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风1276 >

第409章

汉风1276-第409章

小说: 汉风1276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告副军长,东面三个千人队冒着我军炮火抛射箭雨,不过他们应该不是主攻……啊,背后有两个千人队摆出了凿穿阵型,正在提速冲锋,前面的三个千人队左右散开了……”举着望远镜的作战参谋不断报告着战况,热气球吊篮能乘坐四个人,一位专业军士控制升降,除了负责指挥的仇灭虏,另有两名作战参谋随时监视战场情况。
  “第五团、第七团集中所有火炮急火射击,六团正面排枪迎敌,作好肉搏准备!”仇灭虏挥动双色令旗,以旗语向地面各部队下达命令,最后还加了句:“务叫他有来无回!”
  由各族武士组成的探马赤军,战斗力本比不上汉军,惟骑兵机动优势让他们的袭扰如虎添翼,方能死死拖住汉军;可热气球上整个战场敌我双方的动态一览无遗,不管元军从哪个方向突击、做出怎么复杂的假动作,仇灭虏总能一眼识破,针对性的下达命令,让突袭的元军落入交叉射击形成的绵密火网。
  阻挡金刚军的前进,已成为不可能的任务,探马赤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也无法迟滞金刚军前进的步伐,只能快速向高邮退去,希望得到张珪本部蒙古精兵和怯薛军的帮助。
  高邮战场的战斗,已进入了白热化,怯薛军和汉军,前者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横扫亚欧大陆的苍天骄子,后者是华夏文明的结晶、大汉国旗上金龙的利爪,他们的巅峰对决,以生命和鲜血,绽起了绚烂的火花。
  杀!四五柄寒光闪闪的刺刀,从各个方向刺进了马上武士的身体,神经元不再受意志的控制,濒死的躯体像缺氧的鱼儿一般抽搐着。
  喝!怯薛武士的弯刀直劈,斩落了汉军士兵的头颅,无头的尸体还挺立了一小会儿,似乎不愿意放弃守卫家乡的职责……
  弹尽、甲裂、体被数创,姜良材已精疲力竭,他摘下了腰间最后一枚手榴弹,猛的拉响:“来呀,爷爷和你狗日的拼了!”
  “让我先走一步吧!”王仁从斜刺里冲来,一把夺过了冒烟的手榴弹,合身冲进三名怯薛武士之中。
  爆炸声中,姜良材恍惚间似乎还看到了王仁最后的微笑,他解脱了,他终于能和亲人们团聚,在天国……
  怎么回事,为什么东、西、南三面同时腾起了大军行动才有的烟尘?张珪吃惊得合不拢嘴巴。
  怯薛军的冲击似狂涛似巨*,汉军的固守坚如磐稳如泰山,海潮不断冲刷着礁石,是礁石先在惊涛拍岸下四分五裂,还是海浪被礁石撞得粉身碎骨?这需要时间来证明,不过张珪相信胜利的天平正在向自己倾斜。
  就在此关键时刻,张珪却从三面奔来的烟尘中,发现了探马赤军倾颓的旗帜!
  怎么可能?三路,每路六万探马赤军,还拖不住四万多汉军?没让各族武士拼个你死我活——对方拥有火力优势的汉军,探马赤军虽然凶悍却是新近由各族武士组成,自然屈居下风,这样的命令有些强人所难;所以命令只是拖住他们,留给高邮战场聚歼第一军的时间!
  连这都做不到吗?
  远远的,汉军金属盔甲铿锵之声动地而来,咦,半空中那是什么?
  张珪看着汉军热气球飞在数十丈的空中,用缆绳系在大车上,以马匹拖着前进,忽然有些明白探马赤军的任务,为什么会失败了。
  “怯薛军,传我帅令,怯薛军决死战!”张珪声嘶力竭的吼了起来,他的身子已瑟瑟发抖,作为一军主将,他更明白热气球的作用。
  汉军用此物,窥我军岂不如掌上观文?
477章 高邮上空的鹰
  “升空,升空!”
  第一军携带的热气球也拖着缆绳点火腾空,除了负责操控的沈炼、两名作战参谋,身穿玄色冕服的赫然是大汉皇帝楚风!
  皇帝御驾亲征,大汉帝国的天子竟一直在我们军中,和我们并肩力抗强敌!当第一军士兵发现热气球吊篮上的楚风之后,他们的士气就如烈火烹油般熊熊燃烧——在茶馆酒肆、市井阡陌间流传的故事中,这位皇帝早已成为汉军不败的精神象征,他总是指引着雄师劲旅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有老兵双腿中箭,仍然不屈的屹立于战场上,用久战之后沙哑的嗓音唱道:“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用猛士兮守四方,胡无人,汉道昌……”
  怯薛军又发动了突击,凶残的武士向老兵举起了弯刀,在死亡面前,老兵喃喃的吟唱着军歌,面带微笑,拉响了挂在胸前的手榴弹。
  “胡无人,汉道昌!”早已精疲力竭的姜良材,不知从哪儿涌来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他再一次端平了步枪,和战友们一块,射出了瓢泼般的弹雨。
  “胡无人,汉道昌!”步兵列成了。密集队形,一排排刺刀好似山中密林,士兵们踏着整齐的步伐,压向策马疾驰的怯薛军,金铁交鸣血流成河,他们却毫无畏惧。
  “胡无人,汉道昌!”炮兵动作快得让。旁观者眼花缭乱,哪怕手掌在滚烫的炮筒上烫得皮焦肉烂、哪怕硝烟熏得双目流泪、哪怕发射的巨响震得耳朵流血,他们也不管不顾,以超过训练规程双倍、甚至三倍的高速发射着炮弹,开花弹、实心弹、霰弹有如流星赶月般砸向怯薛军的头顶!
  今非昔比,楚风还记得数年前,。汉军尚以高额军饷和军官手中的皮鞭维持士气,可今天,当士兵们意识到肩头的责任,意识到大汉公民和四等奴隶之间的天渊之别后,为了守护家乡亲人,为了华夏的文明传承,他们主动作战,再也不需要皮鞭,因为心中的责任感早已随时鞭策着他们,战不旋踵!
  “万岁,万岁!”淮扬籍伤兵们高呼着口号,纷纷脱离队。伍,周身挂满手榴弹冲进怯薛军的队列中——他们了无牵挂,因为亲人早已在天国等候,李庭芝李大帅和牺牲的战友们,早已在忠烈祠替自己占好了位置。
  张珪在淮扬之地针对平民百姓的血腥杀戮,不但。没有击倒汉军,反而激发了官兵们报仇雪恨的决心,早已不是什么轻伤不下火线,而是轻伤者照常作战、重伤者自杀爆炸敌我同归于尽!
  淮扬子弟以生命实践了诺言,他们背负着不义。之名离开故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们却以汉军士兵的身份守护着家乡,血洒疆场!
  看着像复仇女。神一样可怕的对手,看着拉响手榴弹冲进人群中自爆的汉军战士,冷酷残暴的怯薛军也为之动容,他们奇形头盔底下的双目,平生第一次有了畏惧……
  “为什么?为什么朱焕手中的脓包软蛋新附军,到了汉军中全变成了英雄好汉?莫非大汉皇帝有鬼神相助?”女真武士蒲察合安长大了嘴巴,蹻舌难下。
  身高体壮、狼牙棒沉重,马儿跑起来就落到了后面,这才让他在向金刚军的袭扰冲刺中捡了条命,自从金刚军升起了热气球,探马赤军就处处碰壁,一切隐真示假、虚虚实实的战术都没有任何用处,还谈什么游骑袭扰?无论你从什么方向突过去,总有火枪、火炮严阵以待!
  纵横天下的精锐骑兵,竟然被步兵为主的汉军衔尾追击!兵败如山倒,汉军很少出战的骑兵也跟了上来,黏在屁股后面放枪,凶悍的各族武士,此时却如秋风中的落叶般瑟瑟发抖,背心中枪,被接二连三的打落下马。
  好不容易靠拢到高邮,却发现有好大一片土地像是被地下的恶魔狠狠蹂躏了一通,至少三万以上的蒙古精兵和同样数量的马匹,横七竖八倒了好大一片,空气中的血腥味道浓得让人想吐,断肢残臂、脑浆血液把这片土地变成了修罗地狱!
  但这并不是让他最吃惊的,纵横天下无敌于四方的怯薛军团,竟然未能突破汉军的阵地,进入了僵持。
  这简直匪夷所思!要知道,怯薛军团乃是大元精锐之中的精锐,一击之下绝无抗手的上帝之鞭,而和他们对阵的第一军,有一半士兵乃是辽东朱焕手下,先降元后归汉,世称脓包的新附军啊!
  萧达狸被炮火炸得粉身碎骨,女真武士蒲察合安跑得慢因祸得福逃得性命,党项鹞子细封步濑则是反应灵活目光敏锐,常年征战中磨练出的近乎第六感救了他一命。此时听得蒲察合安感叹,他嘿然冷笑:“那有什么奇怪?汉人有句话,‘橘子在淮南呵甜如蜜,橘子生在淮北呵苦又涩’,淮扬军在朱焕手上固然是脓包软蛋,但他们当年在李庭芝麾下,却能以孤城孤军力抗大元数十万铁骑!”
  嘶~蒲察合安倒抽一口凉气,他这才想起来,淮军在李庭芝、张世杰手上,曾令大元朝百万雄师数年间不得寸进,伯颜丞相、阿术参政几乎发出了完颜兀术同样的哀叹!
  我们,还能战胜这样的对手吗?他看了看天空,阳光普照、白云苍狗,流云飞动间影影绰绰,似乎李庭芝和淮军将士的英灵正在云端,指引着第一军奋勇杀敌……
  张珪,一身继承伯颜丞相和九拔都张弘范两大家,征南都元帅张珪张大帅,您能否带领我们击败汉军,渡江到富庶的江南?
  江南,无论是女真的祖先完颜兀术,还是契丹的先辈耶律德光,抑或党项的英雄李元昊,无不垂涎欲滴,却只能望洋兴叹,百年后,他们的子孙后代应召来到大元军中,只为了把莺飞草长的汉地变成策马奔驰的牧场,把美丽温柔的汉女,变成他们的牧奴。
  蒲察合安和细封步濑到现在还没有失去希望,他们眼巴巴的看着那幅御赐苏录定战旗,期待张珪能扭转乾坤……
  发现热气球上站着的是大汉皇帝楚风,征南都元帅张珪突然笑了,他笑得很开心,就像守候很长时间,终于等到猎物落入陷阱的老猎手。
  热气球吊篮内的楚风,也正准备给落入陷阱的敌人致命一击。怯薛军实施凿穿战术,凭借强悍的突击力和汉军刻意的部署,他们中央突破进展颇大,已像木楔一样深深嵌进汉军阵中——当然,这也意味着怯薛军被汉军三面包围!
  汉军的方阵形如海绵,怯薛军的凿穿阵型有如铁锥,是铁锥刺破海绵,还是海绵裹住铁锥,就看怯薛军能不能击穿汉军阵型,若铁骑透阵而过,汉军被切为两段,自然万劫不复,若怯薛军始终不能击穿,三面受敌落入口袋阵中,也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怯薛军可怕的正面突击,加上外围六万京畿驻军的协同,第一军渐渐落入下风,凭借淮扬子弟的决死战,才堪堪顶住怯薛军,没有被击穿阵型,如果一直持续下去,胜算将不在楚风手中。
  但是,随着金刚、断刃、毒蛇三军从东南西三面赶着探马赤军来到高邮战场,形势发生了彻底逆转。三个主力军基本保持着完整的建制,至少**成的战斗力,而被他们赶过来的探马赤军早已狼奔豕突溃不成军,一路上汉军火枪骑兵早已打得他们心胆欲裂!
  各支军队距离中心战场已不到十里,楚风唯一要做的就是提振第一军的士气,等待援兵三面合围。
  怯薛军也发现自己锋锐的凿穿阵型,陷入了第一军三面夹击之中——凿穿,威势猛利无匹,然而正所谓刚极易折,一旦不能击穿敌人阵形,便如楔子钉入木中,势必落入三面夹击的窘境。
  然而自伟大的成吉思汗兴兵蒙古大漠以来,怯薛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致命一击天下无人可当,便是那波兰平原沐浴着教皇神恩的重甲骑士,木剌夷山中老人的亡命刺客,巴格达哈里发麾下狂热的殉教战士,都在怯薛军的攻势下土崩瓦解,又有谁能想到,号为上帝之鞭的怯薛军团,以雷霆万钧之势发起的冲锋,竟然能被汉军用血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