白吗,臭东西?”
  “你说什么我就做什么。我一定给他们一个极好的印象。”
  “好吧。还有,你要是对你叔叔或是任何别人提起一句今儿的事情,你就完蛋啦!”他把脸直伸到她那唾沫狼藉的脸前边,带着一股死人的气息震天价嚎叫,以致她耳朵都轰响起来,“你相信我所说的话吗?”
  “我相信!我相信!”
  “把她轰出去。”
  督察握着她的胳膊把她拖出了房,拖上楼梯,穿过过道,然后把她连怀抱里的那个气息奄奄的孩子推出总部,到了外面春花烂漫的广场上。乐队正在演奏午前的协奏曲,是《浮士德》中的几首乐曲。
  她回到住处时,杰斯特罗在等候着。孩子的脸上还抹得尽是呕吐的东西,似乎吓得目瞪口呆。娜塔丽的脸色使杰斯特罗很不好受,她眼睛睁得滚圆,外面一圈自边,皮肤发灰发青,一副临死前惊恐万状的神态。
  “怎么样?”他说。
  “是警告。我没怎样。我得换好衣服,上班去。”
  半小时后,她穿着故旧的褐色衣服,带着孩子走出房来,杰斯特罗还在那儿。孩子已经盥洗过,似乎好了些。她的脸还是死灰色,不过那种令人惊骇的神色渐渐消失了。“你干嘛不上图书馆去?”
  “我想告诉你,班瑞尔那儿有消息来了。”
  “是吗?”她一把抱住他的肩膀,两眼显得十分热切。
  第八十二章
  德意志的灭亡(摘自阿尔明。冯。隆的《世界大屠杀》)
  英译者按:隆将六月间诺曼底的登陆和苏军的进攻视为一次联合军事行动。这一点单就其概括意义而言,是正确的。在德黑兰,大联盟确曾赞同由东西两面同时夹击德国。但俄国人并未获悉我们的作战计划,我们也并未获悉他们的。一旦我们登陆以后,有两星期斯大林是否会信守诺言展开攻击,仍是十分捉摸不定的。
  本章将隆的战略论文及其希特勒回忆录最后部分中的章节合并在一起。
  一九四四年六月,在德黑兰锻造的那柄老虎钳的钢铁钳牙开始合拢了。根据富豪帝国主义与斯拉夫共产主义长期阴谋策划的两面夹攻计划,德意志民族、中欧基督教文化和礼仪的最后堡垒,遭到来自东西两方的攻击。
  在西方的著作中,诺曼底登陆和俄国的攻击,依然被视为“人类”的一大成就。但是严肃认真的史学家已经开始看穿战时宣传的烟幕。在德黑兰,弗兰克林。德。罗斯福 把东欧交到了赤色魔爪之下。他的动机何在?想要摧毁德国,美国垄断资本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劲敌。由于在这场战争中过度紧张、努力,又由于罗斯福狡猾地反对殖民主义,英国,用希特勒的生动语言来说,已经象兔子那样给剥了皮。勇敢的日本在同冯。尼米兹那不断扩大的舰队进行的一场寡不敌众的战斗中已渐渐不支。只有德国还挡住走向金元世界霸权的道路。
  有人认为罗斯福后来在雅尔塔会议上“受了骗”,向斯大林作了过多的让步,这是一种肤浅的老生常谈。事实上,他在德黑兰已经把一切全让却了。当他保证对法国发动进攻以后,他就使赤色的亚洲人长驱直入欧洲心脏在所难免了。为了保证这一点,他还把租借物资大量送往苏联,其数字之大仍然令人难以想象:大约四十万辆机动车、两千辆机车、一万一千列火车车厢、七千辆坦克、六千多门自行火炮和半履带车辆以及两百七十万吨石油与需要使原始的斯拉夫军队行动起来的其他产品,更不提一万五千架飞机、几百万吨粮食以及不计其数的原料、工厂、军火和技术设备了。
  罗斯福作为一个朴实、受骗的人道主义者去同斯大林折冲,这幅画面是他最大的宣传骗局。这两个心肠冷酷的屠夫彼此十分了解;他们只是为了本国人民的观赏,为了历史,才装出不同的姿态来。在这两人中,罗斯福始终占着上风,因为苏俄一半受到破坏,正处在危急存亡之际,而美国却国富民强,安然无恙。斯大林别无他法,只有牺牲几百万俄国人的生命去为美国垄断资本家统治世界扫清道路。他通过当时我们在司令部都一无所知的绝密谈判,的确曾经试探是否有可能跟我们按合理的条件缔结和约,但这时,罗福斯的“慷慨的”《租借法案》挫败了我们。自然,希特勒并不准备放弃我们获得的全部利益。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