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风1276 >

第155章

汉风1276-第155章

小说: 汉风1276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现在为止。一号预案执行得非常顺利。
十多万军民。只略少于现在琉球地人口。要安置好他们。不对现有社会构成冲击。不闹出乱子。这绝对是一个棘手地问题。
首先是营造和谐气氛。任何人到了陌生地环境。都会产生戒备心理。初到校场地临时安置处。不少行朝军兵紧紧抓着武器。百姓们也以家庭、家族为单位扎堆靠在一块。以警惕地眼神盯着奇装异服地琉球人。很快。他们发现并没有全副武装地士兵严阵以待。而是香喷喷地红烧肉和大米饭。戒备心理就去了小半。待琉球百姓进来认亲戚。戒备心理就去了大半:原来。琉球人和咱们同文同种。不少人还是远亲近邻哩!允许有亲戚在琉球地人自由进出。更是营造出一种宽松地环境。让人们在崖山海战绷紧了二十多天地神经松弛下来。
然后。刻意处处按琉球地新规矩来。处处把大宋旧制打破。比如排队领饭。比如不跪拜皇帝。比如警察和宋朝衙役区别极大地制服。则是向军兵百姓传递一个强烈地暗示信号:这是琉球。不是大宋。大宋地官职制度咱们全都不承认。做什么都得按照琉球地来。再别拿大宋说事!
最后公布和以往移民完全相同地安置计划。遵从自愿原则。工农商学兵。爱干嘛干嘛。考虑到大部分人失去了生产生活物资。办护照时还可以按人头领一石米地安家费。到政府划定地地方。建房、开垦。就安顿下来了。
复杂问题简单化。别想着什么皇帝、行朝。什么几万军队。就把他当作一次特别大地移民行动。注意后勤保障别让人饿着就行了。你越是紧张。越是拿军队严阵以待。这些随驾地军民越是抵触情绪大。闹不好造你地反。
事态的发展完全符合琉球方面的判断,行朝的官员们也没傻到自找不痛快,到现在,军营中留着的人不到一万,全是宫女太监和高级官员的家属,政治解决,就迫在眉睫了。
楚风和侯德富联袂踏进文府正厅,恍惚间,一道动人心魄的丽影从花窗后闪过。眨眨眼睛,美女呀!楚风后悔连天的捅侯德富:“那是文柳娘?狗日的得手没有,没得手我就委屈一下……”
侯德富贼笑道:“不知汉王说的得手,是到哪一步?”
都问到哪步,看来已经进行了好几步,楚风无奈的撇撇嘴,小声道:“和我装,你小子装,等会儿见面我就跟文丞相说你勾引他女儿,看不揍死个皮猴子。”
“唉呀别介,我可是奉了您的秘旨啊!”
文天祥家常衣服,慢慢的走出来了,刚才还在议论人家女儿,这会
捣蛋鬼收起了脸上笑容,恭恭敬敬的鞠躬为礼:“见人。”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文天祥瓮弦歌而知雅意,却故意做出受宠若惊的样子,“不敢当不敢当,汉王于文某大恩,该是文某亲到府上致谢才对,怎敢劳烦殿下虎驾亲临?”
侯德富腹诽:都过去十天了,没见你来啊,我看要不是汉王亲自来拜,等上二十年你也不会主动来。
文天祥也是有苦难言,楚风两次救他,又从北元赎回妻女,这恩德真比海深;可忠臣不事二主,汉王取宋而代之的心思是路人皆知,文天祥怎肯和他搅到一块?
和文天祥这样的聪明人绕弯子,没什么意思,楚风单刀直入:“楚某此来,只为请文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哦?”文天祥剑眉挑起,嘴角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笑意:“汉王兵锋所指,挡者无不摧;汉王府库之中,金银车载斗量;汉王振臂一呼,琉球、闽广之民嬴粮而景从。文某屡败于北元,技穷力拙之人,能有什么帮你的?”
“试问先生要做忠臣,还是奸臣?”
“自然是忠臣。”难道我会做陈宜中那样的奸佞小人?文天祥在肚子里冷笑。
“再问先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是孟子说的?”
“汉王要考我四书五经么?这句话,便是儒学蒙童都读过的。”文天祥闷在家里,看过楚风的《四书新解》和《五经新编》,其中新奇的见解颇多,但义理并不深刻,在他这位大宋朝的状元公看,实在过于浅显。
“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故也;君臣义合,不合则去;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楚风说的三句话,正是朱熹的名言,文天祥理学大家,自然熟悉无比,此时听了,却如九天上打下一个霹雳,惊得呆住了。
楚风不依不饶,一字一句如重锤敲到文天祥的心坎上:“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赵家私有,若天下为一家一姓私有,则宋太祖黄袍加身,岂非夺柴家天下的无耻小人?
丞相开府赣南,朝廷并无半分信任,何来君臣义合?只该不合则去!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如今百姓生灵涂炭,山河社稷残破,二者不存,君之尊何在?宋既然不能保境安民,汉自该取而代之!”
这些话,都是朱子说的,文天祥半生浸淫理学,自然深信不疑。以此来看,汉代宋乃是理所当然?自己也早该脱离行朝?
这和过去的儒学相差太远,文天祥只觉得脑子里一团乱麻,怎么理也理不顺。
“最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文先生既然要做忠臣,是忠于咱们这个民族,忠于咱们这个国家,还是只忠于赵宋君王?”
楚风说完就带着侯德富离开了,但他的话,如黄钟大吕般在空中回响,冲击着文天祥脑中故有的思维,也冲击着旧有的儒学理论。
“皇上连一个虚位都不能保留么?”帝师邓光荐心有不甘的问陈宜中,刚才他已经抛出了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受九锡、加亲王爵、总摄天下文武事的条件给汉王,然而陈宜中还是微笑着摇头,似乎只有禅让一条路可以走了。
“中甫(邓光荐字)执迷了。”陈宜中盯着老同事的眼睛,诚恳的说:“你是要把官家、太后驾在火上烤吗?”
当帝王身份和手中实力不能匹配的时候,皇帝的生命就会非常危险,就算汉王仁厚,但保不定他手下哪个从龙之心热切的人玩个花样,这边搞黄袍加身,那边就得殿上哭灵。这个道理,邓光荐懂,但大宋三百年到此结束,他又总有点不甘心。
陆秀夫比他看得开:“那么,与权的意思,现在就行禅让吗?官家、太后的封号如何?”
“不必禅让。汉王法统上承炎黄、下合约法,与历代帝王授受不同。”陈宜中已非常清楚琉球汉国制度,国为汉人之国,王为汉人之王,何必要宋禅让?
“皇帝、太后、皇族、一应官员,俱为汉国公民,没有封号,可以保留财产。所有人和普通汉国公民享受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没有丹书铁券,没有归命侯的封号,但陆秀夫反而出了一口气,他不傻,他知道只有真正成为一个普通人,官家、太后和皇族才有最大的安全。
比起带有侮辱性质的归命侯,比起被宋太宗夺去小周后、再用牵机药害死的南唐李,小官家实在幸运太多。(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199章 登基为帝
    汉三年、宋祥兴二年、北元至元十六年、西元耶诞一二月十八日,宋末帝赵昺颁诏天下:天命无常,惟德有归。宋室暗弱、南渡偏安,文不能轻徭薄赋,武不能保境安民,以致蒙元南侵生灵涂炭,非但未能收复故都开封,又失行在临安,帝后北狩、华夏蒙尘,至崖山之败,天命已改、天心已移。楚氏崛起海上,汉国承继炎黄,文治武功远迈于宋……
宋帝宣布退位,法统道统归并于汉,接下来就该是楚风表演了。很快就有从龙心切的人送上了劝进表:
“臣侯德富、陈宜中等顿首顿首,死罪死罪!窃闻天生蒸人,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圣帝明王,鉴其若此,知天地不可以乏,故屈其身以奉之。知黎元不可以无主,故不得已而临之。昔三皇以德=法,代天授时,创新学,为民立命,仗剑赣南而鞑虏束手,扬鞭海西则占酋成擒。立法晓义,万众欣悦,贤逾尧舜而盖禹汤;执政以仁,百族率服,圣越五伯而泽蛮荒。教化四夷,泽被万邦,文武圣道,功德辉煌,亘千秋而愈烈,历百世而益昌,迈唐宗而无慙德,比宋祖而多武功,穷天极地,民无能名,握乾秉坤,承天受命,故此皇天后土,江山社稷,舍汉王则当世谁堪与争哉!
夫圣人之出,必天生祥瑞吉兆。武王以周代商,彩凤鸣于歧山;高祖兴汉克秦,白蛇斩于大泽。伏惟汉王,鼎兴琉球,踏波东海而斩长鲸,履足南岛遂得朱雀,极西之地成麒麟,也就不以为怪了。
现在,那只长颈鹿早已从晕船的状态恢复过来,幸福的啃着汉王府后花园中的奇花异草,嗯,中餐的味道比非洲菜好啊!
雪瑶和敏儿从医院赶回来了。赵
扯下平时最心疼地花花草草。把嫩叶往长颈鹿地嘴里
“哇。一只真地麒麟!”三位美女、阖家仆佣看着长颈鹿地眼神。比后世追星族热捧四大天王再加曾哥春哥还炽烈得多。
管他地。既然都说是麒麟。那就算麒麟吧。楚风也看开了。只是挠着头皮想:要是弄到袋鼠和考拉。会被当成什么瑞兽呢。貔貅。还是饕餮?
既然非洲地长颈鹿能摇身一变做了麒麟。印尼一带常见地火红色金刚鹦鹉。当作朱雀也不算勉强。印度地面上比野鸡还多地孔雀。弄琉球就成了不折不扣地神鸟……
难为陈宜中了。仓促间这些祥瑞凑到一块还真不容易。是碰巧在占城找到个波斯马戏团。才一下子凑齐地。随后。马来地白牛也转了运。占城地白象也遭了瘟。真腊深山中地白老虎也倒了霉。汉国重金搜求之下。这些白化病患者们纷纷被当作祥瑞。用船运到琉球——在这个时代。老百姓就相信这一套。楚风也不好煞风景不许人家进贡。干脆建了个动物园。把这些各处运来地动物公开展览。
有了祥瑞,还需要装点一番万国来朝的气象。侯德富干这事轻车熟路,从前搞海盐签公约、土人充四夷,现在又把南洋各处王子酋长弄到琉球来,这些人要么像忙果、麻那巫本来就是汉国傀儡,要么就是和汉国通商往来的,南岛诸国只讲利益,有利可图,让他来磕几个头,实在算不得什么。
汉国人只须鞠躬行礼,外国贡使却要撅着屁股磕头,登基仪式上的差别待遇,让新公民们再一次领悟了“公民”两个字的意义,不少人紧紧握着装护照的小钢筒,觉得这就是世上最珍贵的宝贝。
是的,它不仅代表拥有三十亩土地的权利,代表了受汉军保护的权利,还代表了在任何人面前都不用屈膝的权利!
三月初一,汉王楚风登基为帝,国号、年号不变,明诏天下: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也,汉乃正统、元系鞑虏,四方有志之士当从汉讨元,皇帝愿与天下人共天下!并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保护民产,耕者有田。
于是四海震动。
陈宜中感叹,古往今来,帝王以天下为一家一姓之私产,秦汉晋、隋唐宋,历朝历代无不以开国之前的封地、封号为国号;今楚风以汉为号,乃是以汉人之皇帝、汉人之朝代自谓,其后更明确提出与天下人共天下,比之秦与关中亲贵共天下,汉与功臣贵戚共天下,晋与世家豪门共天下,唐与陇西将门、山东世家共天下,宋与士大夫共天下,气魄胸襟自然高了不止一筹。
在十六字的政治纲领中,饱受蒙元欺压的人看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