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夺宋 >

第159章

夺宋-第159章

小说: 夺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佶惊的一夜未眠,临天明时才睡去,而此时皇城司奉命四处张贴安民告示,述明太子统军欲诛六贼心迹,仅半日功夫就把京师人心稳定了,随即在宋恽统一指调下,勤王军由一万余众变为了六万余众,反过来将内皇城围了个水泄不通,至此,窝在宫中的‘六贼’才真正惊惧起来。
  唯一能指望统带禁军的童贯也身负了重伤,卧榻不起了,据说这一箭射中了‘腰子’,命在旦夕!
  后晌时候蒙出来代表朝廷与勤王诛贼的真正主使郑皇后、太子细说内宫情由,他也里也是诛贼心切,一但诛了这六贼,朝廷内部暂时就安生了,至于剿讨四大寇就是另一说了,故言向着太子。
  郑皇后、太子虽为主使,但他二人也不与候蒙说甚么,反是全由宋恽全权应对,宋恽开出的条件就高了,“……候大人可禀明陛下,诛六贼只是其一,其二便是禅让,皇帝退位,由太子登基……”
  候蒙也知不会善罢,也没想到宋恽会提出如此之议,但反过想想也是,宋恽不能不为他自已考虑,一但让皇帝缓过劲,这笔帐还不算在他的头上?眼下最好的做法就是彻底让赵佶退下去,并拥太子上位,由此一来宋恽居功至伟,太子必厚待于他,另说历来争位父子相残,史有鉴,不为怪!
  “候大人只管把话带至,容陛下细细思量之,为江山社稷计,为天下黎民计,若其不预,宋某即日起六万禁军攻破内皇城,只那时君臣破了脸面,怕再无回转之余地了,候大人斟酌进言……”
  候蒙也倒吸了一口冷气,一夜之间五七万禁军皆被郑皇后、太子策反,主要是宋恽支持,这对‘母子’好厉害呐,当下也只得应诺回内皇宫传话了,赵桓心里头喜欢非常,我竟然就要登基了?
  但他转而一想,这一切都是郑氏在后面折腾出来的,自已日后须看皇后脸色才是,徐图之吧!
  内皇城中,花蕊也懵了,心中早知安家小郎的厉害,但也没料到他厉害至此,形势一变再变,转瞬间大宋皇权只剩下这内皇城一小块天地了,逃后宫的郑皇后此时居然大摇大摆的回来了。
  张邦昌满地转着圈,脸色青黑,他也没了主意,宫变的太突然了,“童贯这阉货浪得虚名、浪得虚名啊,这番我等性命休矣,那宋恽要请诛六贼,便有我一个,贤妃娘娘,这番如何是好?”
  花蕊越到这般时候也越是冷静了,她本是心机深沉灵动之人,权衡了得失利弊之后便有了计较。
  “邦昌莫忧,容我思之!”她转回身朝廖权递了个眼色,廖权心领神会,便先退了下去。
  须臾,廖权奉上了茶水,恭恭敬敬递给了张邦昌,张邦昌也是口渴了,不疑有它,端了便饮,忽然看到花蕊眸中闪过的一丝阴冷,心下便觉不妥,又感腹中一阵绞疼,不由双腿发软跌翻了。
  “娘娘何其狠心至、至此?邦昌对娘娘……呃、呃……”腹疼加剧,张邦昌再力言语。
  这时秦桧领了三五个宫监进来,把张邦昌架了起来,花蕊看了他最后一眼,摆了摆手便叫人拖了出去,须臾,秦桧奉了锦盒入来,跪下揭盒给花蕊看,盒中一颗首级,正是垂目的张邦昌。
  花蕊点点头,瞅着廖权一眼道:“你去吩咐人备浴,本宫沐浴后去参见陛下,”廖权一出去,她就招秦桧近身,附耳道:“廖权暗事梁师成为父,以为本宫不知,当诛,你着人拿下他枭首……”
  秦桧心中一喜,廖权一死,贤妃宫中便是自已最大了,应诺便出去了,外面很快传来廖权的尖叫,但其声至悲,须臾后秦桧奉上了廖权人头,花蕊心下始舒了口气,暂时无忧矣,看命歹否。
  当花蕊将锦盒秘奉给陛下时,赵佶也吓坏了,花蕊趁机进言,若不诛六贼,帝甚危之,赵佶也在听了候蒙的回禀之后绝望之极,但能留得一命也算好的,赵桓坐殿也不至于要了自已的命吧?
  随后便让花蕊准备了鹤顶红御酒,召来一众臣工赐酒议重事,王黼等人不知劫数临头,仍与候蒙、张商相、蔡居厚、范致虚等人辩驳,赵佶便一一赐酒给王黼、蔡攸、李邦彦、杨戬四人。
  待四人倒地之后,诸臣始知陛下心意,皆跪下高奉,“陛下英明……”赵佶心下惨然,我英明个屁,被逼禅让还叫英明?的确英明,英明的保住了脑袋,“候爱卿,你至童府,拿了童贯首级吧!”
  当夜,六贼首级奉在了衙内面前,他只扫了一眼,这一刻衙内的心思早不在朝廷这边了,相比较之下,他更重视辽国的形势,近日女真人必下黄龙府,天祚帝亦将发重兵与阿骨打决战,不过这是明年开春的事了,似乎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而宋境内的乱势也必引起了辽、金两国的注目,不知会不会使他们产新的想法,辽国肯定分身无术,一但赵桓登基,定派使臣来贺,并议旧盟之事。
  那么金国呢?阿骨打不会派人来吗?应该会的,定要来争取大宋在南线吸引辽国兵力,否则他的压力太大了,而宋廷现在再乱也只是表面上的乱,只衙内一声令下,乱势可于短日内消失殆尽。
  “太子登基、太后垂帘,宋恽领枢府首职,文臣暂不调整,朝廷下旨,许神策府自治江南、两浙、淮南、山东、河北、河东诸路,原宋制北部、东部、东南部皆由神策府君自治,宋廷不得干预!”
  第166章 逆流
  绍圣元年,九月上旬,应调的数路军马到了开封,但这时候天下大势已变,徽宋赵佶禅让了,被奉为太上皇,再不理朝政……赵桓正式登基,即宋钦宗,郑皇后被尊为显恭皇太后,大赦天下,百官进秩。
  其实这个时候大宋已经残破不堪了,又许神策府自治数路,等同称为了承认了中原另一个朝廷的存在。
  试想,江南富庶之地,淮南、山东、河北、河东皆受其统治,大宋真正的版图只余下西北、西南的穷山恶水了,赵桓名为皇帝,实为儡傀,真正掌朝廷大权的则是垂帘的郑皇后,而朝内诸臣皆心知大宋完了。
  反观江南建康的神策府,也于九月中旬开府,诸路文官吏员皆至建康神策宫聆旨,天下人皆知宋亡在即,只余残喘,有志者纷纷投往建康府了,衙内不在建康,石秀全权主持府事,他严格执行衙内的各项政令,在月余时间之内把数路诸州政务官派下去主施民政,官府不涉武事,府衙下定制,只置衙役维护府州治安,各府州驻军皆由军咨堂调拔,统归总府辖领,不受地方官统御,这是头步实施的军政分离制……
  也在这个时候,原建康留守皇宫正式启用,此处将成为神策府君立国的皇宫所在,诸多殿宇楼阁须进一步修缮,明春可正式启用,揭竿的四大寇除了徐州的晁盖、宋江之外,另三寇皆听神策府节制了。
  再说东京,本来几路入调京师的兵马都在开封附近下了寨,但突闻徽宗退位、赵桓登基,一个个惊的目瞪口呆,随即他们知晓了原枢府副军使宋恽保着郑皇后、太子赵桓诛六贼的大事,实是大快人心。
  但朝廷下旨授于神策府自治大权,却叫诸路经略相公无法接受,这分明是朝廷妥协了民间的造反势力。
  表面上四大寇在作乱,但这时更多人看出来,在四大寇的后面隐藏着神策府的影子,也就是安氏父子,说的再深一点就是‘郑皇后’了,不过大势已然成型了,不说神策府开了府,就是朝廷这边的军政大权也不揽在郑皇后之手吗?事实上从数路经略相公入京始,一股新的暗潮也正在卷起,耿南仲在暗中奔走着……
  赵桓登基后,改明年国号为‘宣和’,喻意天下太平,万事和祥,他本无雄心壮志,但能安逸享受便可。
  只是原太子府一干僚员不甘寂寞了,以耿南仲为首,王孝迪、蔡懋、吕颐浩、朱胜非等人都暗中谋策。
  钦宗赵桓也很无奈的,新帝刚登基,年仅十六,皇太后垂帘是例来祖制,他老子登基时向太后不也垂帘了半年多吗?何况这一次他能当上皇帝完全是郑皇后和衙内的功劳,真正的实权正掌握在郑、安手中。
  枢府也进行了革新,宋恽居功至伟,出掌枢府左军使自无异议,兼领兵部尚书一职,张商英仍为门下侍郎,候蒙擢为中书侍郎、原吏部侍郎李恪非擢为吏部尚书,原御史中丞俞栗擢为户部尚书,原侍御使赵野擢为御史中丞,蔡居厚、范致虚分别擢为尚书左、右丞;刘正夫乃为工部尚书,原吏部尚书何执中、户部尚书刘昺、枢密副军使邓洵武,皆被扔去牢营,家产抄没,妻妾充入教坊司,奸党余孽仍在清肃中!
  眼下户部、礼部、刑部尚空缺,枢府也被宋恽整肃了,都承旨黄潜善给扔进牢营,待择良吏充职!
  九月廿二,辽国传来战信,黄龙府失守,天祚帝大惊失色,欲起雄兵数十万征讨金国,但渐入隆冬,朝野内外都存隐忧,大宋君主又更替,诸多因素造成年末出兵困难,只得广屯粮草,以备明春起兵。
  同日,大宋朝廷降旨,擢舟事总监司御监副史安敬为翰林学士、并授参知政事衔,位列当朝使相。
  ……
  “……太儿戏了,那安文恭年方儒冠,二十出头,便拜使相,郑皇后擅用亲系,掩不得天下人耳!”
  “耿大人,如今议这些亦没甚用,户、礼、刑三部尚书空缺,太子亦坐了殿,使相位置总要拔个给东宫吧?那安衙内分明就是神策府中人,如何得罪的起他?就连郑居中又从牢营中给放出来,怕要复职了!”
  耿南仲郁结难舒,低声道:“元直,陛下稍嫌软弱了一些,这些日我暗中走访了几路经略帅,晓明大义、厉害,他们都表示愿助陛下拿下‘后党’,诛除首孽郑皇太后、安文恭、宋恽等人,以复赵宋皇权……”
  吕颐浩不无忧虑的道:“耿大人,此事怕不易与,那折、种两家人只怕与宋恽关系不浅啊……”
  “元直你莫忧心,折、种两家世受朝廷皇恩,如今后党谋逆篡政,实乃诛族大罪,他等若肯扶助陛下清剿逆党,便是朝廷之功臣,日后定受陛下重用,只谋划得当,定能一举肃清逆党,四路经略帅共辖十二万精兵,又在开封城下,此时若不逼宫,错过了良机,大宋便完了,只扫清了逆党,再挥师南下一举平剿了神策府,大事定矣,山东河北河东乱党见大势已去,必望风来降,那一刻,陛下正位,我等亦荣焉!”
  “谈何容易,神策府军厉害,高俅五万禁军,崩于一夜之间,折、种虽为良师,但清剿亦耗时日,如今渐入隆冬,兵行不易,粮草又缺,士心厌战,只怕是……”吕颐浩显然不看好耿南仲的这些提议。
  耿南仲不由嘘道:“元直,欲成大事,拘不得小节,大宋民心仍归在朝廷这边,神策府只是乱党!”
  二人又议多时,当夜就纠集了王孝迪、蔡懋、朱胜非等人觐见钦宗,痛呈厉害,更言四路经略帅愿效死命,但只钦宗颌首,再暗联张商英、候蒙、蔡居厚、范致虚、刘正夫、俞栗、赵野等大臣,必可成事!
  赵桓也是优柔寡断,心惊不已,“……怕难图之,那宋恽统禁军七万余,严密控守京师,如何治他?”
  “四路援军计有一十二万余众,皆是西军精锐,逼宫绝计无虞,郑皇太后摆明要夺大宋江山,陛下三思啊,错过这趟良机,怕日后再无翻盘之机了。”耿南仲翻身叩倒,王孝迪、吕颐浩、蔡懋等纷纷叩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