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三国机密 >

第97章

三国机密-第97章

小说: 三国机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征辟名士的玩意儿么?怎么跑来官渡了?杨修脑子里浮起疑问,随手掀开帘子,正看到那个讨厌的家伙正冲着自己举杯。
  “德祖,有故人来访,一起喝一杯吧。”郭嘉懒洋洋半躺在榻上,似笑非笑地望着他。杨修看到一位独臂客人拘谨地跪坐在一旁,正露出勉强的笑容。
  “杨先生?您不是在许都忙聚儒的事情吗?”杨修有些惊讶。杨俊抬起一条胳膊,施以残礼:“我这次北上,是去高密迎接郑玄大人的,顺便到官渡来,给郭祭酒捎点东西。”
  汉代以来,征迎大儒都需安车蒲轮的礼仪,杨修心想难怪帐篷外停着那么一辆马车。他和杨俊同是汉室机密的核心参与者,彼此心知肚明。杨俊这简单的一句话,藏了不少讯息,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郑玄老师身体还好么?”
  “前一阵子他还亲自回信给少府大人,笔迹清晰流畅,可见精神还不错。”杨俊回答。
  许都聚儒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把当代名儒郑玄请去。有他在,这聚儒之议才名副其实。孔融已经做通了荀彧的工作,袁绍那边也有“荀谌”协调,于是许都派出杨俊去接郑玄——杨俊是边让的弟子,在儒林身份不算低。
  郭嘉笑嘻嘻地起身给杨修也舀了一勺酒:“杨公是杨太尉义子,也算是你的义兄,今天咱们可要多喝几杯。”
  狐狸的颈毛忽地直立,杨修心生警兆。郭嘉挑出这层关系,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他拿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问道:“对了,是捎什么东西如此贵重,还值得杨公亲自绕到官渡一趟?”
  杨俊还没答,郭嘉先说道:“还不是我这身体的毛病嘛。须得用我老师华佗的药方,才能缓解。只是这药方所需药材都比较稀罕,合药不易。我前一阵有点忙,把带的药丸都吃完了,只好让荀令君再弄点原料来。”
  “原料?”
  “是啊,华老师的药方,只有他和他的弟子懂得调配,旁人都不懂,我只好亲力亲为。”郭嘉拍了拍榻边,那里搁着大大小小十几个锦盒,想来都是各类珍稀药料。
  “你是怕东山的人给你下毒吧?”杨修挑衅似的说,语中带刺。郭嘉哈哈大笑,抓起一个锦盒放在鼻下嗅了嗅,不屑道:“能害到我的人,只有我的老师而已,余者皆不足论。”
  郭嘉这是话里有话,杨修脸色一僵。杨俊赶紧打圆场道:“郭祭酒真是全才,谋略不说,居然还精通岐黄之术。华佗能有你这样的弟子,也足以自傲了。”
  郭嘉摇头道:“华老师若见了我,非杀了我不可……不过回想起当年那段时光,可真是幸福呀。每天除了背诵《青囊经》、采药合药以外,什么都不用想,心无旁骛地玩玩女人,踏踏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飞快地就过去了。”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浮现出感怀,把手里的杯子转了几转。
  杨俊像是忽然想到什么,直起身子道:“说到这个,在下来官渡的路上,遇见一位仙师,自称是郭祭酒你的同窗,说华老师给你的药方未臻化境,尚缺一味药引。他给了我一个锦囊,中藏药引,说以此合药,药力更胜从前。”
  郭嘉看了他一眼,笑意盎然:“我的同窗,都是我的仇人,恨不得食我骨、寝我皮。谁会特意给我送来延寿的药引?”杨俊一脸坦然:“那位仙师头戴斗笠,面容看不清楚,也没留下姓名。我只答应代他转交,至于这锦囊内有什么,还请郭祭酒自己决断。”
  说完他从身上摸出一个小巧的紫线锦囊,递给郭嘉。郭嘉接过锦囊,端详片刻,眼神愈加明亮起来。他在手里把玩了一番,随手揣入怀里。杨俊一愣:“您不打开看看么?”郭嘉道:“不必看了,光靠闻就能闻得出,这确是好药无疑,合在药丸内——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呐。”郭嘉一边念诵着,一边拍打着膝盖。
  “这末尾四句,是出自曹公的《步出夏门行》吧?曹公的诗作,实在是精妙。”杨俊感叹道,这不是恭维,而是真心实意的夸赞。曹公虽然政治上名声不太好,但文学上一直被时人所称赞。
  郭嘉撇了撇嘴,举杯道:“你们知道么?曹公其实是两个人。”
  这一句话出口,杨俊与杨修心中俱是一凛,表情登时都不太自然。郭嘉难得地长长叹息一声:“他们一个是枭雄,一个是诗人。曹公为枭雄时,杀伐果断,有霸主气象;可他有时还是个诗人,诗人都是些什么人?任性妄为,头脑发热,行事从不考虑,根本就是胡闹。你们说对不对?”
  杨修觉得这种对话继续下去,走向实在难以捉摸,赶紧岔开了话题:“咦?贾文和呢?他怎么没来?”郭嘉道:“文和去找许校尉了。许仲康在乌巢刚回来,得有个人帮我去参详参详。我太忙了,顾不上。”
  杨修一愣,言外之意,乌巢这盘棋,郭嘉放手交给贾诩去处理了。郭嘉嘲讽地拎起锦囊,用小指头敲了敲:“这东西其实不该给我,应该给贾文和啊。他才是最需要灵丹妙药的人。”
  杨俊又寒暄了几句,看了杨修一眼,躬身离去。杨修知道,杨俊如今嫌疑颇大,还被许都卫骚扰过。这次北上,也是孔融出于保护他的目的。
  等到帐篷里只剩两个人,杨修冷脸问道:“郭祭酒把我叫过来,应该不只是与杨公叙旧吧?”郭嘉漫不经心地给自己又倒满一杯酒:“如今有件麻烦事,还得请德祖你帮忙。”
  杨修警惕地望着他。郭嘉道:“你知道么?关将军很快就要离开了。”
  “关羽?”杨修一惊。
  “不错。当初他归降时就与曹公约好了,只要刘备出现,他就一定会离开。”
  “这么说,刘备没死?”
  郭嘉无奈地摇摇头:“是啊。前几日靖安曹得到消息,刘备居然被袁绍派往汝南。结果关羽一听说,立刻跑来向曹公辞行。”说到这里,他感慨地用手指敲击酒壶的侧边:“这个玄德公,就连我都很佩服。关羽杀了颜良、文丑,我本以为这人一定会死在袁绍手里。可他非但没死,反而说服了袁绍,高高兴兴跑去汝南了——这家伙的运气,未免太好了。”
  郭嘉的郁闷可想而知,他原本打算借白马、延津两战杀死刘备,让关羽死心塌地留在曹营;杨修更郁闷,他本来计算得很好,等到刘备一死,把郭嘉的计策透露给关羽,让他诚心为汉室所用。结果这两个人苦心孤诣,却都低估了刘备的狡猾。
  郭嘉还好,关羽只是他计划中的一个捎带的小小成果,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而对杨修来说,关羽这一走,汉室非但没有半点好处,反而让张辽也去掉一个大制约。等于是一条潜在的胳膊被斩断。
  杨修强抑住心中失落,探身问道:“关将军要走,那曹公什么意思?”郭嘉撇了撇嘴,语气有些埋怨:“曹公还能有什么意思?他说了:‘各为其主,随他去吧。’哎,我刚才不是说了么?曹公一会儿是枭雄,一会儿是诗人。当初玄德公在许都的时候,也是曹公一念之仁,把他放走,才有了徐州之乱,现在又是这样!都是诗人惹的祸。”
  “那么,需要在下做什么呢?”杨修试探道。
  郭嘉略一抬眼:“斩颜良、诛文丑时,你都与关羽合作过,他对你一定没什么警惕心,这个任务交你去完成最适合。”
  杨修何等聪明,已经猜到郭嘉接下来要说的话了。
  “关羽若与刘备会合,我军南方将不复有宁日。所以德祖,你和张绣将军带些精锐潜伏起来,关羽一离开曹营,就设法把他干掉。我得下一剂猛药,治治曹公的诗人病。”
  第八章 邺城假日
  邺城里最豪奢的地方,莫过于袁绍的宅邸。这是一个七进的大院,正厅宏大,台阶有四重之高。这一天入夜时分,正厅前的院落点起了二十余枚大白蜡烛,照得如白昼一般。袁府上下家眷二十余口都聚在正厅中,以袁绍的妻子刘氏为核心环跪而坐,边吃着糕点,边朝院落里望去。
  院落里用一匹白绢铺在地上,上头搁着七个朱漆盘。忽然环佩叮当,众人先觉几缕熏香飘入鼻中,馨香几醉。再定睛细看,看到一名女子缓步走进厅来,走到白绢之上。
  这女子头梳双髻,身穿圆领长袖舞衣,下着绿膝遥梗藕焖啃逍成下允┗谱保夹囊坏闩欤粜牵翟谑瞧良恕U馀诱驹诰钌希浇欧挚医盘ど弦恢磺撑蹋硖搴笄悖诳鹞枳耸啤
  珠帘后头的诸乐师琴声缓起,她随乐而起,穿梭七盘之间,高纵轻蹑,红鞋巧妙地踏在盘子边缘,与地面不时相磕,发出清脆的声音。
  这是兴于宣帝时的七盘舞,民间极为盛行,各地舞姬都会,只是跳得好的不多。这种舞讲究的是用脚踏盘叩地,叩出明快清脆之声,合于鼓点。此时这女子可算是个中翘楚,踩踏之余,不忘长袖挥若流云,飘逸不停,恍如仙子下凡,妙艳无方。袁家的家眷,不时发出惊叹声。就连不少侍者都偷偷站在檐下屋角,希望多看上几眼。
  一曲终了,称赞声此起彼伏。刘氏格外喜欢,拊掌赞叹道:“这位舞姬跳得真好,我当年曾在长安欣赏过一次宫中的七盘舞,也只那次可与之比拟。这是哪里找来的?”旁边一位管事道:“她是咱们邺城一位儒生的侍妾,从前就是倡家,在弘农颇有名气。”
  “想不到这儒生和曹阿瞒的性子倒是差不多。”刘氏乐呵呵地说。
  曹操的侧室卞夫人也是琅琊的一位舞姬出身,当初曹操娶她的时候,还颇惹起了一阵物议。那时候袁绍和曹操还是极好的兄弟,因此刘氏对这段典故颇为熟悉。
  “那人是一个狂生,择偶自然也是与众不同。”管事应和道。刘氏“哦”了一声,吩咐说给她些赏赐,请她再跳一次。管事应命而去。刘氏环顾院落,袁家家眷个个欢声笑语,让她十分欣慰。刘氏对丈夫那些事都不懂,家庭和睦对她来说,就是最大的胜利。
  可当视线最终落在她的正厅的角落时,刘氏不由得敛容叹息了一声。她的二儿媳妇甄氏此时正跪坐在那里,双手托腮,一脸无聊。在她身旁,剑眉星目的吕姬闭着眼睛,一副倔强的表情,双手居然还被镣铐锁住。在她们二人身后,站着四名侍婢,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
  这个甄家的小丫头似乎从没看过什么《女诫》,更不知什么叫做妇道,满脑子里都是些古怪的想法。自从她嫁来袁家以后,肆意妄为,莫名其妙,与袁府其他人格格不入。可是二儿子袁熙对她却是百般宠爱,任由她胡闹。刘氏是个慈祥懦弱之人,唯恐对甄氏处罚重了,搞得家中不和。于是她只是偶尔训诫,不敢严管。
  在一个多月之前,沮授前来拜见刘氏,说要送一名姓吕的女子来府上暂居。刘氏把她送去与甄氏为伴,结果她万万没想到,这两个人凑到一起,竟合计着一起私逃。
  袁家是什么身份,四世三公的大族,如今却闹出这种笑话,这让河北士族怎么看?刘氏问她为什么出逃,她又不肯说,又不能打她一顿。刘氏没办法,只得去求审配,要来一支精锐卫队专门负责盯着袁府外围,府内还安排几个侍婢,亦步亦趋地跟着,不离半步。就这么盯着,前两天还是又跑出去了一次。
  “等到熙儿回来吧,他这个媳妇,我可管不了。”刘氏摇摇头,重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