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百年风云 >

第74章

百年风云-第74章

小说: 百年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达开命人扑灭城中的大火,抢救受伤的百姓,并出榜安民。
  金陵的居民恨透了满清官兵,都盼望义军早日进城,但没有想到来得这样快!炮声一停,胆子大的老百姓就走出家门,迎接太平军,为他们送饭送茶,还主动协助太平军维持秩序,搜捕官兵。太平军在老百姓的支持下,一切工作都进行得十分顺利。翼王派韦俊处理后事,命太平军向旧皇城发起进攻。
  再表两江总督陆建瀛,他乃是一个虔诚的佛门弟子。他相信久受他香火的菩萨,定会保佑他死里逃生,逢凶化吉。自从今天凌晨炮响以后,他就跑回官邸拜佛,跪在地上一直没有起来。成股的高香,一炷一炷地烧个没完没了。他念完了金刚经,又念护法经,把腿都跪木了,把腮帮子都累肿了,还不停地咬着牙念。突然,身后响起了脚步声音。陆建瀛闭上嘴唇,回头一看,满人将军祥厚,晃着肥大的身躯从外边走进佛堂。一进门,就以足顿地,以手捶胸地说:“完了,一切都完了!内城被长毛子攻占了!”“啊!”陆建瀛的佛经掉在地上,脸色白得像纸,冷汗顺着他的胖脸滚落下来:“你……你说什么?”祥厚重复道:“内城被长毛子占了,正准备攻打旧皇城!”陆建瀛哆哆嗦嗦地说:“内城已失,皇城也……也难……保。我……我看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祥厚冷笑道:“中堂大人,咱们跑不了啦!唯一的出路就是死战,死守!”陆建瀛大口喘着气说:“死战,怎么战?死守,拿什么守?天哪,难道列祖列宗都不能庇护我们?神仙上哪儿去了,我佛为什么不显灵?”祥厚道:“中堂,别说胡话了!‘快帮助我守城要紧!’”“什么,我帮你守城?这……这简直是笑话。本大臣乃圣人之门徒,只知道以文治民,不晓得打仗之事。”祥厚一听,怒不可遏,指着陆建瀛的鼻子说:“皇上瞎了眼,让你这个昏庸之辈做了总督。金陵之败,都坏在你的身上。我要不死,定狠狠参奏于你!”祥厚说罢,怒气冲冲地转身去了。
  陆建瀛一屁股坐在拜垫上,如傻似呆,直勾勾地望着那微睁双眼、满脸慈祥的观世音菩萨,嘴里喃喃地道:“难道真没有神佛吗?”
  这时,堂外炮声隆隆,堂内灯光昏暗,一束残香还在升着缕缕香烟。陆建瀛用手捂起双耳,瞅瞅菩萨,看看香火,顿时觉得头昏目眩,一头趴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把他惊醒。他的儿子陆攀龙火急火燎地跑到他跟前:“爸爸,大事不好!长毛子攻破聚宝门和水西门、旱西门,已经杀进来了!”“啊!”陆建瀛忙问道,“祥厚……祥将军呢?”“死了,被石达开斩了!”“唉呀!”陆建瀛绝望地看着儿子:“你说……你说……咱……咱……们,也会死吗?”
  第四十回 图苟安修宫选妃 议大计意见分歧
  革命任重道远,
  切莫贪乐苟安。
  安常处顺顾眼前,
  必成千古遗憾!
  且说两广总督陆建瀛,见内城已失,情知大势已去。他五内俱焚,顿足大哭。其子陆攀龙道:“城破家亡,哭亦无用,儿保护父亲逃命要紧。”陆建瀛摇头道:“晚了,晚了!”这时,炮声愈来愈响,喊杀声越来越近了。陆建瀛乘其子不备,拔剑自刎。
  一八五三年三月十九日,太平军攻破旧皇城,占领了金陵。城中大小官员四十六人,皆死于乱军之中。太平军歼灭清兵一万三千多人,缴获大小炮五百余门,火枪四千支,各种兵器五万余件,火药六千箱,骡马近万头,各种衣甲堆积如山;得宫银二百四十多万两,米面数万石,绸缎数千匹,金银财宝难以数计。这是太平军出师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金陵城内百万人民,欢呼雀跃,拥上街头,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热烈庆贺。
  经石达开安排,太平军举行了隆重的入城仪式。百姓们都聚在旱西门通往总督衙门的街道两旁,想看看天王。突然。礼炮响了,太平军从旱西门外开了进来。只见在最前面有两队太平军鸣锣开道,维持秩序。紧接着是全套仪仗,后面有三位头裹嵌宝黄巾、身披黄袍的人,骑着高头大马,昂首挺胸,威风凛凛。在他们的后面,是一乘由三十六人抬着的黄缎子大轿,轿帘紧闭,有几百名金甲武士护卫在左右,后面是无数的文武官员。接着就是一列列炮营、土营、陆营、水营的大队人马了。
  老百姓问了维持秩序的太平军,才知道那三位骑着高头大马的就是东王、北王和翼王。坐在黄缎大轿里的是天王洪秀全。因为轿帘闭得很严,没有看到天王。
  太平军入城后,立即着手修整街道,清除垃圾,修固城垣,肃清敌兵,成立衙门,增添战具,维持治安,加强城防……足足忙了一个多月。
  且说天王洪秀全,自从住进总督衙门,就没有过问政事,把一切国事都交给杨秀清了,他一直呆在总督衙门里忙一件事。什么事?修天王府。
  他命殿左一指挥蒙德恩担任监工,此人是洪秀全的同乡,该人十分机警伶俐,善于察颜观色,见风转舵,颇得天王欢心。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才让他负此重任。蒙德恩受宠若惊,求之不得,自然格外卖力。经天王同意,决定在总督衙门的基础上进行扩建。他先找人设计了一份建筑图,计算了所需用的器材和原料,招募各种匠人万余名。昼夜施工。为了省事,他决定一切所需材料,均取自明故宫和各大寺观,该扒的扒,该毁的毁,管他什么名胜不名胜的,一点也不心疼。不到两个月,就修得初具规模。
  天王洪秀全在蒙德恩的陪同下,到天王府巡视了一番。只见这座新天王府,方圆十里,墙高数丈。大门向南,门上挂一块金字横匾,上刻“真神荣光门”五个大字。这头重宫院,叫“太阳城”。走近二门,抬头一看,门上题为“真神圣天门”,左右设有钟楼、鼓楼。走进二门,蒙德恩说:“这里就是‘金龙城’。”洪秀全点了点头,只见内设东西朝房二所,正面一座大殿,名“金龙殿”,尤为壮观。绕到殿后,就是内宫和后宫了。蒙德恩说:“只因工程浩大,时间短促,妃嫔宫和御花园尚未建成。臣弟当从速督建,天王指日就可受用。”天王满意地笑了。
  蒙德恩不但是总监工,还是一位总采办,他想尽一切办法,从金陵各处搜罗各种古玩。这样,历朝珍品,名人字画,奇珍异宝,源源不断地送进天王府。他还不择手段,挑选了苏、扬美女一百多名,送给天王,充做嫔妃。洪秀全一概不加制止,反而乐得受用。从此,蒙德恩越发红得发紫了。
  洪秀全住进天王府的头些天,还觉得很别扭。他目睹周围的一切,感到和过去大有天壤之别:轻歌曼舞取代了冲锋陷阵,笙管笛萧取代了鼙鼓螺号,钟磐云板取代了枪声炮声,女官娇娃取代了亲兵卫士,江南红粉取代了文武弟兄,山珍海味取代了糙米咸菜,锦衣绣袄取代了粗布衣冠……礼仪繁琐了,制度严格了,等级明显了,世态冷漠了。各王对他感情淡薄,弟兄们对他敬而远之。总而言之,一切一切,都从根本上改变了,好像置身在另外一个世界。
  可是,过了些日子,他就逐渐地从不习惯变成了习惯,而且还被这种环境牢牢地吸引住了。他坚定不移地相信,这都是上帝的安排,这一切都是应该由他来受用的。他更相信,当初编造的那些神话,都是天父授意的。他更坚信,他是天父的次子,是普天之下的大救星。因此,他觉得自己的身价,比任何人都尊贵。他甚至毫不怀疑,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各种各样的想法,都是出自天意,是任何人也驳不倒、改变不了的。他想:历代皇帝,都称自己为“天子”,我乃天父的次子,我才是天经地义的“天子”啊!天子要有权威,那么,我有没有权威呢?为此,他不止一次地做过试验。你看,他咳嗽一声,就有很多人跪倒请旨;他的脸往下一沉,偌大的宫殿就顿时鸦雀无声;他只要说一句话,成百上千的人就忙作一团,疲于奔命;他把桌子一拍,人们就汗流泱背,跪倒请罪。他想:照这么说,我叫谁死,岂不谁就得死吗?唉呀,这真是天威凛然,神圣不可侵犯哪!他现在,真正体会到权的威力了。
  前些天,他发下一道诏旨,提拔任用了一大批文武臣属。其中有:
  天官正丞相秦日纲;
  春官正丞相胡以晃;
  天官副丞相林凤样;
  地官正丞相李开芳;
  提督水营事务,恩赏丞相唐正才;
  地官副丞相陈承镕;
  夏官正丞相,主管刑法事务黄玉昆;
  夏官副丞相,国舅赖汉英,主管天王府事务;
  恩赏丞相蒙德恩;
  殿前左史何震川;
  春官副丞相吉文元。
  天王还下了一道诏旨,规定了天王府以及各王府、丞相府的等级制度、职权范围和人事配备的章程。
  这一天,天王在乐曲声中用罢了早膳,信步走进御书房。女官们慌忙跪倒迎接,山呼万岁。洪秀全理也不理,坐在红木雕花嵌玉的大龙椅上处理政务。龙书案上放着一叠新呈上来的奏章。洪秀全伸手取过一份,上写“臣弟石达开敬呈天王兄御览”。洪秀全把奏章展开,仔细观看。大概的意思是说:清妖向荣,于太平军进城的半个月后,率领三万人马,攻占了紫金山的孝陵卫,立营安寨,声势浩大,是谓“江南大营”,又半个月后,清妖琦善为钦差大臣,率吉林、黑龙江、辽东、直隶、山东人马十余万,在扬州立寨,是谓“江北大营”。这两座大营,形如巨钳,控制南北,威胁甚大,恳请天王出兵。石达开还说:“困守金陵,不是长策,请求天王升殿,召对臣工,商讨军国大计。”
  洪秀全看罢,皱起了眉头,打了一个咳声。关于清兵建立南北大营、威胁金陵的安全,出兵把它打垮,洪秀全很同意。唯独对石达开提到的“困守金陵,不是长策”这件事,使他很不高兴。远在武昌的时候,洪秀全就提出建都金陵,这件事遭到了石达开和罗大纲的反对。罗大纲主张打下金陵后继续北征,直捣燕京;石达开则强调不能偏安一隅,应全力西征北伐,统一中国,而后再考虑定都的事情。现在,石达开又提出困守金陵不是长策这件事,这不是公然反对在金陵建都吗!
  洪秀全知道,杨秀清和自己的看法一致,同意在金陵建都,舍不得扔掉这个“小天堂”。可是那些文武臣属,则众说纷坛,看法很难统一。洪秀全对这件事很伤脑筋。他认为有必要把他们召来议一议,快些把这件大事定下来。
  一八五三年五月二十日,天王洪秀全第一次正式升殿。他头顶百宝穿成的双龙双凤金冠,身穿黄缎丝绣团龙袍,腰系珍珠带,足登日月盘龙朝靴,腰挎斩妖剑,在一大群女官的簇拥下,伴着严肃悦耳的乐声,升坐宝殿。雄伟壮观的金龙殿里,龙飞凤舞,金碧交辉。十四棵二人合抱的朱红明柱,顶天立地,分列在左右。雕花描金的天花板上,绘着日月星辰,地上铺着猩红大地毯。从宝座往前看,金龙殿门、圣天门、荣光门连成了一条直线,新铺的汉白玉甬道闪着青光,在左右的朝房前新栽了两排雪松,修了十几个花坛,五颜十色的花卉,争奇斗艳,吐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