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桂系演义 >

第152章

桂系演义-第152章

小说: 桂系演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李明瑞、杨腾辉两师已进抵贵县,我们已无力再打了!”白崇禧沉痛地说道:“当然,也不是绝对不能再打,要打也还是有力量再打一下的。但即使把李、杨打垮了,我们的实力也拼光了,最终息老蒋拣了便宜!我们不愿意自杀,不愿意演出象粤军在东江火并那样的惨剧。因此,我和季宽不得不离开广西,你们只好接受改编,无论用什么法子,把力量保住都是好的。保全实力,时局变迁,以后还有机会,望多多忍耐!”将领们听了,一个个欷殻Р灰眩械木故纯奁鹄矗プ虐壮珈氖趾暗溃
  “总指挥,你不能丢下我们呀!”
  “我们跟你一起走!”
  白崇禧只感到鼻子发酸,眼眶发胀,他真想大哭一场。
  但是,在部下面前,他还得表现镇静如常,不失将帅风度。
  他背着双手,在室内踱步,踱来踱去,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这时,参谋送来一份电报:
  “南宁急电!”
  白崇禧接过看时,又是黄绍竑催他速去南宁,那电文写得颇为焦躁:“一走百了,不走不了,还有什么值得留恋!”
  白崇禧仰头长叹一声,把手里的电报向将领们扬了扬,说道:
  “季宽要我即去南宁,望各位好自为之,千万要保住实力,我不久就会回来!”
  白崇禧说罢,即与垂头丧气的将领们一一握别,奔赴南宁。
  到了南宁省府大院,黄绍竑正在院子的花圃前焦急地转着,他见白崇禧来了,说道:
  “龚元杰已备好船只在邕江码头上等着了,快上船吧!”
  “去哪里!”白崇禧问。
  “还有哪里可以去?这回走陆老帅的老路哆!”黄绍竑没好气地说道。
  “俞作柏、李明瑞到宾阳了吗?”白崇禧问。
  黄绍竑点了点头,仍在焦急地走动着。白崇禧到了这般地步,倒无所谓了,他笑道:
  “季宽,你忙什么啊,反正俞作柏、李明瑞、杨腾辉都是你的部下,难道他们还敢动你这位老长官一根毫毛不成!”
  “哼!”黄绍竑冷笑一声,“俞、李兄弟,与你我皆有仇,难道你不知道!”
  白崇禧笑道:“纵使有再大的仇,我们把广西拱手让与他们,不跟他们拼命,他们还有什么说的呢!”
  白崇禧说罢,跑进省府办公室里,只见民政厅长粟威正襟危坐在办公桌前,白崇禧感到有些奇怪,忙问道:
  “粟厅长,你还坐在这里干什么!”
  “季公让我留在省府向俞作柏这位新的省主席办理移交,以示清白。”粟威道。
  “嘿嘿……”白崇禧笑道,“他还想得挺周到的。粟厅长,你给找副象棋来吧。”
  粟厅长在几个抽屉里翻了一阵,摸出一副象棋来,交给白崇禧。白崇禧来到院子里,把棋盘摆在一个圆石桌上,把黄绍竑拉过来,说道:
  “季宽,不要难过,我这次在桂林看了何键写的一副对联,说得颇有些道理:‘功勋也,名望也,无在不是虚幻’。来,下盘棋吧!”
  黄绍竑心事重重,与白崇禧对弈,下了一盘,输了,把棋子一推,说:
  “到船上再来!”
  黄、白一同走出省府,只带少数几个随员,到邕江码头,登上一艘小汽轮,溯江直上,由邕江驶入左江。途中无聊,黄、白除了弈棋,便是闲聊。船经扶绥,白崇禧谈他民国六年在扶绥渠黎一带剿匪的故事,黄绍竑则多数时间望着那奔腾的江水沉思。白崇禧问道:
  “季宽,你在想些什么?”
  “我在想,我们终于走上了陆荣廷败亡出逃的老路!”黄绍竑那双眼睛,仍在盯着墨绿色的江水出神,仿佛已去世的陆荣廷,这时正从那江水里钻出来,嘲笑他们一般。
  “啊!”白崇禧感慨地点了点头,问黄绍竑,“季宽,你相信不相信命运?”
  “信!”黄绍竑重重地点了一下头,“也信神、信卦、信签!”
  “灵验过吗!”白崇禧这时对这一切都极感兴趣,他觉得人生的荣辱盛衰,国家的兴盛沉沦必然是由命运安排主宰的,否则,他这几个月来的大起大落又作何解释呢?
  “灵验过呀!”黄绍竑似乎也有同感,近年来,他也和白崇禧一样出没在惊涛骇浪之中,在广州遇险的那一幕,便胜过一切惊险小说的描写。他自在广东兴宁石鼓大王庙得那一签,在广州脱险应验之后,他率军追击张、黄军队到兴宁时,又曾到那石鼓大王庙中去还过愿,再一次抽过签,问到近年之事时,签上竟是:“似水流年”四字。他问时,那老和尚笑了笑,只说了句:“水可载舟也!”现在想来,他和白崇禧乘船出逃,不正应了“水可载舟也”这句话么?因此,他自登船后,心情更为沉重阴郁。
  “今年正月初八那天,北平一位星相家为我推算了今年的星运。第一次用印度式推算,说我今年‘食神不利’,第二次用中国传统式推算,说我今岁‘太阴不明’。你看,今年之内,我已逃亡两次了,两次都是乘船出走的!”白崇禧的眼睛,也看着那一片沉郁的江水在发愣。
  “啊!”黄绍竑再一次想起“水可载舟也”那句偈语,心中更加惶恐起来。
  黄、白都不再说话了,大概认为时乖运戾,没有什么好说的罢。
  汽轮在孤寂地吼叫着,两岸青山兀立,悬崖峭壁,把江岸挤得小了,把江水挤得急了。江两岸高高的灰褐峭壁上,影影绰绰可见许多赭色人像,多是双手上举,两脚叉开,腰间佩剑,间或有似兽类、铜鼓、铜锣等形象……黄绍竑和白崇禧觉得,历史已把他们紧紧地粘贴在那古朴粗犷的左江原始壁画上了!
  第五十二回 通电反蒋 俞作柏自封总司令 参加红军 李明瑞出任总指挥
  民国十八年九月三十日。
  南宁的天气,仍是那么炎热,一阵暴雨,一阵烈日,一阵乌云,一阵雷声,翻云覆雨,覆雨翻云,连那最老练的贩夫走卒,最善测风观天的老农船民,无不摇头慨叹,不知老天爷一天要变莎回脸。
  南宁的政治空气与时下的天气一样,也到了一个多变的季节,变得使人无法捉摸到它的征候。南宁街头,有游行呼口号的工农队伍,有神情惶然的商贩市民,有各派军阀势力派来当坐探收集情报的鹰犬鼠辈,有从江上江下窜入的匪伙歹徒。各路口的街墙上,骑楼下,贴着各色标语,“打倒军阀!”“实行三大政策!”“拥护李、黄、白诸公返省主事!”,“服从中央!”……形形色色的政治标语,也和那天气一样,变化多端,令人莫测。
  广西省府楼上的一间房子里,俞、李三兄弟正在为重大的决策展开争论。天气炎热,一只知了在不停地噪叫着,窗口外,有一株高大的木棉和几丛碧绿的棕搁。树叶与棕叶上,都湿润润地挂着水珠,炽烈的阳光,把那些垂在叶子边缘上的水珠,映射得翡翠晶莹,仿佛树上倏忽间长出的无数珠宝,或是天女随倒撒下的花簇,是那样迷人,是那样令人眼花缭乱。
  “哥,你就听我这一次话吧,而且,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意见,也不仅仅是我作为你的兄弟的意见!”
  俞作豫殷切地向俞作柏劝说着,他两眼闪着真诚的热切的光芒,象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奉劝病人按他的要求服药似的。房子里很热,身着军装的俞作豫,额上挂着汗珠,背上已经透湿。俞作柏身着纺绸衣衫,摇一柄没骨花卉大折扇,转过身来,看了弟弟一眼,慢慢替他解开军服的风纪扣,把手中的折扇塞到他的手里,然后双手背着踱步,踱了一阵,他回过头来,望着作豫,说道:
  “兄弟,我自进入广西以来,哪一次不听你的?到梧州时,你对我说:‘牢里的犯人都是黄绍竑关的,现在还关他们干什么?’我把这些共产党政治犯都释放了,到了南宁,又继续释放。我不但放,还委以重任。现在,行政方面上至省府机关,下至左、右两江的县长,军队方面,上至教导总队的教官,下至连排级军官,我用了多少共产党人,你会比我更加清楚!”
  俞作豫诚恳地点了点头。俞作柏又道:“关于依靠工农群众,开放群众运动方面,你说:‘开放群众运动,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应该有钱给钱,有枪给枪。’我听了你的,回到南宁不久,我会见了共产党人韦拔群,请他以护商大队的名义调东兰农军三百人到南宁,我送了韦拔群三百条枪,两万发子弹,还给他们开饭、留在南宁训练了两星期,然后送他们回东兰。为此,李、黄、白的走狗骂我和你裕生表哥回广西捣乱,致使左、右江的赤焰滔天。”
  俞作柏说的都是实话,俞、李回师广西,确是为广西革命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他们向往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在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将“三大政策”践踏无遗,以宋庆龄、邓演达为首的国民党左派被迫害,远居国外的时候,俞、李在广西联共、扶助农工,他们希望在满途荆棘中走出一条路来。可是,历史给他们的机会竟是那样短促,现在,他们与共产党的合作,已走到了一个岔道口,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共产党组织与俞作柏、李明瑞直接打交道的代表,作为俞、李的胞弟、表弟,俞作豫怎么不着急呢?
  李明瑞坐着一言不发,一双眼睛,只盯着遥远的天际出神,那灰濛濛的远山顶上,有一团乌云在缓缓地移动,闪电象迸射的野火,时明时灭。
  “我们回广西执政才三个月,脚跟尚未站牢,政局尚未稳定,各方面都未准备好,现在公开反蒋,行动草率,失败了怎么办?”俞作豫激动地对哥哥说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俞作柏从俞作豫手里拿过那把大折扇,有些烦乱地摇动着。继续说道:“回广西这几个月,老蒋把我们卡得死死的,梧州海关、禁烟督办,都派他的人来抓,经济上我们一筹莫展。与其让老蒋活活困死,还不如到外面闯一条活路!”
  原来,俞、李回桂后,蒋介石对他们也并不相信,为了对其监督,特派郑介民为广西省府委员兼李明瑞的第十五师政治部主任,又委姚毓琛为梧州海关监督。郑介民因在武汉搞垮桂系有功,甚得蒋介石的信任,到广西后他知蒋要在经济上卡俞、李的脖子,便进而逼迫俞作柏委任同在武汉活动的现时正任杨腾辉第四十五师政治部主任的李国基兼任柳州禁烟分局局长。俞、李知道郑、姚、李三人皆是黄埔学生,他们拿着“尚方宝剑”到广西来,不好惹,只得忍耐。但是,广西财政,历来靠梧州海关及“禁烟”收入维持,今此两大项已被蒋介石亲信把持,俞作柏、李明瑞两袖清风,不得已,俞作柏只得硬着头皮发行起一种无基金的金库券,以济燃眉之急。这饮鸠止渴的办法,使民众产生恐慌,继而影响到部队的稳定。郑介民又以俞、李执政以来大量任用共产党人和开放工农运动,不断向蒋介石密报。蒋介石即电俞作柏,要俞去南京述职,同时命吴铁城入桂调查。俞作柏知蒋对自己不信任,去京恐被其拘押,复电蒋介石,拒绝入京述职和派吴铁城入桂调查。郑介民闻到风声,忙跑到柳州去与第五十七师师长杨腾辉勾结,欲重演在武汉分化李宗仁第四集团军的故伎。姚毓琛则逃往广州,向报界宣传俞作柏与共为伍,集共党,组农军,并捕忠实向悉云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