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醉枕江山 作者:月关 >

第702章

醉枕江山 作者:月关-第702章

小说: 醉枕江山 作者:月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阅成功获得的荣誉,会让每一名将校士卒迅速认识到自己从此已是千骑的一员,可以提高内部的凝聚力,而他本人也可以籍此在军中获得崇高的声望和威信,这将大大缩短他整合千骑的过程。
意识到这一点,杨帆自然全力以赴。
千骑营就此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大阅cāo演训练,在武周政坛上即将发挥至关重要的决定xìng作用的一支军队,如同烧红了的一块铁胚,在一次次的锤炼锻打中,渐渐绽放出它独有的光芒,剑犹在鞘,锋寒已出。
※※※※※※※※※※※※※※※※※※※※※※※※※
这一rì,军中cāo演正如火如荼,军营外忽然蹄声如雷,远远望去,尘土飞扬。
此时已经进入夏季,士兵爱惜衣服,又觉天热难耐,所以大都脱了衣袍,只系一条兜裆布,赤着毛绒绒的胸膛大腿,在那儿砌高台、辗校场、摸爬滚打练武艺,又或者在伙长的指挥下进行队列训练。
杨帆与士兵们摸爬滚打一起训练,也是这副打扮,遥见远处尘烟四起,人喊马嘶,杨帆把系在头上的白汗巾扯下来擦了把脸上的汗,对两个正在练习肉搏的士兵吩咐道:“去瞧瞧怎么回事。”
两条大汉正跟莽牛似的顶在一起,听了杨帆的吩咐,便放开手,光着脚丫子,晃着大屁股向辕门那边跑去,兜裆布夹在他们的臀缝里十分可笑,不过这军伍中没有女流,也不需顾忌什么。
这时节没有短裤,男人的内裤就是一条兜裆布,据说这东西还有养生效果。这种理论来自道家,道家养生术崇尚先天境界,返本还源,比如模仿婴儿的胎息胎眠。
婴儿的睾丸总是缩紧提高,成年人不曾经过特殊训练,囊袋总是松松下垂的。一些有道之士便笑称此等人为“吊儿朗当。”而兜裆布有让睾丸缩紧提高的作用,所以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补jīng益肾,强壮体力。
两个系兜裆布的光屁股大汉跑去辕门,不一会儿就赶回来,兴冲冲地向杨帆禀报道:“将军,太仆寺送马来了,好多健马,雄壮的很!”
杨帆大喜,刚yù迎去辕门,转念一想,又道:“去,把陆郎将请来,与我一起去接收战马!”
不一会儿,担任阅兵官、事务最为繁忙的陆毛峰满头大汗地赶来,他已听那军士说了要去辕门接马,所以穿了军服,这时杨帆业已着装完毕,二人便一起赶去辕门。
此番送马来的还是兽医博士白一丁和兽医牛牟,二人见了杨帆甚是客气,杨帆一看他们此番送来的战马,果然个个膘肥体壮、毛发油亮,全都是健壮高大的西域良马,不由大喜过望。
这时楚狂歌、马桥等人也闻讯赶来,一看那些骏马打从心眼儿里喜欢,杨帆笑道:“你们来的正好,快帮陆郎将点收马匹!”
众将领兴冲冲地陪同陆郎将去点收马匹,因为能够一次要来足额的上等良马,陆郎将居功甚伟,大家对他的态度都和善了许多,这令一直以来饱受冷遇,只能在杨帆那儿找点温暖的陆郎将非常激动。
白一丁笑吟吟地看着众将簇拥着陆郎将去了,这才伸手自袖中摸出一封请柬,微笑着双手递与杨帆,说道:“家兄明rì于府中设宴,宴请奉宸令及一班好友聚会,特邀杨将军赏光。”
杨帆心道:“张氏兄弟知道我厚待陆毛峰,这是向我表示善意了。只不过张氏兄弟如今地位超然,如果直接以他二人的名义宴请我,未免有小题大做之感,如此折节下交,也容易引起他人非议,所以才要借白一寿的名义。”
此次能够促成皇帝大阅,张氏兄弟出力甚巨,杨帆自忖也该向他们当面表示一下谢意,这两个人以后还是用得上的,便收起请柬,欣然拱手道:“杨某荣幸之至!还请博士回复令兄,明rì杨某一定准时赴会!”
※※※※※※※※※※※※※※※※※※※※※※※※※※※※
翌rì一早,杨帆安排副总检阅许良和阅兵官陆毛峰继续带领三军将士cāo演,他则带了任威等几名亲兵回城。初次登门,总要带些礼物的,所以他走得比较早,要先回家去准备一份见面礼。
杨帆打马扬鞭进了洛阳城,还没走到天津桥,就见长街上车马罗列,足足数十辆,车上箱笼垒积如山,俱都用红绸捆束着,一看就是送嫁妆的。
见那数十辆大车要过天津桥,桥头极为拥挤,杨帆便勒马站住,自言自语地道:“这么多的嫁妆,不晓得是谁家嫁女。”
路边一个牵着小孙子看热闹的老汉听了,抬头瞧他一眼,道:“这位军爷有所不知,前边这些车辆乃是义安郡主的嫁妆。”
“义安郡主?”
杨帆听了这个极陌生的名号不由一怔,随即才想起这是庐陵王之女李馨雨的封号。庐陵王回京后迅速与许多权贵人家缔结姻缘,这事杨帆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要成亲,嫁妆都送了,成亲之rì还会远么?
杨帆道:“多谢老丈提醒。前些rì子我倒是听说过庐陵王许亲,只是没想到义安郡主现在就要出嫁。”
京城里头大官儿多,京城百姓见得多了,也就不像小村小镇没见识的百姓,一见了当官儿的便战战兢兢。那老汉看杨帆衣着气度不似普通官校,却也并不害怕,对他笑答道:“庐陵王家女儿多,又都到了该嫁的年龄,怎么能不着急呢?听说今rì下午永泰郡主也要送嫁妆呢,永泰郡主许的是魏王府,又是庐陵王的嫡女,嫁妆怕是要比这还要多上一倍。”
杨帆听得好笑:“庐陵王嫁女儿都是一批批的嫁,当真好大手笔!”
容那庞大的车队过了桥,杨帆才策马上桥,尾随车队走了一阵,待那车队拐进观德坊让开前方道路,这才轻骑回家。
杨帆到了府上,让小蛮给他物sè一份既合身份又合时宜的礼物,又去刚刚有孕便如临大敌地开始养胎的阿奴那儿小坐片刻,这才向白一寿府上赶去。
太仆寺卿因为在朝政上牵扯不多,所以名声不显,但太仆寺卿是从三品的高官,职衔绝对不低,杨帆早让任威打听清楚了白府所在,很容易就找到了白府。
白府的门子接了请柬,一溜烟儿便往府里报信去了,客人临门,自当主人出迎。此时,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还没有到,但是附庸于张氏兄弟的门人乃至张氏兄弟的堂兄堂弟们却已到了,正在花厅闲坐谈笑。而旁边小厅里,却有一人正在大声咆哮。


、第八百六十一章 白家宴

白府花厅旁的小厅里正拂然不悦的是张昌仪,一旁诚惶诚恐不断拱手的新任吏部侍郎姜琳。
由于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现在俨然就是武则天的皇后和贵妃,张家人的地位都水涨船高,他们的小堂弟张昌仪年纪轻轻,居然就被任命为洛阳令,掌管京都之京哉重地。
张昌仪本身位高权重,他的两位堂兄又是皇帝面前最能说得上话的人物,这巴结请托到张昌仪的人自然就络绎不绝了。张氏兄弟中,这张昌仪又最是贪财,因此到他那里跑官要官的人也最多。
前两天有一个姓薛的候补官员候了一个机会拜见张昌仪,献给他五十两黄金,请他帮忙给自己谋一个差使。这姓薛的是候补官,有做官的资格,但是因为官位有限,没有空缺的时候只能候补,有了空缺就是一群候补官抢骨头,没背景的人当一辈子候补官也不希罕。
张昌仪收了黄金,答应了那个人的请求,回头就把这事知会了吏部侍郎姜琳。姜琳是靠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撑腰举荐才得到天官侍郎的位置,自然唯张家马首是瞻,可问题是张昌仪告诉他这件事的时候正是要上早朝的时候。
参加了一上午的朝会,等姜琳返回吏部时,发现他把张昌仪交待给他要安排宫职的这个姓薛的人的名字给忘了,姜琳窘愧不已,又不好对张昌仪直言,恰好今天白一寿设宴,他也在受邀之列,到了白府看见张昌仪,这才把他请到小厅请罪。
姜琳本想着借酒宴的喜气,又是在别人府上,张昌仪纵然不悦也不致大光其火,再把名字告诉他一声也就是了,谁知张昌仪一听就勃然大怒:“某交待与你的的事情,你竟如此轻慢,敢情你根本没把张某放在眼里!”
姜琳化声下气地道:“令尹言重了,非是在下有意怠慢,实是年岁大了,记性不好,当时听令尹说了那人名姓之后便去上朝,结果朝堂奏对一番忙碌下来,待到朝会之后,便忘了这人名字。”
张昌仪冷冷一笑,道:“忘性这么大,我看你是真的老了,既然这么点小事都记不住,还怎么为朝廷效力?不如早早告老还乡吧!”
姜琳大惊,赶紧道:“令尹恕罪!请给门下一个赎过的机会,还请令尹把此人名姓再告诉门下一遍,门下回去马上就办!”
张昌仪大怒道:“混帐!每天找某办事的人那么多,某怎么可能都认得?又怎么可能记得他们的名姓?此时你来问我,我上哪儿再去寻找那个人?”
姜琳傍徨道:“这时…,这该怎么办?要不然…,“等本期选官结束以后,那人若是落选,必定再来,到时令尹把他的名姓告与门下,门下再次选官时,首先安排他也就是了,所候不过一年,来年给他安排个上等府县作为弥补,想必他也是肯的。”
张昌仪冇断然道:“不可!他是肯的,张某可不肯!他如今既求托到我张某人门下,这一次却选官落选,嘿!这件事儿传扬出去以后,旁人会怎么看我张某人?张某人的名声都要被你败坏了,岂不至少一年,没人再请托到我门下?”
姜琳愁眉苦脸地道:“那……那该如何是好?”
张昌仪想了想,问道:“此次选官,姓薛的一共有多少人?”
姜琳的道:“此次选官,薛姓者一共十四人,门下把这十四个人的名单都调出来了,反复验看,实在记不起其中哪一个才是请托到令尹门下的那个人,要不然”时,时,请令尹看看,或许还有些印象?”
姜琳说着自袖中摸出一张纸条,张昌仪根本不接,道:“你这办事的人都记不得,某上哪儿记得去?如今意欲补救,只有一个办法,这一期候选官员中但凡姓薛的,每人都给他一个官儿做!”
姜琳大惊,道:“令尹万万不可!候选官如过江之鲫,可朝廷空缺出来的职位有限。此次全国各州府道及两京空缺出来的官位一共也没有多少,总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以及候补多年的人员,如果姓薛者俱都入选,挤占了大量名额,门下就不好安排了。”
张昌仪指着他的鼻子道:“事情是你办砸了的,自然你去想办法!就这么定了,把所有姓薛的都给他一个官儿做,不能坏了张某的信誉!”
这时张同休在花厅中大声笑喊道:“昌仪快来,杨将军到了!”
张昌仪冷冷地道:“你看着办吧,要么姓薛的一十四人俱都为官,要么你姜琳辞官滚蛋!”说罢一甩袖子便往花厅走去。姜琳傻在原地,怔怔良久,才长叹一声:‘在人屋檐下,怎能不低头?”
要保住他的前程,张昌仪的要求必然得答应,这一来他必须推翻原来的安排,可是大选官每一次都是朝野瞩目,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关系,每动一个人,都要考虑到相关的各方势力的反应,何况一下子动这么多人。
他哪里还有心吃酒,这就得回衙去重新安排了,是以姜琳没往花厅里去,直接从小厅正门出去,唤过一名白府家丁,叫他知会了白一寿一声,就匆匆返回吏部衙门,按张昌仪的要求运作薛姓者尽皆为官事宜去了。
不知道是不是薛姓老祖宗在天上大发神威,那些姓薛的候补官儿今年尽皆盼来了“甘霖,”此等按姓入仕之事,古往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