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风1276 >

第255章

汉风1276-第255章

小说: 汉风1276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太宗,魏征。”萧平补充了问题,再给出答案:“皇帝把闽广之地百姓迁移到琼州、瀛州开荒种地,这些地方本是无主土地,谁开谁得,自然没有地租,比起以往五成以上的地租,一成地商税就非常低微了;闽广农夫纷纷举家迁移出海,地主只得把地租从平均六成五降到三成五,光降低的部分就三倍于国税,更何况若是家贫无余粮出售,大汉就连一颗谷子也不收!”
乌仁图娅点点头:“余粮多对外出售,就收点税;粮食只够自己吃,就收税。大汉的税,收得倒也公平,暗含劫富济贫的道理。对了,你们汉人的孔薛禅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孔薛禅?他是哪方神圣?萧平想了半天才想起薛禅是蒙语智者的意思,孔薛禅就是孔智者,孔夫子他老人家……
进得城门,乌仁图娅地眼睛简直不够用了,她在三年前,乃颜汗还没有和忽必烈决裂的时候,去过那辉煌地大都城,巨大的建筑、宽阔地马路、高耸入云的城楼和顶上容纳八匹马并排奔跑地城墙,都给她极度的震撼。
琉球和大都相比,各式各样的民居,比不上忽必烈的宫殿、文武百官宅邸的富丽堂皇,但乌仁图娅却从不同样式、不同朝向甚至不同民族风格的民居上,看到了一种大都城缺乏的东西。
活力,对,活力。
大都的一切,都是巨大的、富丽堂皇的,带着让人俯首屈膝的威严姿态,横平竖直的街道,四四方方如棋盘的城市布局,一切的一切,都显示着、烘托着这座城市的心脏,那高踞一切之上的皇城宫殿。整齐划一的房屋,只有一片触目惊心的土黄色——据说这种缺乏生命的色彩,代表了帝王的尊严!
琉球呢?一座座的小院、一间间的阁楼,虽然不整齐,但走近了细看,这里搭着漂亮的葡萄藤架,那儿的墙头爬着朵羞羞答答的小花,处处充满着生趣,出处都有生活的气息。
乌仁图娅甚至注意到,大都城的街道两边,明沟当中散发着阵阵恶臭,琉球的排水沟渠则是用石板盖上,两边种植着花草树木,让人赏心悦目。
至于人的精神面貌,更不可同日而语。
大都外城的平民百姓、内城的文武百官、宫城的嫔妃太监,一切的一切,都只为光明宫宝座上那个至高无上的~子皇帝服务——他们存在的意义,仿佛也就仅限于此。大都城中的人,眼神中只有一种色彩:灰色,只有一种表情:木然。
琉球的一切,则如同刚刚看到的冬水稻的秧苗,充满了勃勃生机,百姓们的眼睛,带着狡狯的、机敏的、温和的、惑的各式神采,而他们的脸,有悲有喜,有行色匆匆满脸旅尘,有喜笑颜开高歌欢唱,有童稚的欢乐,有青年的愤怒,有老人的平淡。
这才是人世间的生活啊!再回想当年曾让自己激动万分的宏伟大都城,乌仁图娅现在对它只有一个看法:那不过是奴隶主的天堂、奴隶的地狱!没有生命活力的行尸走肉!
对,整座城市,就像行尸走肉般空洞乏味!
走在琉球的大街上,乌仁图娅终于理解了一个楚风时常挂在嘴边的词,对一个民族有多么大的影响。
那个词叫做自由。
不同于地广人稀的辽东,琉球这座繁华的商业城市,人流密集处摩肩接踵,草原上从来没见过的东西到处都是。
乌仁图娅东瞧瞧西看看,恨不得脑袋后面也长上两只眼睛:黑黑瘦瘦、包着硕大白布缠头的天竺人,把长笛凑在唇边,吹出神秘的音符,他身前竹篓里的眼睛王蛇,就随着笛声翩翩起舞;一些跟马可波罗差不多模样,高鼻子、蓝眼珠、金色头发的色目人,沿街念着没人能听懂的经文,只最后一句汉语让人明白几分,“愿主赐福与你”;波斯人展示着精美的挂毯,细兰人把五彩缤纷的猫儿眼摆在阳光下,晃得人眼花……
这是座空前繁荣、空前伟大的城市,或许盛唐的长安、富宋的杭州,才能和它相提并论。
但奇怪的是,好奇宝宝似的乌仁图娅,却什么都没买,每样稀奇物事,拿起来看看,就又放下了。
乃颜汗的掌上明珠,自然不会是缺钱,萧平凑上去低声道:“公主要买东西吗?我和保护您的二十七位便衣同僚,都非常荣幸能为您搬运物品。”
“不,谢谢了!”乌仁图娅轻轻摇摇头,拔脚向前方走去。
萧平大急,满脸堆起笑:“公主啊,这边走,大汉国有名的金山银海就在这边,对了,再远点还有炎黄广场,华夏纪念馆和大汉纪念馆,都在那边!可好玩了!”
这次,乌仁图娅根本理都不理他了,自顾自的朝前走。
“嫌远吗?我们保安司的车子就跟在后面!”萧平高叫着,草原明珠头也没回,看看公主前行的方向,他额头上冷汗珠子就一片片的冒了出来,并且一串串的往下淌。
因为再往前五十米,就是大汉皇宫的正门!
现在皇帝还呆在政府议事,宫中只有那几位古灵精怪的皇后……(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327章 单刀会
宫御花园中的春日风暖阁,一名女子双手枕在梳妆台昏天黑地,大汉皇帝的三位皇后正围着她,编着方儿的苦劝。
雪瑶心头那个委屈啊!要论进府早晚,她比谁都早——那时候,赵筠还在泉州秀王府,敏儿跟爹妈住小跨院,陈淑还和侄儿带着兵,在闽广大山里打转呢!
没成想造化弄人,一个个都披上了皇后的嫁衣,最先进门的,到现在还没个着落……这且罢了,赵筠天姿国色又治政有道,敏儿娇憨可爱还是楚呆子的救命恩人,淑姐义薄云天,皇后的位次,我也不计较了!
可现在倒好,弄个什么鞑子公主出来,公然定下婚约,搞不好还跑自己前面去了!筠姐姐、敏儿、淑姐我可以不计较,弄个鞑子公主摆自己前面去,岂不活活把人气死!
陈淑抚摸着雪瑶光可鉴人的长发,心疼的道:“好妹子,别哭,我看那呆子是被狐狸精迷了眼睛,不知道咱们雪瑶妹妹才是天下第一的美人儿呢!”
赵筠也没好气的道:“平常男人尚且三妻四妾,皇上才咱们几个,照说也不该怪他,只咱们雪瑶妹子,姿色哪儿差了?他整天睁着双色眼东盯西盯,其实啊,我看他是瞎了眼!”
雪瑶抬起头,一双剪水秋波哭得肿成了两颗毛桃,“你、你们别劝我了,我知道他嫌弃我丑,又是个相府歌伎……”
敏儿轻轻替她拭去泪水,只觉得雪瑶姐姐的肌肤,比德化象牙瓷还要细白,小丫头到此也是可忍孰不可忍了,捏着小拳头砸在梳妆台上,恨恨的道:“楚哥哥太坏了!下次、下次晚上他再来找我,我一定拴上门不让他进房!”
敏儿凶巴巴的,都当她要说个什么狠话呢,原来就是晚上不给楚风开门啊!她一本正经的样子,逗得陈淑直发笑,故意逗她转移雪瑶的注意力:“若是那呆子在门口说,敏儿、好敏儿,可怜楚哥哥半夜孤单没人陪,你给开个门啊!你又当如何呢?”
“那样啊……”,敏儿歪着脑袋想了想,觉得再不开门似乎对楚哥哥太过绝情了点,便道:“最多开门放他进来说说话,我可不让他睡雪瑶姐姐扎的药枕。”
敏儿房里地一对鸳鸯枕头。还是雪瑶亲手绣成。枕芯是她配地中药芯子。有安眠宁神地功效。在敏儿大婚地时候送地呢!
从小在匠户村长大。小学毕业又是跟着雪瑶学医术。几乎从来没和外人接触过。敏儿保持了难得地纯真。在她心中。不让楚哥哥睡枕头。就是非常严厉地惩罚了。
陈淑和赵筠笑得前仰后合。女总督抱着肚子直喊疼。故宋地长公主则把茶杯打翻。衣襟湿了老大一片。
雪瑶也忍不住一笑。俄而想到自己从小失了父母。孤苦零丁地苦处。现在老大不小又没个归宿。嘴巴就高高地嘟了起来:“你们。你们还笑!平日里一个个称姐妹地。到现在没半点真心!”
“怎地没有半分真心?”陈淑神神秘秘招招手。三位美人儿聚拢在一块。听她嘀嘀咕咕地说了老大一阵子。
听到后来。慢慢地。雪瑶也不哭了。敏儿地眼睛瞪得老大。赵筠一竖大拇指:“好个淑姐。不愧为斩唆都、败张弘范地巾帼名将!端地好计策、好谋略!”
“辽东乃颜汗之女,不里海思忽都鲁公主乌仁图娅求见!”门房一叠声的报了进来。
说曹操曹操就到,四位美女交换个神色,同时叫道:“有请!”
等了半晌,皇宫的正门没有打开,仅仅开了个偏门。乌仁图娅大怒:“我是蒙古公主,你们皇帝的可敦,怎么敢不开中门迎接我入宫?”
汤大娘神情恭敬,态度却是藏着软钉子:“我们大汉讲个明媒正娶,公主还没过门,就进了夫家地门,这就只能往偏门走;要是将来大婚呢,那才能开中门。”
乌仁图娅犹豫一会,也不知道汤大娘说的是胡诌呢,还是确有其事,一柱香之后,她的小马靴终于跨过朱红的门槛,踏进了未来夫婿的宫殿。
我的娘唉!要出事,要出大事了!萧平擦了把额头上的冷汗,心说这未过门的蒙古公主,跑皇帝家去了,皇上又偏偏没在家,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五个大汉国顶儿尖儿的女人凑一块,还不得唱出惊天动地地大戏?只怕关汉卿那小子编的戏文,都没今天这出精彩!
皇上对保安司、情报司,那是绝对信任,萧平自己又是皇上在锦田山下死人堆里救出来的,要皇上家出什么事儿,他可连死的心都有!
萧平冲
手,对便衣保安道:“快去通知皇帝,大事不好了
那便衣看看皇宫,再看看乌仁图娅,嘿嘿笑着问:“要皇上问出什么事呢,我怎么说?”
“皇宫要着火啦!”萧平跺着脚:“兔崽子,你还不快去!”
乌仁图娅已走进了宫门,转过了屏风,她挺胸抬头,目不斜视,彷佛不是在平安的宫殿中行走,而是跨在战马上,面对乃颜汗麾下的十万铁骑。
不,比十三岁那年秋季围猎,在十万蒙古铁骑面前弯弓猎鹿,还要紧张得多,外人或许不知道,乌仁图娅的心脏,跳得异常剧烈,而她地掌心,已浸出不少的冷汗。
哼,皇帝不是不让我来吗?说什么要亲自带我回宫,你还不是怕你那几个皇后,想和她们讲好了再带我进宫?我乌仁图娅是堂堂正正的蒙古公主,凭什么不让我来?你不带我,我偏要自己来,看那几位皇后,能把我煮了吃,还是烤了吃!
后宫正殿,三位有名分的皇后凤冠霞帔正襟危坐,两边侍女一队队雁翅排开,提灯笼、举宫扇、焚兽香、捧粉盒,各种执事一应俱全——早已布下八卦阵,只等飞将军(背景音乐《金枝欲孽》主题曲,《宫心记》主题曲,《一代女皇》主题曲……)。
哼哼,咱们三位正室,不打上你辽东的外宅就算天幸,你还敢自己上门?不给你个下马威,好像我们都怕了你似地!
乌仁图娅一进殿就觉得不对劲儿,楚风常说他几位皇后都是随和大方之人,怎么会摆的谱儿,比大都城地忽必烈还要大几分?只见那高高的玉阶之上,三把鎏金飞凤椅子一水儿排开,当中一位容貌端丽国色天香,眉宇间隐隐有书卷气,想必是第一皇后赵筠;左边那位年龄最小,虽已成婚,还带着点少女地稚气,定是第二皇后王敏儿了;右边的艳丽无匹,身上却英风锐气,带着沙场上杀伐征战地英雄气,必是第三皇后陈淑无。
这阵势,哪儿是姐妹会面?论气氛,简直比那三堂会审还要肃穆几分;论紧张,比两国交兵还要剑拔弩张!
乌仁图娅呢?手按腰间弯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