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新三国策 >

第211章

新三国策-第211章

小说: 新三国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吹拂下飘舞,又好象是湖水中身姿潇洒的鱼儿,她能在水中摇曳穿梭,自由自在,这一种然物外的美让张辽心神摇曳。

    雨丝落在貂蝉的肩上,就悄然化开,仿佛连雨都不能承受这一份美丽似的,与吕姬少女的活泼相比,招蝉成熟的风姿更会让男人心动。

    “还好。”貉蝉声音淡淡,一如以往。

    “过一段日子,我也许就要出征了!”张辽尽可能的放平自己的心情,说道。

    “去哪里?”貂蝉怔了一下,问道。上一次高顺来向自己辞行,说是要到战场上替温侯报仇,然后他就再也没有回来,这一次张辽也要上战场了,他又会怎样呢?

    “北方。”张辽道。

    “北方——,记得要活着回来!”招蝉喃喃道。吕布已经不在了,报不报仇对于貂蝉来说并不重要,她知道有战场上的撕杀就会死人,强者生,弱者死,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是你要我回来吗?”张辽眼神中惊喜一现。

    貂蝉一边转身回屋,一边道:“温侯不在了,我不想你抱着一个誓言去战场,你应该有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生活。”

    貂蝉的话随同她的身影一样,消失在这清翠安详的平静之中,对于她来说,曾经的那个貂蝉已不在了,留下的是一个安安静静缅怀着梦想的普通女子。在这个小村子里,她会度过余下的一生。而对于张辽来说,也是从吕布的影子下脱出来,走自己的路的时候了。

    建安七年四月二十一日,高宠携淮南重要的谋士将领陈登、李通到达寿春,在与张辽、刘馥会面之后,鲁肃提出的以守代攻方略最终获得了全体人员的认可。

    五月初,高宠乘船回到荆州,在全面汇总了收集到了巴蜀情报之后,高宠毅然决定赶往江陵察看水师训练成果,因为在刘备拿下益州之后,江陵的位置变得更加的重要。

    进,它是水路上攻取巴蜀的跳板。

    守,它是阻挡蜀中敌人来犯荆州的门户。

    与之同行的,还有文聘的一万荆州水师,他们将和甘宁的锦帆军一道,成为高宠沿江进攻巴蜀的主力。虽然蜀道艰难,无论从水路还是6路进攻,都会遇到重重困难,但面对刘备的强势扩张,高宠决定乘着曹操北征的时机,西取巴蜀。

    “宠帅,刘备强取蜀中,已失民心,我们如果能联络那些仍然忠于刘璋的势力,就可以事半功倍,并陷刘备于孤立之中。”周瑜对高宠的决定表示了完全的赞同。要彻底消除巴蜀对于荆州的压力,只有攻取这一条道,现在荆州四乡平定,北方又暂无战事,正是让甘宁和文聘两支水军挥自己的优势的时候。

    “宠帅,南中一带在刘璋的儿子刘阐率领下仍然在有序的抵抗,在其它一些郡县,据情报熟悉,也有一部分蜀中将领是迫不得已投降了刘备,只要我们振臂而呼,他们就会群起响应。”徐庶道。

    让徐庶懊丧的是,在诸葛亮迅雷疾风的攻势下,徐庶派驻到巴蜀的人员还没有完全挥作用,刘璋就已经完了。好在就算这样,联络蜀中武将的设想还是可行的。
第四卷 蜀道难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两路入蜀
    西陵,丁奉将战船驶入曲折激流的峡谷航道,这一带逆行是长江中最危险的一段,在汹涌奔流的江水之下,险滩暗礁比比皆是,稍有不慎极有可能船倾沉没。

    “将军,前面是益州地界了,我们不可以再往前了!”掌航的老卒劝说道。

    丁奉稳稳的站在船头,两岸的止崖上间或有猿猴灵活的跳跃着,它们看似轻巧的将身子吊在藤蔓上,一边采摘着青涩的果子一边探出身子打量着江水中挣扎的孤舟。也许在它们看来,这些逆水行舟的船只是那么的不自量力,竟然妄想着征服天地本来。

    “继续前行!”丁奉毫不犹豫能吩咐道。

    一天前,他刚刚接到江陵甘宁送来的消息,宠帅正在筹划着西攻巴蜀的计划。不管这个消息是真是假,都让丁奉兴奋莫名,在拿下荆州之后,水师在高宠军中的地位已在无形中削弱了,这共点从六大一线劲旅的配置上就能看出端倪。虽然其中有甘宁、文骋两支水师列入,但比之以前一家独大对的风光,还是要差了许多。

    北方——,是骑兵纵横的舞台。

    水师的机会现在只有一处,巴蜀。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在西陵驻扎了这么久,丁奉心中对蜀道的艰难是相当的清楚。几乎每几天就会有破损倾覆的商船从上漩飘来,其中不乏被泡得涨的尸体。只有熟悉航道的老舵手才能从两岸的蛛丝马迹中找出方向。

    “我必烦将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礁一弯牢记在心里才行。”丁奉暗暗誓,这一仗只许胜,不许败。一旦锦帆军失利,在后面的文骋江陵水师就会取而代之,只要一想到傅彤那一张长着浅浅胡须的粗豪面容,丁奉就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傅彤,你笑什么。这一次你没有一点的机会。”丁奉嘴边浮起一抹自信的笑容。与他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甘宁,作为锦帆军领的他此时最渴望一场大战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江东第一员大将的威名。

    就在甘宁和丁奉肴手准各西进之际。襄阳,一场究竟西进还是北伐的争执随着高宠的到求而变得激烈起来。

    而执这两种不同意见的双方不是旁人,正是周瑜和徐庶。

    “宠帅,曹操为争大势而兵河北,中原势必空虚,我军只要能击破宛城当前之敌,扬鞭许都将易如反掌。如果我们丧失这一次机会,则一旦曹操顺利拿下河北。等兵实力大涨之后,我们再要北伐可就难了。”周瑜言词犀利,一针见血。

    周瑜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从樊城之战中获取了相当自信的他这段时间憧憬的就是北伐中原,一统山河的荣耀。性情中充满了冒险精神的他喜好的就是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快意,渴求的就是以少胜多,与强敌斗智斗勇的快感。在他的心中,考虑的更多的是对自己这一边有利的因素。

    与周瑜恰恰相反,年少时曾仗义拔剑的徐庶在四处流浪了几年之后,重学诗书兵法,然后又被高宠委以重任,这么段随军征战的经历让他性子由急噪变得沉稳起来。而何宗的暴露也让他对曹军多了几分警觉和小心,所以步步推进,不打无准备之仗是他的要选择。

    “公谨是不是过于乐观了,我军要北伐中原,必先破宛城,然此城城固壕深,守备森严。守将曹仁又为人机警,我几度派出细间想潜入城中打探,皆不得其法。今若强攻城池一时不下,则我军将陷入被动矣。到那时刘备极有可能己彻底剿灭了反抗势力,如果他兵出蜀中威胁我荆襄,我们将不可避免的遭受两面受敌的困境。这是我无法想象的一种结局。”徐庶反驳道。

    周瑜不以为然道:“曹军在樊城吃了败仗之后,一真紧守城门不出,想是怕了我们。如今我等士气正旺,合我荆北黄忠、朱桓、太史慈、凌统四部近三万精兵围攻宛城,克敌必复,再者,我们还可以在淮南方向作出佯攻的态度,对于禁、乐进牵制,我就不信曹军抵挡得住。至于刘备,我以为由甘宁将军率锦帆军扼守在江陵就可以了。”

    “公谨,你莫忘了曹休曹纯的虎豹骑正驻守在宛城。我们以步兵为主进攻,胜时当然无虞。万一遭至败绩,则将陷入敌骑尾追的困境中。”徐庶毫不示弱道。

    “哼,你说来说去,不过是想让宠帅西攻巴蜀。可是等你攻下益州时,曹操有可能已拿下了河北的冀、并、幽、青四州,到那时我们的实力才涨了一点点,曹操到就涨了一大截了。”周瑜大声道。

    听得两人的争论,高宠不禁皱起了眉头。周、徐两人的意见看似南辕北辙,其实终途是一样的,只不过过程不同罢了。周瑜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冒险倾师北上占领中原,从而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取得全面的优势,这是短时间内获得天下的最好办法;而徐庶则以为应当一步步实施扩张的策略,拿下益州既贯彻了先打弱敌的战略,又能消除来自长江上游的危险。无论自己取哪一种选择,都将是有所得包有所失。

    从感觉来说,周瑜的设想充满了大胆奇丽的想象,兵进中原——,这是每一个江东子弟无法遏制的渴望,从春秋时的吴楚北伐,到项羽起兵反抗暴秦,其中都有着这一种复杂得难以说得清楚的情绪在里面。

    这是对中原强盛文明的向往。

    这也是对那些瞧不起南方人的北方士族的反击。

    周瑜是南方人,他能感受得到那些落魄流亡到江东的士族眼神中的高傲,这一点高庞也能承受得到。所以他很清楚的周瑜心中的那一份激荡。

    而徐庶不会有这一种复杂的情感,本身就是从北方流亡过来,且是庶族出身,士族阶层的那种几乎与生俱来地高傲他是没想到,所以,徐庶更多的是从理性的角度来剖析战局的得与失。在地他来,在经济上已渐渐的赶北方的江南可以选择一种更为稳妥的方式。

    “你们说曹操北伐河北会不会是一个陷阱?”一直在聆听着周瑜和徐庶争辩的刘晔突然问道。

    刘晔这一次是押送了工部新研制的舰炮而来。改进过的舰炮拥有比以前更强大更精准的威力,甘宁和文聘两部是装备这一批新式舰炮的第一批部队。

    “子扬有何高见?”高宠问道。

    刘晔沉吟稍臾,道:“战场相争,决定胜负的因素在于以己之长击敌之短。今若北伐虫原,则犹如当年袁本初之官渡,曹军之长处依然是骑兵之奔袭迅,是内线作战补给容易,而这些都是我军的短处。北伐中原我军的补给线将完全暴露在曹军的威胁之下,到时候就算拿下了许都,也无法舍身而退。还有,晔以为就算是曹操举兵河北,他也极有可能留下相当的军队在黄河之南策应。一旦我军北伐,就很可能遭遇曹操布下的口袋阵。”

    刘晔讲得相当的细致,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具体的战术方面,这是周瑜和徐庶方才争论中没有谈到的,作为掌控全局的都督和军师,他们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到了战略层面上。

    高宠细细的倾听着众人的意见,虽然周瑜的设想曾让他有一点点的动心,但理智告诉他徐庶和刘晔的提醒是正确的。

    高宠沉声道:“如子扬所说,我军的长处在于拥有第一流的水军,拥有在江河湖泊作战的丰富经验。樊城一战,夏侯淳舍弃自己的这些长处,远道南来结果被公谨用水攻计杀得全军覆,这就是不懂得扬长避短的害处。眼下庞军师和赵云将军在西凉一带受制于人,不得不退守到了更偏远的陇西一带。没有他们的支持,单单以我们现有的兵力北伐,实在过于冒险。所以,我决定先实施征西战略。”

    建安七年五月七日,高宠在与周瑜一番单独叙谈之后,留周瑜继续驻守襄阳,自己则与徐庶、刘晔随文骋的水师一道兵江凌。

    江陵点将台外,长江中,战将云集,舰船罗列。

    上百艘装载着新式舰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