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风1276 >

第490章

汉风1276-第490章

小说: 汉风1276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连珠枪的火力能够永久持续下去,毫无疑问,不死军将无法摸到辽阳城的城墙,可惜,即便不算弹盘装弹速度赶不上发射的速度,单单是连续射击后枪管发热变红,就让它难以坚持下去。
  这个时代,什么水冷、气冷,都离得远着呢!至于全金属定装弹,单单是缺乏引伸、挤压等四十多道加工工序所需的精密机床,就让雷洪和他手下的工匠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可惜,雷老子的枪要能一直打下去,你们连城墙边都摸不到!”雷洪悻悻的骂着。向南面城门楼子上观战的张世杰做了个抱歉的手势:“对不起,现在得靠你们自己了。”
  几处敌台上喷吐的火舌,渐渐变得稀疏下去,连绵不断的枪声,出现了间隔,而且间隔的时间也在慢慢拉长……
  不死军的进攻顿时一振,欣喜若狂的阿鲁浑还派出了手下的蒙古武士助战,蒙古游骑往来驰骋躲避着汉军火力,同时不断向城上抛射箭雨,扰乱汉军发扬火力,从侧面掩护不死军团,另一群武士扛着云梯搭在了护城河上,随时准备蚁附登城。
  通过云梯、石桥奔到了城墙底下,这里已经是汉军火枪火炮射击的死角,士兵们纷纷从腰间摸出手榴弹,拉燃了之后扔下,身手快捷的不死军左右躲闪着手榴弹,当然也付出了死亡的代价。
  没有死亡的不死军,从背后取出两柄锋利的钢爪,用力挥动下钉进了夯土城墙——宋末元初,城墙多以夯土建造,惟城门附近包以砖石,所以大部分城墙段是夯土的,锋利的钢爪能抓进去。
  左手钢爪抓入城墙,用力一提身子升起,右手钢爪挥下,再拔起左手钢爪……不死军竟然像山猫爬树一样,不用云梯就硬生生爬上了城来!
  这便是名震两河流域的波斯不死军团的实力!
  对于已经爬上半截城墙的不死军来说,手榴弹就失去了大部分的威力,拉响后扔下的手榴弹在地面爆炸,对升上三五米高的人威胁不大。
  神枪手莫日根给步枪上了刺刀,他知道惨烈的肉搏战即将开始。
  嗖!一名不死军抓着钢爪的双臂、蹬在城墙的双腿同时发力,整个人轻捷的身体就像炮弹一样从堞垛口子窜上了城来,他动作迅疾如鬼魅,身在半空无法借力,手中锋利的钢爪就挥向了莫日根的咽喉!速度快到了极致,那雪亮的钢爪甚至在莫日根的视网膜上留下了一道虚幻的残影!
  来不及招架,只好侧身、低头,听得当的一声响,锋利的钢爪和莫日根头顶的钢盔亲密接触,绽起了一道眩目的火花。
  莫日根心头巨震,那不死军未尝不吃了一惊:军中配发的钢爪,皆以大马士革花纹钢打造,锋利无匹,可以轻而易举的抓穿夯土城墙,哪晓得如此凌厉的一击,竟然无法穿透汉军看上去并不厚实的头盔。
  不死军并不知道,大马士革钢虽然锋利,但大汉钢盔甲经过锻压、调质热处理,击穿动能超过225焦耳,这是单兵用冷兵器难以企及的高度,换句话说,要么是强弩洞穿,要么用大锤、连枷、狼牙棒一类的重兵器震伤盔甲后的人体,否则一切物理攻击对汉军有盔甲保护的部位全部无效!
  扔掉手中钢爪,不死军武士从背后抽出锋利无匹的大马士革弯刀——同样用花纹钢锻造,但钢爪只不过是登城工具,这才是真正的杀人利器!
  莫日根是神枪手,但肉搏技能也就稀松平常,对上的正好又是不死军中数一数二的高手,自然处处受制,一时不慎又被他砍了一刀到胸口。
  弹开,无效。
  汉军的盔甲怎么如此厉害,连大马士革弯刀都无法破防?不死军战士心头郁闷得滴血,这种可兰经上说,可以诛杀神灵和魔王的武器,竟然无法破开汉人士兵的盔甲,那么胜利还有希望吗?
  天神呐,谁能给我一个答案
547章 收官十一:不死军
  莫日根入伍前是草原上放牧牛羊的牧奴。要对付狡猾的狐狸和凶残的苍狼,自然练出了一手弓箭射击绝技,弓箭有诸多经验和火枪相通,所以在辛勤练习、熟悉热兵器特点之后,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快枪手兼神枪手。
  弯刀格斗,在蒙古武士中则是那颜军事贵族才从小练习的,一般牧人接触不多,莫日根参加汉军之后才习练了刺刀突击战术,近身格斗也就是稀松平常。
  偏偏他面对的这位率先登城的黑衣人,便是不死军统领,据传有着波斯皇族血统的阿雷士,也即是随时护卫在伊儿汗阿鲁浑身边,比武击败金帐汗忙哥帖木儿麾下俄罗斯武士的神秘黑衣人!
  论武技,只怕十个莫日根都要倒在阿雷士的刀下,所幸汉军盔甲坚固无匹,即或世上有名的神兵利器也无法破开,倒让阿雷士大吃一惊,怔忡了半晌才照着莫日根脖子劈下!
  现在,阿雷士对自己手上这把传奇武器,“大流士之怒”的信心,已经被经过锻压、调质处理的共析钢盔甲。折磨得所剩无几了,他决定直接招呼对面这名汉军士兵没有盔甲防护的部位。
  以不死军统领的战技,这一刀势在必得,圆弧形的波斯弯刀飞快斩下,在空气中带起尖利的啸音,仿佛地狱恶鬼的嘶鸣!
  莫日根赶紧将身子一转,手中步枪刺刀迎上格挡,阿雷士不愧为名震两河流域、享誉波斯高原的不死军统领,急速斩落的弯刀以不可思议的角度避开了格挡的步枪,花纹斑斓的刀锋抹向莫日根的脖子!
  “伟大的天可汗,莫日根为您尽忠了!”莫日根以同归于尽的打法,端起手中步枪刺刀向敌人胸前捅去,但以敌人鬼魅般可怕的身法,估计这一刺刀不会起到任何效果。
  阿雷士的弯刀并没能斩下,就在离莫日根的脖子三寸远的距离,锋利的弯刀改变了方向——久经沙场的阿雷士有着无与伦比的直觉,他感觉到了背后传来一阵麻痒,身子赶紧像麻花似的一扭,借势回刀格挡,叮的一声响,弯刀堪堪挡住汉军刺刀,那锋锐的刺刀尖,甚至刺破了他的黑衣!
  汉军士兵王小宝、乃仁台并肩而立,两把刺刀直上直下的乱捅,救了他们的连长,莫日根很快加入了战团,三名士兵肩并肩。互相遮护、交替进攻,钢铁的盔甲穿在他们身上,组成了一道小小的钢铁之墙。
  虽然只有三名士兵,刺刀突击战术已能完全发挥出来,莫日根一声大喝,挺枪突刺,中宫直取阿雷士胸口,乃仁台手中枪刺左右虚点,王小宝双臂回缩持枪护身,随时准备招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刺刀突击小组。
  阿雷士尖啸一声进步抢上,弯刀划着诡异的圆弧绕身游走,只听得叮叮叮一阵轻响,每一下都将汉军士兵的刺刀荡开老远,然而刚刚荡开乃仁台,王小宝有挺枪直刺,躲过了王小宝,莫日根的连环枪又跟着抢上……
  电光火石间交手已是数番,阿雷士何等眼光,立时看出蹊跷,这几名士兵。单个都不是自己一合之敌,但借着盔甲的保护,和这种互相协助互相保护的战术,竟能令个人武技远远胜过他们的不死军武士无从施展!
  是的,波斯不死军之所以强悍绝伦,既不同于蒙古军骑射冠绝天下,也不像俄罗斯武士那样粗莽雄壮,他们一则凭借沙漠中锻链出的诡异迅捷的身法,二则凭借手中乌兹花纹钢打造的大马士革弯刀的锐利,轻巧的弯刀能一刀挥断抛上空中的丝绸,在不死军武士手中发挥了可怕的威力:往往敌人还没看清楚他们的动作,就已经身首异处。
  可遇到装备步枪刺刀、板式盔甲,使用刺刀小组突击战术的汉军,就轮到不死军郁闷了,锋利的弯刀,破不开汉军盔甲的防御,要斩汉军士兵没有盔甲防护的脖子吧,人家几人一组配合默契,攻守兼备、回环绵密,哪儿那么容易斩到脖子?
  在莫日根的命令下,更多士兵加入了战斗小组,他们渐渐形成了横跨城墙一长排,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兵加入,甚至有了第二排、第三排的纵深!
  三十或者四十名士兵,列成小方阵如墙而进,盔甲整齐划一,刺刀上下翻飞,即便是不死军统领阿雷士,也很难应付这样强大的压力。他和身边几名用钢爪爬上城墙的精锐武士苦苦支撑着,现在别说斩下汉军士兵的头颅,就是自保也有点儿困难了。
  难道对面的是一位天才指挥官?仗着惊人的武技,连续挡开五六把刺刀的进攻之后,阿雷士甚至有空四下观察了一下战场形势。
  城墙上的局面,登时让他亡魂大冒:城头各处的汉军士兵,已渡过最初敌人用钢爪登城时的些微慌乱,在军官指挥下,以班排连为单位,组成了一个个小方阵,在装备钢盔钢甲、刺刀密切配合的钢铁方阵前,不死军个人超群绝伦的武技并没起到逆转形势的作用,相反,倒是有不少不死军真的下了地狱。
  如墙而进,如墙而进!忽然间阿雷士想起了可怕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做唐的帝国,它的士兵们列成方阵,穿着坚固的明光铠,手持锋利的陌刀,如墙而进的场面,成为中亚无数马背民族的梦魇!
  天呐,这就是当年陌刀手如墙而进的情景吗?阿雷士有些心虚了。
  城楼上的张世杰。频频颔首微笑,指挥着各部队作战,步兵保证各敌台的安全,敌台上的炮兵、枪手以密集火力给敌后续部队重大杀伤,城头上的机动部队则组成小方阵,将敌人分割围剿。
  最初,汉军确实有些儿慌乱:蚁附登城也得用云梯啊,像不死军这样用钢爪登城的,真正从来没见过,鬼魅般的身法,快到极致的弯刀。也有着不小的杀伤力。
  对,汉军士兵是入伍数月到数年不等的征召兵,波斯不死军却是沙漠中磨炼出来的精锐武士,论个人武技,那是万万不及;但汉军步兵方阵技术,乃是结合盛唐征伐西域时陌刀手“如墙而进”、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方阵罕逢敌手、二十世纪初刺刀见红决胜负的先进战术,压制得不死军的武技难以发挥。
  汉军刺刀突击技术只有区区五式,招式简单明了却十分有效,半年前还在辛勤耕耘的农家子,入伍之后很快就能学会。
  当然,凭这区区五式,论单打独斗,决不是那颜贵族武士、把都鲁或者不死军的对手。
  可组成方阵互相配合,加上盔甲永不破的优势,便是全天下近身格斗最为可怕的波斯不死军,也别想占到任何便宜。
  “城上各部队加紧围剿,炮兵持续火力覆盖阻截敌人援兵,三斤炮、六斤炮、十二斤炮全用上……兀要消灭登城之敌!张某人倒要看看,不死军是不是真的不会死!”城楼上,张世杰意气风发,指挥若定,苏刘义按剑侍立,兴奋而又略带紧张的关注着战局。
  登城的不死军已露出颓势,特别是乃颜部六万控弦之士从东门入城,下马上城加入战团之后,兵力对比发生了逆转。
  这六万控弦之士中有不少乃颜部的那颜军事贵族,当初辽东归汉,那颜贵族汉军因各种考虑接收得不多,以年龄稍大、射术不佳等等理由留在了乃颜部原有各万人队中——当然,他们也按月领取大汉帝国士兵一半的军饷,只不过平时为牧民,战时为铁骑,相当于民兵的性质。
  汉军难以承担再新建两个军的军费支出,而且汉军中辽东蒙籍士兵的比例不宜过高,所以不能将他们吸纳入汉军,但这些能征惯战之士是便宜老丈人乃颜汗留下的军事遗产,不用也是白白浪费了。楚风考虑草原各部实际情况,让他们平时回家游牧,战时再组成军队,领取半饷,立功者可以加入汉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