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穿越之典妻 >

第10章

穿越之典妻-第10章

小说: 穿越之典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显道:“还犟着,不愿意娶。”
柳氏道:“不娶他待如何?我瞧娘这般中意莫家这闺女。”
王显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瞧着躺在身边的女子,心里有些烦躁。他也不知自己为何烦恼,只是看见自己弟弟今日的表现,他虽不聪明,可也依稀感觉到了些什么。一时间王显心头压了块石头,让他喘不过气儿。
柳氏自是不知王显这一番心里活动,她又道:“要我说,小叔这模样长得本来就不好看,偏要挑个俊俏媳妇儿,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
这还是柳氏当着王显的面儿,第一次如此这般粗俗的说王正。王显听了有些尴尬,却莫名的心里好受了不少,他道:“他也是个少年心性,咱家不过是个庄户人家,过些日子想必他会明白过来。”
柳氏暗中翻了个白眼儿,又问道:“你今天去打听了,那莫家怎么样?”
王显道:“跟那媒婆说的差不多,是个富户。”
柳氏嘴角一抽,想不到他真这般老实,也没打听一下莫家闺女的品性如何,如此想必宴氏气得够呛吧。柳氏道:“小叔既能找个有钱人家的闺女,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娘也确实挺为他着想。”柳氏这般想着,又想起了自个儿,不由调侃道:“我说,娘让你娶了我这么个穷山沟里的姑娘,却又给小叔说了这么好一门亲事儿。你可是后悔?”
王显憨憨的道:“不后悔,我媳妇儿长得恁的好看,你不嫌弃我笨就好。”
柳氏听他的声音很是轻,一时间心头竟然有些烦闷。这个男人若是不那么妈宝,她是不是也会对他敞开心扉,试着接纳他?柳氏暗暗叹了口气儿,她道:“夜已经深了,都歇了吧。”
第二天王正黑着面皮儿就出去了,王家人也没注意,哪知晚间也没家来,直到第三天晚上王正才喝得醉醺醺的回来。王长贵气得够呛,也不管宴氏如何劝,拿了跟婴儿手臂粗细的棍子便抽打了王正一顿,王正哭得稀里哗啦,一会儿说他爹娘偏心眼儿,一会儿又咒骂做大哥的怎不娶那个鬼面女人,如此又是哭又是撒泼的发了场酒疯,睡了一宿,第二日醒来竟然还是跟往常一般看不出昨日的撒泼耍浑的模样。
王长贵被这个小儿子气得够呛,勒令他不准出去找人闲耍。王正也是怕自己爹的,如此在家消停了几日,王长贵见他老实了,这才又找他细细说了一通,指望他能听进去些。
宴氏又要娶儿媳妇的事情也不知怎就传开了,旁的人便笑话她莫不是又要娶了哪个山沟沟里的姑娘。宴氏气得不得了,放言说新媳妇儿家里是个富户,有多少田地,陪嫁又几何。村里人都当她放屁,少不得将她的话当做笑话讲与旁人听。
宴氏的大嫂柯氏听了直说她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瞧瞧自个儿的斤两。宴氏最恨柯氏,当即又跑去柯氏那里与她吵闹,责问她说那些话是何意思。
柯氏少不得当面羞辱了她一通,宴氏气不过,妯娌二人还拉扯了几把,后被人拉开才作罢。宴氏放话让柯氏只管瞧好了,看看她这小儿媳妇是不是比她那媳妇儿强!柯氏的媳妇儿如今怀了胎,嫌村子里呆着闷,被她爹娘接去镇上安胎去了,是以并不知晓家里的事儿。
柯氏与宴氏争了二十多年,如今两人都已经当了婆婆也还是如此。柯氏被宴氏在脸上抓了道口子,宴氏被柯氏往背上打了几拳,两人都是气喘吁吁的模样。柯氏骂宴氏是刁妇,合该到如今还没个孙儿生出来。
在子嗣上头宴氏没比过柯氏,如今在孙子上头又被柯氏抢了先去,宴氏气得不行,骂柯氏别把个姐儿当了带把的,两人互相骂了一阵,被旁的人劝开了。
宴氏一边走一边嘴里囔囔着说定要娶了莫家的闺女来,且让她柯氏瞧不起人,等莫家那闺女生了十个八个孩儿,看柯氏那不要脸面的东西到时候往哪里遮羞!
宴氏回了家,越想越气不过,想到娶了柳氏也半年,可她那肚皮至今都没有传出什么消息。宴氏被柯氏气得狠了,见大儿媳妇不在家,气呼呼的跑去田间地头狠狠骂了柳氏一通,引得不少人驻足围观,柳氏当即红了眼,宴氏越骂越起劲,嘴巴又不干净,后被闻讯过来的王长贵听见宴氏骂儿媳妇是石女,是不下蛋的母鸡,王长贵脸的黑了,这不是诅咒老大以后没有子嗣,他王家断子绝孙吗?
王长贵气得扯过宴氏,也不管旁人,抬手就是一巴掌,怒道:“你个老货,几天没收拾你你就给老子闹翻天去。你还说老大媳妇儿,你当初嫁给老子不也是过了两年才生了老大,你敢诅咒我老王家的血脉,老子今天非教训教训你不可!”
说着只管扯了宴氏家去,拉进房里就是一顿噼里啪啦的响声,外人知听得里头的动静,具都摇摇头,都说宴氏活该。
宴氏虽然被男人打了一顿,可对柳氏是越来越看不过眼,连带着柳氏刚过了几天的舒心日子,又一下子回到以前被打被骂的境地。
某日,柳氏又被宴氏在腰间拧了几把,晚间她瞧了瞧,都青紫了好大一块地方,拿了热水敷了敷,便歪在床头养着。王显有些过意不去,可他一个大男人,加之娘说得也不无道理,他都快十九岁了,村里同龄的好些人都已经做了父亲,偏自己虽说娶了个让人羡慕的漂亮媳妇儿,可她又不生孩子,一时间王显心里也有气儿,也开始埋怨起媳妇儿不给自己生孩子。平日里王显不时朝媳妇儿肚子瞧,时间久了也就唉声叹气一番罢了。
柳氏心里也瞧不起王显,暗道王显自己不能人道,如今还怪自己生不出孩子!来了这么久,两人虽说躺在一张床上,可从未行过夫妻之事儿,那孩子还不知从哪个角落里蹦出来!柳氏可不打算提醒这个男人,面对这样一个懦弱无能的男人,想到他的碰触都让柳氏觉得恶心!
这对年轻的夫妻因着孩子的问题,这心也就渐渐偏离远了。很多年后,柳氏回想自己这沧桑的前半身,都唏嘘不已,可看着身边那个虽然上了年纪,仍然很是儒雅的男人,柳氏又觉得这一切便都是值得的。
家里气氛怪怪的,连王桃花都觉察到了,看嫂子和大哥的样子,也像是多了隔阂,没了前段时间那么的自然。王桃花看着嫂子单薄的身子,又想到自己的身子骨,一时有些茫然,对男人,对婆家人来说,孩子难道比女人的命还重要?

、第14章

王桃花觉得不能让大哥和嫂子再这般冷战下去,虽然知道又是娘在从中作怪,心里纵然埋怨她,到底是自己亲娘,再加之娘这些年与大伯娘的斗争从未停止过,这次受了点刺激少不得拿了大嫂出气筒,只她娘也被爹打了一顿。是以王桃花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凡事宽慰宽慰嫂子。
可是大哥不一样,王桃花打算找个时间跟大哥好好说一说。
宴氏躲在屋里装病,可家里的采买不能落下。王桃花盘点了一番,清理了自己这段时间做的绣活儿,打算这次拿去镇上贩卖。
王桃花磨了宴氏许久,宴氏才答应让柳氏也跟着去。王桃花破涕为笑,忙去给大嫂报喜。
柳氏从未想过她第一次赶集会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可到底也能出去看看,心里也很高兴。王桃花推说她和嫂子两人都是女人,上街多有不便,硬是要让大哥送她们一起去。王长贵听闺女说得也有理,儿媳妇和桃花都是俏生生的女娃子,若没个男人跟着,恐被那些泼皮给缠住,是以不管宴氏如何闹,也要坚持让老大跟着一块儿去。
这日一早,王桃花让大哥去二伯家里借来了驴车,说是车不过是在后头用几块木板拼成一整块儿,人有个坐的地方。女人们坐着,王显便牵着缰绳走在路上,不时与路过的村民打了招呼。
王桃花难得地穿了一身粉色的衣衫,头发上还绑了一根绿色的缎带,显得很是有几分女儿家的娇俏来。王桃花见大嫂仍旧做往常的打扮,不由吐了吐舌头道:“嫂子,今日赶集,你要莫要太素净了。”
柳氏抬头看她,见她脸上还擦了粉,平日里有些蜡黄的皮肤这会儿看起来也白白净净,柳氏笑道:“没事儿,你知我如此惯了。桃花你今天穿这身,真是好看,真像春日里盛开的桃花儿。”
王桃花得了嫂子的夸奖,心里也很高兴。一路上王桃花就跟个麻雀似的,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反倒是头一次去镇上的柳氏沉默不语,只在一旁默默听着。
如此这般也走了大半个时辰才进了镇上,这镇子名唤双乔镇,只因当年这镇子一户姓乔的人家同时出了两位进士,当时管这块地方的县丞为了巴结乔家人,便做主把这镇子重新起名为双乔镇,以表彰乔家父子做的贡献。当然这么多年过去,镇子仍然还是那个镇子,昔日乔姓的那户人家也不知搬去了哪里,七八十年的时间里,人们谈起那对乔姓父子至今也是崇拜有加。
王显将驴车赶到平日里落脚的地方,把了两个钱给那看场的看护,这才带着媳妇儿妹子去了镇子里。
今日赶集,许多山里的人家都上集市来贩卖山货或者其他什么物事儿。柳氏看着这古朴的街道,听着耳边的吆喝声,也觉得很是快意。虽说身无分文,却也跟着小姑左右都瞧瞧看看。
王桃花拉了大嫂去了间铺子,当值的掌柜认识她,见桃花今日一人前来,笑道:“闺女,你娘今日如何没来?”
王桃花道:“吴叔好,我娘身体不适,这不就只好让我自己来了,不过我哥哥和嫂子陪我一块儿来的。”一边说完一边还指了指柳氏。
吴姓的掌柜看了看柳氏,柳氏见他年纪约莫三十多岁的模样,也跟着桃花叫了声吴叔。吴掌柜只是点了点头,又问桃花道:“桃花,你今天可带了什么绣活儿来?”
王桃花忙嗯了一声,将篮子打开,里面躺着打好的络子,绣的荷包手帕等物事儿。吴掌柜笑意连连,夸她绣技越发好了,按着以往的价格算了银钱儿给王桃花,末了又道:“桃花,你有这手艺,不若让你娘送你去绣坊做个绣娘,等在里头待个几年,出来以后也能去旁的府里头教授针线活儿。”
这双乔镇上有一座绣坊,里面从各处都征集了绣技卓越的妇人,依着等级从百十文到一吊钱不等的月钱,若是哪幅绣品得了上头人的喜欢,还会另有打赏。柳氏当然不懂这些,她小声问道:“这镇子真的有绣坊?”
王桃花解释道:“嗯,听说已经是百年老店,从里头出来的绣娘很是受那些大户人家中意,那些排上等级的绣娘,早早就已经被大户人家定下,只待绣娘出了绣坊便请入家中教习。”
边上的小二显然是比王桃花懂得多,见柳氏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不由道:“你们都不知道,咱们双乔镇上这绣坊可是咱县里唯一的一处。我倒是知道一二,听说早些年,这绣坊的主人娶了一房姬妾,那女人可就是咱双乔镇的人。主家的为了讨她欢心,便在那姬妾的娘家设了个绣坊。”
王桃花瘪瘪嘴,道:“栓子哥,这话我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子,逢人你便说一遭,这么多年也没见你变过。”
名叫栓子的年轻人一时脸一红,踌躇在原地。王桃花不理他,拉了柳氏去挑选针线,一边道:“吴叔这里的东西最是便宜,吴叔是我娘那边的表叔,在我娘那边辈份高着呢,如今在这店里当掌柜,给的价格公道,我家的东西都是放在这里售卖。”
柳氏听她一边说,一边手里挑拣着各色的丝线。柳氏看了看周围,盯着一根根红色的绳子细细瞧来,暗想着用这个编个中国结也不知能卖多少银钱。
王桃花见嫂子一直看着那红色的络子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