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三国机密 >

第83章

三国机密-第83章

小说: 三国机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过两天,就该让刘平回来了。”公则心想。这可是他的宝贵资源,汉室就如同是西域的葡萄酒,酝酿得越久,妙处越多。
  公则不知道,几乎是在他心想的同时,一个截然不同的念头涌入逢纪的脑海。
  “刘平这个人不能留。”
  经过刚才那一番挫折,逢纪终于下定了决心。这位汉室使者如今已成毒丸,万一为人所知,自己必大受责难,不如杀了干净。
  回到自己的营地以后,逢纪叫来一个军校说:“你带上两个人,尽量低调一点,把刘平从牢里提出来。如果他试图逃走,格杀无论。”他说最后一句的时候,语调轻轻放缓,军校心领神会,领命而出。
  军正司的曲长抱臂靠在房门口,有点想打瞌睡。这白马城实在是太破了,曹军甚至拆走了所有的榻,他开始怀念在邺城温暖的住所。他眼皮正在打架,忽然外面传来脚步声。他连忙睁开眼睛,提起灯笼,看到外头一名军校带着两名士兵走过来。
  这军校一身杀气,双目如刀,一看就是个老兵。曲长不敢怠慢,拱手道:“三位军爷深夜到此,所为何事?”军校一指屋内:“这个人,我们要提走。”曲长道:“这可有点晚了,明天不行吗?”军官冷冷道:“逢别驾要提人,还要你来定时辰?”
  曲长打了个哆嗦,连称不敢,从怀里摸出半张符信和一张麻纸道:“既然逢别驾深夜提审,卑职岂敢不从。还请军爷示下符信,在这提人的公文上盖个印记吧。”
  军校把麻纸和印信接过去,看也不看,“啪”地扔在地上,用脚踩住。曲长有些恼怒:“军爷这是什么意思?”军校揪住他的衣领,给他压到墙上,在耳边恶狠狠地说道:“逢别驾深夜提审,自然有他的用意。你拿这些玩意儿出来,是要把逢别驾的事传得天下皆知么?”
  曲长暗暗叫苦。这正是军正司最头疼的状况,他们抓的犯人形形色色,高官想插手做事,又不愿留下把柄,往往拿权势压着军正司破坏规矩。万一哪日被掀出来,他们却绝不会承认,任由军正司背起黑锅。
  可是军正司又有什么办法呢?司里最大的官也不过是司丞,可扛不过那一堆将军。
  “我数十下,你若是还不开门,我也不勉强,只不过明天你就得自己去跟逢别驾解释贻误军机了。”军校转身作势要走。听到“贻误军机”四个字,曲长彻底放弃了。背上黑锅,也许只是十来军棍,贻误战机,可是杀头的罪过。
  “等等,我开……”曲长连声喊道。他从腰间掏出钥匙,打开房门。刘平正躺在地上睡觉,军校走过去,二话没说,让身后两个人把他五花大绑,然后推了出去。
  等到这些人走远了,曲长这才狠狠地啐了口痰,把钥匙重新挂好。这份工作实在太窝囊了,他开始认真考虑,要不要申请转去野战部队——那边至少不会被自己人干掉。
  地上那口痰还没干涸,曲长一抬头,又看到三个人出现在面前。“奉逢别驾令,前来提犯人。这里是符信与手书。”军校说。
  曲长一听,登时头晕目眩,几乎一头栽倒。
  与此同时,在白马城内一处僻静之地,刘平把身上的绳索挣脱,活动一下手腕,长长吸了一口自由的空气。
  那个跋扈嚣张的军校是邓展化装的,他扮这个,可谓是本色演出,完全把曲长给唬住了。身后两名士兵,自然就是史阿和曹丕。曹丕决定来救刘平以后,先借着公则的势力弄了三套兵服,然后搞清楚了拘押之地。
  “你怎么会想起来救我?”刘平问道。说实话,他多少有点意外。曹丕给他的感觉,是个心机颇重的少年,这种人很少会为了别人豁出性命。按照他的推想,曹丕应该会去找公则和蜚先生,请他们想办法,而不是孤身涉险。
  曹丕回避了这个问题,说道:“我听到风声,文丑在延津大败。我估计逢纪搞不好要动你,索性就借了这个由头,抢在他前头,果然成了。”
  刘平听到文丑败了,不是特别意外,反而遗憾地摇了摇头:“按照郭祭酒的方略,这一败本可助我为座上嘉宾。可惜我自己不当心,竟被逢纪看出破绽。”曹丕没说什么,把另外一套兵服递给他换上。刘平一摸,这兵服里居然还放了两枚火折与一个牛皮水袋,看来是从野战兵那里偷来的。
  邓展站在一旁,对刘平的相貌越看越熟悉,脑子里那隐约的景象逐渐清晰起来。可他还没想明白,一声凄厉的号角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不由得面色一变:“糟糕,他们好像发现了,咱们得赶紧离开。”
  “嗯,接下来的去向,是个问题。”刘平捏了捏下巴。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即使回到公则那里,一样会被逢纪追查到。而如果就这么返回曹营,无论是刘平还是曹丕,都不会甘心。他心目中的那个大计划,刚刚只实现了一半而已。
  这时曹丕微微一笑,那笑容有些疲惫,也有些嘲讽:“我都想好了,咱们往北走,去邺城。”
  “邺城?”刘平一惊。
  曹丕道:“我们逃走以后,敌人必然把白马到官渡之间的通路封得死死。咱们与其南下,不如北上——更何况,在邺城,那里有我想要的东西,也有你想要的东西。”
  刘平听出他话里有话,不过现在局势危急,不及细问,有什么事出去再说。
  袁军的卫戍军反应颇为迅速。号角声响起之后,四门立刻紧闭。过不多时,街头已有士兵开始举着火把沿屋搜查。接下来,肯定会有大队袁军盘城大索,一个闾一个闾地搜。用不了多久,他们四个落单的人就会被挖出来。
  这种情况下,反而是史阿发挥了大作用。他当初和徐他一起潜入白马城,对城内建筑情况颇为熟稔,知道如何躲藏。他带着其余三个人时而隐伏墙后,时而穿梭闾里,巧妙地避过了数起搜查。中途碰到过几次跟搜查队正面相对的场合,全靠了邓展冒充军校蒙混过关。只是越到后来,袁军搜索的密度越大,而且都是十人一队,他们四个很难再骗过别人。
  “城门已经关闭,你知道什么出城的路么?”曹丕忧心忡忡地问。史阿略一思忖,说他们杀手进城之前,都会事先预备一条合适的退路。这白马城里有一口枯水井,通往外头。不过在围城之时,刘延下令把它给填了,这也是为什么史阿和徐他被迫选择强行突破城头。
  “袁绍军后入城,应该只知道这井已枯,却不知里面有一条通道。咱们现在过去,把井里的石头搬开的话,应该还能用。”史阿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但这井的位置是在城中靠近衙署的地方,那里住着袁绍,恐怕戒备会更加森严。万一行踪暴露,就再无逃脱的机会了。”
  “现在我们也没有出路,不如博一把。”曹丕站起身来说。刘平很惊讶,这孩子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强势主动,有一种自暴自弃的冲劲。
  四个人调转方向,尽量从房屋之间穿行,有时候还不得不俯卧在沟渠之内。正如史阿所说,这个方向非常危险,士兵颇为密集,几乎找不到死角。但这里同时也是袁绍大军的幕府中枢,往来文书非常频繁,彻夜不停。即使是封城大索,也不能耽搁。人来人往也就意味着希望。
  他们刚刚走过一间临街屋子的狭窄过道,转角忽然站出一名士兵,手中绰枪,厉声大叫:“口令!”四个人面面相觑,这时史阿站了出来:“我们是东山来的。”
  “口令!”卫兵毫无放松。
  史阿道:“我们刚获得紧急军情,正要投下大将军幕府,尚不知口令更换。”他拿出一块木牌,递给卫兵。卫兵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东山与幕府之间是两线并行,彼此对口令不熟的情况时有发生。卫兵检查了一番木牌,没发现什么破绽,又问道:“那你后头这三个人是谁?”
  “都是负有使命之人。”史阿含糊地答道。
  卫兵眼神稍微缓和了些,枪头放低。这时另外一名士兵匆匆跑过来,对同伴说:“刚接上头通知,有人去军正司劫狱,犯人一个,劫狱者三人,皆着兵服,务必小心。”卫兵闻言一惊,再看这四个人,手里的铁枪骤然抬起。
  可惜他没有机会刺出,只见两道剑光一闪,他与前来报信同伴的咽喉被同时割开,潺潺的鲜血喷涌而出。史阿干掉了其中一个,另外一个是曹丕杀的。史阿惊愕地发现,曹丕的剑意已不逊于他,这得在心中怀有多大的戾气,才能有此威力啊。
  邓展和刘平正要把两具尸体拖到阴影里,又有一个大队士兵轰隆隆地从街道另外一头开过来,眼看要暴露。刘平一挥手:“你们快躲起来!邓展你留下。”三人不解其意,只得按他的吩咐做。
  刘平把尸体上的血抹在自己脸上,又在邓展的脸上涂了几道。邓展还没搞清楚他的用意,刘平突然一拳砸在他小腹,邓展一阵剧痛,不由得又惊又怒,刘平却压低声音道:“你现在是垂死之人!”邓展反应也很快,连忙躺倒在地。
  刘平转身,朝着那一大队士兵跌跌撞撞跑了过去。邓展一怔,不知他要做什么。那些士兵看到刘平跑过来,戒备地抬起武器,刘平惊慌地大叫道:“我们这一哨刚被袭击了,三名同袍战死。”
  队长看到刘平身后横着两具尸体,还有一个满脸血污的邓展躺在地上,显然也活不长了,眼神一凛。这些人刚刚被袭击,那么刺客肯定跑不远。
  “哪个方向?”
  “东城门。”刘平把一脸惊惶的神色演得活灵活现。
  事不宜迟,队长毫不犹豫地下了命令:“跑步前进,敲惊昏锣!”整个大队开始朝着东城门飞跑起来,队伍中还不断传来铜锣敲击的铛铛声,在夜空中听着格外刺耳。所有听到这个锣声的士兵,都会循声音赶去,并也敲响自带的惊昏锣,把消息传递出去,汇成包围网。
  刘平的这个小花招奏效了。追击刺客的急迫性让袁军根本没时间来细细分辨真假,只听到远处应和的惊昏锣越来越多,大批士兵在锣声的召唤下,朝东城聚集,这无形中削弱了衙署外围的方位力量。他们四个人趁机逆着方向继续前进,难度比刚才要小了不少。
  把邓展从地上拽起来时,刘平在心里暗自叹息了一声。邓展一直在观察他,他又何尝不是一直在观察邓展。刚才那一瞬间,他动起了杀心,要把这个可能知悉惊天机密的家伙趁机杀死,可最终刘平还是放弃了。对一齐出逃的伙伴出手,这样的事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
  “等离开以后再说吧。”刘平叹道。这是他与刘协决定性的不同。
  四人接下来一路都颇为顺利,遭遇到两三次小险情,但都化险为夷。史阿探头出去看了几下,挥手让他们三人出来,指着两屋之间的一处空地道:“就是这里了。”他手指之处,果然有一口井,四周围着青石井阑,只是没有辘轳和绳子。
  曹丕和刘平先是一愣,然后相顾苦笑起来。这地方他们有印象,当初在白马城时,刘延带着他们返回衙署,就是在这里遭遇了史、徐二人的刺杀。刘平观察得细致,还记得那几名士兵正在往井里扔石头,扔到一半被刘延叫去追刺客了。
  转了一大圈,却回到了原点,命数之奇妙,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不过他们此时并没有感慨的余裕。四人来到井口以后,邓展自告奋勇先下去探查。可是没有绳子,甚至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