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百年风云 >

第95章

百年风云-第95章

小说: 百年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件特殊的事情,相信你一定能够办好。”接着附在马明彪的耳边,嘀咕了半天。马明彪时而皱眉,时而点头。最后把胸一挺,说道:“卑职马上就去。”
  向荣又对赵德辙说:“明彪是我的爱将,机警聪明,很会办事你把他带去,想办法与吴伟堂见个面。我在这儿听信儿,越快越好。”“是!”说罢,赵德辙带着马明彪告辞而去。
  书要简短。经过孙财的串通,吴伟堂终于混出了天京,在材陵关一家酒店里跟马明彪接上了头。
  吴伟堂长了个五短身材,又瘦又干,两只猴眼,放着贼光。不难看出,他是个狡猾机灵之辈。他先把城里的情况对马明彪说了一遍,还说,他最近又拉过十几个人来,都是东府的牌刀手。他们有时能靠近杨秀清。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伺机把东王刺死。吴伟堂还提出:要一千张免死印布,以防破城时,鱼目混珠,错杀了自己人;还要一些短枪、火箭、喷火筒等器械。
  接头后,马明彪立即对向荣禀报了经过。向荣大喜,一一满足了吴伟堂的要求。十支短枪,数百只喷火筒、火箭,都通过柴薪衙的叛徒分子,利用出城打柴的机会,偷偷运进城内。又过了几天,吴伟堂捎出信儿来,约定七月十五三更献城。联系的信号是:城头放三堆髯火,有人开城迎接官军。以击三掌、持免死印布为凭,地点是朝阳门。
  向荣闻讯后,立刻着手安排。他亲点精兵五千,偷偷埋伏在朝阳门外。总指挥是大将张国梁,副将蒙德勤。
  到了七月十五日这天晚上,向荣也披挂整齐,率大将十名,副将二十名,带领两万大军,偷偷地向朝阳门移动。
  向荣骑在大白马上,望着头顶上的一轮明月,既高兴,又担心,脑袋里浮起一连串的疑问:吴伟堂现在干什么呢?他真有献城的本领吗?会不会有变化?即使一切顺利,我有能力战胜长毛子吗?他心里七上八下,好像开了锅,真是苦辣酸甜,什么滋味都有。
  第五十一回 反间不成身受缧 穷凶恶极诬好人
  千军万马好挡,
  特务内奸难防。
  伪装积极把身藏,
  恶毒胜过虎狼。
  当权须辨真伪,
  切莫刚愎自用。
  一念之差民遭殃,
  血泪教训别忘。
  向荣和张国梁,屯兵朝阳门外,提心吊胆,静候城中的内应。眼看三更已过,城中仍无动静。二人一看,心如火烧。
  恰在这时,突然城头上火光一闪:一处,两处,三处,燃起了三堆髯火。紧接着,城门大开,有一人飞马而出,冲过吊桥,在马上轻击了三掌。张国梁情知是自己人,忙提刀跃马,来到此人马前,定睛一瞧:但见此人红巾黄袍,散发披肩,是个军帅的装束。五官相貌看不清楚,估计在三十岁左右。
  张国梁正在观瞧,就见那人问道:“将军是谁?”张国梁说:“大清提督张国梁是也。”那人又说:“吴先生都安排好了,请将军进城。”说罢,拨转马头,奔城门而去。张国梁不便细问,忙把掌中刀一摆,领着三百多骑兵,冲进城门。
  就在这一刹那,突然信炮一响,从城门左右杀出无数太平军,把他们团团围住。
  张国梁一看,吓得魂不附体,只好拼出性命,做困兽之斗。这家伙仗着武艺高强,刀疾马快,终于杀开一条血路,逃出朝阳门。他那三百骑兵,都做了刀下之鬼。
  这时,埋伏在两翼的太平军也杀了出来。他们弓箭齐发,火枪齐鸣,把清军打得焦头烂额,四处逃窜。向荣见势不好,撤腿就跑,一口气败回江南大营。张国梁逃回营来,查点军兵,死伤了两千多人。向荣气得不住跺脚,张国梁气得不住捶胸。那真是丑态百出,难以尽言。
  第二天,向荣把江宁知府赵德辙找到江南大营,一见面就赏了他两个嘴巴。赵德辙连忙跪倒,不住地磕头。向荣指着他的脑门儿,问道:“你是怎么搞的,叫本帅伤兵损将!长毛子给了你什么好处?”赵德辙哭咧咧地说:“大帅息怒,估计城中有了变化,也许被人告了密,此事与卑职毫无牵连,请大帅明鉴。”向荣道:“我限你五日之中查明原委。否则,决不饶你!”“是!”赵德辙抱头鼠窜而去。
  书中代言:向荣方才说的都是气话。他知道,赵德辙是不会倒反朝廷的。无非是拿他撒撒气,抖一抖威风罢了。他也猜到,城里肯定有了变化。
  说到这里,再把城里的情况交代一下——
  前边说过,吴伟堂混进太平军的织造衙里,骗取了众人的信任。表面上,伪装积极,埋头苦干,严格遵守太平军的各项规章制度;其实,在他心里,对太平军、太平天国,却恨得要死,怕得要命。每逢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闭上眼睛,回忆往事:繁华的苏州河两岸,一群群天仙似的娇娃,自己的姘头“赛西施”,纸醉金迷的茶楼,勾人魂魄的妓院,使奴唤婢的声势,超人之上的威风,光辉似锦的前程……这一切一切,都破灭了,失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紧张的劳动,严格的制度,枯燥无味的生活,难咽的粗茶淡饭,恼人的礼拜。他简直忍无可忍,都快要憋疯了!可是,他要逆来顺受,用卧薪尝胆的精神,等待着失去的天堂。不过,他也没等,用尽了一切手段,拉拢、收买、煽动、挑拨,利用对太平天国怀有敌意和不满的人,组成了一个反革命集团“保清碟血队”,自任总监,向爪牙下达任务,布置各种破坏活动。
  有一天,他去水西门办事。刚走到玄武湖畔,忽听背后有人叫他:“志高!”这个声音是那么熟悉,那样亲切。志高是吴伟堂的乳名,目前,在天京是无人知道的。这是谁呀?他怀着十分惊奇的心情,回头观看:在他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又黑又胖,肉乎乎的圆脸上,镶嵌着一对母猪眼,五官压缩在一起,好像没有蒸熟的包子。身穿粗布衣裤,腰里系着搭布,正笑眯眯地看着他。吴伟堂看罢多时,忽然眼睛一亮、想起来了:“继庚兄——”黑胖子急忙摇手示意:“你认错人了,我叫叶芝发。”吴伟堂会意地点点头:“噢,原来是芝发兄,一向可好?”这个自称叫叶芝发的人说:“托天父的福,一切都好。”吴伟堂一使眼色,把这个“叶芝发”领到水边的一块卧石旁边。这阵儿,几棵垂柳正好把他俩罩住。他们假意观赏风景,东瞧瞧,西看看。见四外无人,四只手紧紧握在一起,相对而泣。
  书中代言:这个自称叫“叶芝发”的人,原名叫张继庚,乃江苏上元县人,禀生出身,家资富有。南京没被太平军占领的时候,他就在两江总督衙门当了一名贴写。由于他善于辞令、溜须拍马,很快就巴结上了两江总督陆建瀛之子陆攀龙。他教给陆攀龙如何勾引女人,如何宿柳眠花,并且从中穿针引线,干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当陆攀龙正要提拔他做上元县知县的时候,南京被太平军占领了。张继庚化装改扮,伪装难民,化名为“叶芝发”。就这样,一直鬼混了两个多月。他原想混出南京,可是城门守把得甚严,混不出去。之后,太平军在天京实行男女分馆的政策,张继庚也假报出身,被编到北王府管辖的“牌尾馆”里。这家伙和吴伟堂一样,对太平天国怀有刻骨仇恨。可是,他恼到心里,笑在脸上,很快就受到馆长的信任,让他担任采购,负责全馆二十五人的衣食用度。那时,太平军实行供给制,按人发放口粮和一切用品。张继庚每天都出入于各个“圣库”和“百工衙”。一开始,他胆战心惊,怕遇见熟人和仇人。后来,他发现几乎没人认识他,所以胆子就壮了起来。一年之后,他由一个骨瘦如柴的大烟鬼,变成了身强体壮的黑胖子,就更没人认识他了。他积极从事反革命活动,拉拢了十几个人:有北王府的贴写王尚元、刘存礼,东王府的侍卫许大鹏、吴光第、王殿三,水营的旅帅何建飞,织造衙小头目李定良等。
  不过,张继庚不敢大肆活动。一是人少力单,二是心里没底儿。他想取得清兵的支持,但又联系不上。他最怕朝廷不承认他,那样就会冒险不讨好。为此,他经常苦恼。这天,出来办事,意外遇上了吴伟堂。他两个,自幼就同馆读书,臭味相投,成了莫逆之交。南京被太平军占领的头一天,他俩还在一起鬼混。今天,故友相逢,自然有说不出的喜悦。
  书接前文。吴伟堂嗓子哽咽地说:“久旱逢甘雨。”张继庚道:“难时遇故知。”吴伟堂道:“故国今何在?”张继庚道:“梦里常寻思。”二人说罢,相对垂泪。接着,他俩就把各自的遭遇讲了一遍。他们毫不隐讳,把所干的事都说了。张继庚拉着吴伟堂的手说:“贤弟!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我和长毛子誓不两立!”吴伟堂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胆小难得将军做,我是铁了心啦!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到时候,我一定要大干一场!”吴伟堂还告诉张继庚,他已经与江宁知府取得了联系,朝廷支持他的一切行动。张继庚一听,喜出望外,忙说:“小兄盼的就是这个,既然如此,咱们就得赶快下手,别忘了迟则生变,夜长梦多呀!若被长毛子发觉,可就都完了。”吴伟堂不住地点头,他俩不敢久恋,约会了下一次接头的时间和地点,就匆忙分手了。
  从此以后,他俩经常碰头,商讨行动计划。不到三个月,竟收买了天京朝阳门的监军王兴国,监军职位高于军帅,握有兵权,负责开放和关闭城门。当时,在兵临城下的险境下,尤为重要。而张继庚、吴伟堂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才对王兴国下了功夫。应该指出,太平军的成分相当复杂。仕农工商、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当时,夭国的领导人规定,凡是一切反对“清妖”的人,不问成分和出身,像清朝官吏、降兵降将、地主老财、流氓土匪、僧道尼姑、医卜行相、江湖艺人等等,都一概录用。这些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迫于形势,随声附和。他们都有自己的打算,一旦时机成熟,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而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却忽视了这一点,给暗藏的反革命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
  朝阳门的监军王兴国是广西人,曾参加过金田起义,资格很老。因为他犯过奸污罪,差点丢了脑袋,结果官降三级。要不,他早已是副丞相了。为此,他心怀不满,常在背地发牢骚。张继庚探知这些情况,通过一个姓张的军帅,得知他是个烟鬼。针对这个弱点,张继庚、吴伟堂千方百计地搞到不少鸦片,向王兴国行贿。就这样,越混越熟,后来竟达到无话不谈的程度。有一次,张继庚偷着问王兴国:“监军大人,你干的这些事,可是要掉脑袋的。难道你不怕?”王兴国道:“我早就想好了,能在这儿干就干,不能干就另找门路,活人还能叫尿憋死!”张继庚冷笑道:“坐等决不是办法。别忘了,纸里包不住火,没有不透风的墙啊!一旦被东王发觉,想走可就来不及了。俗话说,‘未从来水先垒坝’啊!”王兴国听他话外有音,忙问道:“你说该怎么办呢?”张继庚道:“实不相瞒,在下己与江南大营联系上了。向帅对兄弟颇为器重,命我联合城中一切有志之士,到时候倒反金陵。大人若能为朝廷效力,还愁不做高官?到那时,鸦片随便抽,娘儿们任意搂,美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