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朱元璋 >

第73章

朱元璋-第73章

小说: 朱元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秀英叫她沉住气,先别声张。
  郭宁莲带着七巧拿了几包东西进来了,马秀英说:“哎呀,你是受了伤的功臣,理应我去看你,你怎么倒先来看我了?”
  郭宁莲说:“伤都快好了,没事。”又指着七巧手里的纸包,说这是鄱阳湖的一点土产,让你品品滋味怎样。
  “你总是惦念着我。”马秀英叫金菊给她倒茶,拉着她的胳膊,问伤口还疼不疼?
  郭宁莲说刚伤那时候疼得她直想哭,晚上睡不着,用牙咬着被子,也挺过来了。
  马秀英说:“元璋也是,我捎信去,叫他送你回金陵来养伤,可他一拖再拖。”
  郭宁莲说这不怪他,是她自己不想回来,在外面打仗,惯了,听不到号角声、战鼓声,心里空落落的。
  马秀英说:“这可坏了。将来到了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时,你还受不了啦?”
  几个人都乐。郭宁莲问:“怎么没见惠丫头?”
  马秀英遮掩地说:“前些天张罗要回老家去给父亲上坟,也许去了。”
  郭宁莲便没再说什么。
  马秀英问:“元璋在哪儿?回来一天了,我还没见他人影呢?”
  郭宁莲说:“谁知道,也许张罗称王称帝的事吧!陈皇帝死了,朱皇帝该接过平天冠了!”说毕咯咯地乐。
  马秀英埋怨地说:“疯丫头,什么玩笑都开。”
  瓜州渡的夜市十分热闹。
  老艄公和晓月手里提着篮子,里面装着肉粽、板鸭和水果,在拥挤的人群中东瞧西望。
  老艄公建议再买点鱼圆,瓜州的鱼圆天下第一,不吃等于没到过瓜州。
  不远处有人在叫卖:“鱼圆!鱼圆咧!”
  二人向那里走去。
  不一会儿,手里又多提了一瓶酒的老艄公十分高兴,说:“你们这个主顾不错,还供我酒喝。”
  晓月说:“你可别喝醉了,把船弄翻呀!”
  “这姑娘,江上不能说这话。”老艄公说他不管喝多少酒,从没误过事,何况今晚还要住一夜嘛。
  晓月说:“快走吧,小姐大概饿坏了。”
  此时小船上的郭惠对蓝玉说:“你快回你的官船上去吧,晓月出去买吃的快回来了。”
  “我不走。”蓝玉说,“你私自离开金陵来干什么?你不是知道我下镇江才来的吗?”
  郭惠心里怦怦乱跳,却故意赌气地说:“你别自作多情,我出来干什么和你无关。你无情我也无义,我们井水不犯河水。”
  “这是何苦呢!”蓝玉说,“我知道你的心,可你却不知道我的心。”
  “你什么心!喜新厌旧的花心!”她恨恨地说。
  “我对不起你,却对得起我自己的心。”蓝玉说,“我真不如一死心净。”他的目光痴呆呆的。
  郭惠说:“你可不能死,你死了谁去娶傅家的小姐呀!你死了,朱元璋不是北天折柱,少了个大将军了吗?”
  “你不要提朱元璋!”这话蓝玉是咬牙切齿说出来的,“我告诉你,其实我最想杀的是朱元璋,你信吗?”
  吃惊之余,郭惠很受震动,也深为感动,他为什么杀朱元璋的心都有?还不是因为我吗?她忽然缓和了口气,说:“你坐吧。”蓝玉刚要坐,郭惠想到了上岸去买吃食的艄公和晓月,便叫了起来,“不行,他们马上要回来了。”
  蓝玉说:“走,我们把船摇到别的地方去,躲开任何人!”他咚咚地跑了上去。
  蓝玉在舱面上拾起老艄公的大斗笠,往头上一扣,开始摇橹。
  郭惠也跑了上来,口中说着“你别胡来”,跑过去夺橹。她没有力气,大橹照样在蓝玉手中用力地摇。
  芦篷船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挤出了船丛,沿着弯弯曲曲的水道驶了出去。这时郭惠也不再阻挡了,生气地坐在他脚下,心跳得不行了,她捂住了心口。
  当艄公和晓月提着食品赶回停船码头时,晓月东张西望,找不到他们的船,便说:“船在哪儿?我怎么看着每条船都一个模样呢?”
  老艄公喝了一大口酒,吹嘘说:“在我眼里可就大不一样了。我这船,在几百条船里混着,我一眼就能认出来,这就像谁都认得自己孩子一样。”
  他二人沿着码头走着,老艄公渐渐着急了:“怪呀,明明是停在这里的呀!”
  “找不着了吧?”晓月说,“方才还说大话呢。慢慢找,船上还有大活人呢,丢不了。”
  老艄公又认真地转了几圈,颓然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船丢了,这可怎么好!这是我一家人吃饭的本钱啊!”
  晓月生气了:“你一条船知道心疼,你船上的人你不当回事?快找船,找不着船我冲你要人。”她扯着老头衣领把他从地上提了起来。
  老头也顾不得吃喝了,颠踬着来回跑,把吃食都撒了满地。晓月则一路大叫:“小姐,小姐,你在哪儿?”
  没有回音,拥挤的码头一片嘈杂声。
  掌灯后的平章府里静悄悄的,朱元璋有饭后办公的习惯,或批公事或看书,很晚才回去休息,有时就睡在公事房里。
  朱元璋又在往屏风上贴纸条,胡惟庸进来,见他新写的一条是“问宋濂,改正朔否?”
  胡惟庸面露惊喜:“改正朔?恭喜呀,早该有自己的年号了,早该登极称帝了,我们都等不及了。”
  朱元璋说:“称王与不称王,各有利弊,我还没有想好。李善长、陶安、徐达、汤和,几十人的联名劝进表都递上来了。”
  胡惟庸说:“这是天意。天意予而不取,也是大不敬的。”
  朱元璋笑笑,他更关心的是达兰那里安排得怎么样了。
  胡惟庸禀告,他已把从前元朝行台御史大夫福寿的宅第弄过来了,派了几十号男女去服侍达兰,这排场也不比她当大汉皇后时差呀。
  朱元璋叮嘱他,人家毕竟是惊弓之鸟,又是新寡,要好好待人家。
  胡惟庸说:“主公盼了这么久,才把她盼到手了,就这样让她守孝三年?”
  朱元璋说:“我不过说说而已,那就由不得她了。我顾忌的倒不是达兰从不从,她又不是个黄花闺女,我这样对她,已经是捧上青云了,发点小脾气邀宠,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胡惟庸眨眨眼,问:“主公担心的是大夫人、二夫人那里不好交代,对不对?”
  朱元璋笑了:“知我者胡惟庸也。”
  胡惟庸献策,如果主公很快称王、称帝就好了,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后宫广置妃嫔,置它一千个也不为过,谁也不好说什么了。
  朱元璋笑吟吟地站起身,这话显然打动了他。胡惟庸料定说到他心里去了,马上鼓动朱元璋该去看看达兰,以免人家有受冷落之感。
  又是正中下怀。朱元璋意马心猿起来,便叫马上备轿,嘱咐轻车简从,胡惟庸当然心领神会,只叫人开后角门,不惊动侍卫们。
  几乘轿子来到行台御史豪宅前,打前站的云奇对把门的人说了几句什么,大门开启。一片灯笼移近,簇拥着朱元璋的大轿进去。
  朱元璋在第二进院子落轿后,骑马的胡惟庸说:“主公自己进去吧,我们在门房那里等。”
  朱元璋点了点头,看看灯火通明的大厅,里面静悄悄的。
  豪宅大厅里几乎成了灵堂,这令朱元璋很不快。靠墙一张桌上供奉着“大汉皇帝陈之灵位”,点着香,供着果品,达兰穿孝衫,面无表情。她见朱元璋进来,也没站起来。
  朱元璋勉强露出笑容问:“这里怎么样?满意吗?”
  达兰说,这么一所豪宅一个人住,像一个空旷的坟墓。
  朱元璋说他是怕不安静。
  达兰讥讽他花这么大工本,会后悔的。
  朱元璋说:“后悔什么?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达兰淡然一笑,没有解释。
  朱元璋说:“你要什么,叫他们来告诉我。你如果感到寂寞,我可以把你家人接来陪你。”
  “有我一个人当人质就够了。”达兰冷冷地说。
  “这你误会了。”朱元璋说,“我是一片真心对你。”
  达兰说:“你不要报偿吗?如果要,你现在告诉我。”
  朱元璋沉吟一下说:“我实在渴慕你,如果你愿意,我会好好待你,陈友谅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陈友谅做不到的我也能。”这是他对达兰的又一次表白和许诺。
  达兰说她已是残花败柳了,不敢承蒙错爱。
  朱元璋说:“你千万别这样说,我对你的心苍天可鉴。”
  达兰问:“我若不答应呢?”
  朱元璋一时没法回答。达兰说:“你可以杀死我,可以放逐我,对不对?”
  朱元璋说:“我想我能感化你。”
  “用你的权力吗?”达兰说,“我现在是你的笼中鸟,是你的阶下囚,你想干的事情肯定能干成。可是一个人心不在你这儿,给了你一个空壳,那有用吗?”
  朱元璋感到无比沮丧,他向外走的时候,达兰连站都没站起来。
  朱元璋简直受不了这种打击,这是对他多年来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权威的挑战和蔑视,幸而他只栽在一个女人面前,如果是在文武百官面前令他如此难堪,他会杀了她。
  朱元璋受了冷遇,便出来坐在行台御史豪宅院子里听雨亭的石凳上,仰头望着苍茫河汉出神,他感到失落,而更多的是颓丧。
  云奇奉上茶来,又一瘸一拐地走开。
  胡惟庸过来,悄声问:“她不识抬举?”
  朱元璋悻悻地说,他不明白,陈友谅给了达兰多大的好处、多少恩典,值得她如此为他守节。
  胡惟庸劝慰他,过些天就好了。他听说,陈友谅救过达兰的全家人性命,在家乡买了房子置了地,所以感恩戴德。
  朱元璋说他可以做得更到家,将来甚至可以封他们公、侯。
  胡惟庸认为,她口口声声要等三年孝满再说,这是推托之词。难道这样白养着?白养一个贤士,还能图个礼贤下士、不耻下问的名声,而养她这么一个人,时间久了,没有传不出去的,反倒会坏了主公的名声。
  朱元璋向他问计,怎么能让她回心转意,移船就岸呢?
  胡惟庸一笑,只要生米煮成熟饭,她也就不会再闹了。
  朱元璋有几分意外:“你的意思是……”
  胡惟庸笑了起来。
  朱元璋说:“总有点强梁之嫌,不好吧?”
  胡惟庸说:“主公别管了,你今天别走了,我一会儿把轿子、车马都打发回去。”
  朱元璋心存感激,却故意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胡惟庸说,此事须快刀斩乱麻。主公也可以慢慢感化她,她只要不是铁石心肠,终会移船就岸的。但是,时间久了,怕大夫人、二夫人来发难,就不好收拾了。
  “怎么会有辱名声呢?”朱元璋问。
  胡惟庸点拨他,人家会说主公为了这样一个女人卑躬折节太不自爱。
  朱元璋显然心动了,他说:“她若是不从呢?传出去反而更不好吧?”
  “想做,就必须做成。”胡惟庸说,“只须交给我办就是了。”
  朱元璋还有点犹豫:“这样不更让她反感吗?”
  “有几个女人不是水性杨花?”胡惟庸说,等到木已成舟,她就服服帖帖了,不巴结主公才怪呢。
  朱元璋不禁笑了:“你倒像个偷香窃玉的老手。”
  胡惟庸说:“那倒不敢当。我这几天吃不香,睡不着,尽琢磨这事了。‘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憋出这么个法子来。”
  朱元璋笑了,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