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起波斯湾 >

第937章

宋起波斯湾-第937章

小说: 宋起波斯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
哪知道,他刚刚说了两个字,大厅里就发生了令他没有想到的事情。看到赵伏波来到大厅的所有人,包括所有的国王、苏丹与大汗。他们似乎都忘记了他们自己脑袋上戴着王冠,在他们各自的地盘里那都是所有人之上的人物。
可在这儿,他们居然如同臣子那样先向赵伏波行礼。倒是赵伏波自己光着脑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装饰。倒不是他没有王冠,而是因为此刻他还没有正式加冕过,戴上王冠的话会可能略显突兀。
“陛下!”
他们一起向赵伏波施礼这不惊讶,而且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说的“陛下”两个字时用的是怪里怪气的汉语。甚至他们行的礼节,也不是欧洲式的弯腰礼,倒是在“华夏帝国”控制范围里普遍适用的拱手礼而已。这说明了一件事,它就是“流行的由来”!
这样说似乎有点开玩笑的性质,但在整个世界上来说,这就是真理。
比方说当年赵武灵王提倡的胡服骑射,并因而建立了整个6国之中最强的骑兵。又比方在我们这个时代里的,到处都大买特卖的垃圾食品——肯德基与可乐。这说明了一个关于流行的最现实的问题,真正在全世界流行的东西,永远出自于强者的手中。
就比方说热兵器的“流行”一样,虽然说事关国家、民族的存亡,不流行由他不得。但事实上学习强者,一直是人类本性之中最传统的存在。甚至这种学习强者的本性,被固化在人类的基因之中。而学习强者的目的,是为了在未来去争夺王者之位为目标的。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强大!
“这……诸位陛下,你们实在是太过于客气了,我看不如这样吧,我们大家都不要再称呼这样生疏的称呼。我想我们大家可以按我们华夏帝国的规矩来称兄道弟,这样喝起酒的时候,也会有些气氛。过了酒场,其他场合上大家自然还是用官方的称呼,不知道我这样说大家愿意不愿意呢?”
赵伏波这样的话,早引的躲在楼上偷听的女人们笑起来。是啊这也算赵优伏波摆下的相当大的乌龙,毕竟在坐的可还有他的两位岳父大人呢,难不成也该称兄道弟么?
楼下的国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他们之间,往往都有些曲里拐弯的亲戚关系,但在平时这样的场合里,大家都刻意的回避。大概是因为这时欧洲的传统与中国传统大相径庭的原因。然而,赵伏波话虽然不能说是命令,但对于这些国王们分明就是威胁。
毕竟哪一个惹的赵伏波不高兴,出口武器听时候,稍稍加点水分,对他们而言那可不是面子的问题。而是作为一个皇族,还能不能存在的问题,那关系到亡国灭种的问题。所以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战争之王”,赵伏波的话没人会当真,但也没有人会反对。毕竟在战争里,唯一真正胜利的,仅仅只有战争之王而已!
不过大厅里的国王们,他们的反应可都不如一个年轻人快!还在他们紧张的思索时,已经有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来。是谁呢,咱们下章再说!





第十季 纷争的终结 171章 相逢须一笑
 更新时间:201291 0:08:36 本章字数:2139

说话的人是来自英格兰的爱德华王子,前面说过他是继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皇帝的儿子——聪明的曼弗雷德之后,另外一个表现的相当睿智的少年。在赵伏波离开欧洲这两年的时间里,他已经将要12岁了。就在这两年里,作为一个少年他可是做了不少的大事。
首先,他承诺亲政之后立即签署《大宪章》,并由此而制止了英格兰国内诸贵族的反叛打算。同时又用建立火枪部队的机会,以西蒙。德。蒙德福特伯爵、诺丁汉郡长菲利普。马克以及诸如此类的人,开始打造自己的班底。虽然英格兰装备火器的时间比起法兰西与神圣罗马帝国要晚,但他们也有一个强项。
大家该记得,当时绮丽尔公主在英格兰的时候,配制过火绵。虽然她并没有把火绵的技术传播出去,但火药的西方爱德华王子却已经知道了。他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利用与绮丽尔公主以及朱莉安娜的关系。在朱莉安娜家的领地里建立了火药厂,并开始向英格兰军队供应火药。而且由于朱莉安娜家领地的相对独立性,他请求父亲免除了那儿的税负,并以保密为理由不允许外面的人进去。也不允许里面懂得火药制造技术的人出来。
大家或许不相信,一个年轻的王子就能够做得到这些,但事实证明这个带领英国人真正步入宪政时代的爱德华一世,绝对是天纵奇才级别的人才。历史上评价他尽管他在对外政策上的确十分狠毒,可在英格兰历史上他也算得上是一位,英武的开明君主,其军事才能和政治铁腕都极为不凡。
就在这场宴会的大厅里,多数国王都因为赵伏波的建议一时愣住的时候,反倒是他第一个开口了。作为年纪最小的他,同时又是唯一一个王储,赵伏波的建议反倒是他最占便宜。
“诸位叔伯兄弟,我看既然是赵大哥的希望,我们就不如客随主便好了!”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把客随主便中的“客”字咬的很重。虽然他是用英语说的,但赵伏波知道他的汉文化应该有着相当的造诣。赵伏波一点也没有猜错,绮丽尔对于这位曾经和自己一起冒险的王子,那真的是如同兄弟一般看待的。倒是她自己的兄弟们,没有得到这个待遇。
为了关照自己的这个兄弟,绮丽尔甚至把什么《吕氏春秋》、《战国策》包括“四书五经”之类的中国传统文化给了他一套。虽然那里面没有关于科技的任何资料,但一可以让爱德华学会汉语,另外就是还可以让他知道更多的手段与谋略。
从马丁与赵伏波那儿,绮丽尔知道历史尚短的欧洲各国,尤其是风俗文化之下,于权谋与手腕他们与“中华民族”那差的不仅仅是量的问题。当然她也从马丁与赵伏波那儿知道,“中华民族”的权谋与手腕最大的问题在于,在他们师徒以前根本就用错了地方。因为权谋、手腕盛行的地方,很难有科技发展存在的空间,原因何在前面有大段的论述。
“华夏帝国”对内强调的是“法治”与“科学发展”,但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之中,权谋与手腕会被大量施展。为此,她给父亲、爱德华王子以及艾丽莎给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都送了刚刚提到的大部头的中国古代著作。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流行的原因,而且也是在未来“华夏帝国”征服世界的,除过军事手段之外的重要的文化手段。
爱德华王子的一席话,不但替赵伏波解除了冷场,也替各位国王放松了心情。赵伏波深深的看了眼他,心中在想这个爱德华王子将来会不会成为自己儿子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呢?不过转念又嘲笑自己,想的实在是太“远”了。不是长远,而是离开了国际竞争的真正主题,那依然还是那个词——科技。
就算爱德华王子有再强大的大不列颠帝国,难道他就真的有本事用火枪装备的军队来对付空军吗?归根结底,那依然是科技发展的质量、效率在对抗而已,这才时国际竞争的唯一标准。
“嗯,爱德华王子说的好啊,诸位陛下……呃,不对,诸位叔伯兄弟,我们华夏帝国还有那么一句话,叫相逢一笑泯恩仇不知道诸位听过没有呢!”
躲在楼上的诸女,不知道赵伏波还有这么“妙语连珠”的时候。不过她们又不大相信,今天夜里赵伏波有本领让这些国王们,放弃宗教的冲突,那未免有些太过于妄想了吧。不用问,对于虔诚的基督徒与虔诚的穆斯林来说,这时多么不可能的一件事啊!
不过赵伏波下面话,却让她们明白,赵伏波做事的时候始终是紧扣着那个原则。那就是权谋、手腕那是对外的,瞧瞧他的手腕吧,好像还在担心这个世界打的不够血腥残酷一样。
“不过我的意思是,诸位今天既然见了面,你们当中有些人相互理念信仰都不合拍。让你们明天还做兄弟,那就是我太过分了!不过今天,既然大家都来庆祝神圣教廷的建立,而且我也做了个被教皇陛下委托代他做东道主的差事。所以请诸位叔伯兄弟给我个面子,正所谓相逢须一笑,这才是当皇帝与国王的风范。大家今天夜里一起痛快喝顿酒,完成了这件事之后,你们之间再想为了各自的信仰而战,我保证华夏帝国绝对不会阻止大家!”
尽管也许将来他们要与眼前的国王们打仗,不但会发生宗教战争,同样欧洲的君主以及西亚地区的君主们,都有可能在内部相互攻伐。这些事情赵伏波无法制止,而且制止了损失最大的事实是他。但就现在而言,作为“华夏帝国”的盟国,相信国王们之间会有许多默契的。
“是啊,我看伏波说的再正确出没有了,相逢须一笑,真是句好成语!”
“我也赞同!”
这一次,没等别人开口,赵伏波的两个岳父就先出来了,这姜还是老的辣啊!





第十季 纷争的终结 172章 清晨就起航
 更新时间:201291 15:43:02 本章字数:2169

“军士、军士!”
从朦胧的沉睡之中被人叫醒,李彦简晃了晃头。感觉到它沉重的就你是一个椰子,而且还没有熟透。
“昨天喝的太多了!”
作为不当值的一员,昨天夜里回到船上的人,十有八九都醉倒了。李彦简也是其中之一,而且昨天在一群弟兄的下“帮忙”下,他已经从处男变成了一个男人。士兵们出外作战的时候,往往都需要些额外的安慰。虽然在外面的时候,他们往往宁愿去嫖。妓。因为所有的人都不想放弃回“华夏岛”上,找自己相伴终生的机会。
毕竟那儿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华夏人”,聪明、漂亮而又是有知识的女性,虽然稍稍要多些骄傲不大好对付。除此之外,没什么好挑的。娶,多数“华夏军”的士兵只会有三个选择,“华夏岛”生产的丽人自然排在第一位。否则就会考虑将来在“华夏故土”上成家,最后考虑回到家乡娶妻。
不过多数人不考虑回到家乡去,就算他的家乡仿佛君士坦丁堡这样宏伟,他们也不考虑回去那儿渡过他们的晚年。原因在于,与“华夏帝国”的城市相比,它们缺乏生活上的方便以及所有的自由。就算是“华夏帝国”新建设的领土,那儿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欢快。
事实证明,人对于希望的追求总是热切的,除非一直受到挫折,否则他们对于希望的热切很难消退。“华夏帝国”比其他地方好的原因在于,它总是有希望的,而且给人的感觉希望就在眼前。
就跟随那个钦察汗国阿速台汗来的钦察帝国的士兵,他们也带来了不久前李彦简呆过的香格里拉行省。那儿是整个“华夏帝国”里最动荡,人口流动性最大的地方,所有人都因为招工的岗位而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未来。要么前往总缺人手的“华夏岛”,要么前往新加坡。对李彦简来说那儿有点热,还有就是正在建设的加里曼丹岛和济州岛。
在“华夏帝国”的人都说,这是一个人口“熟化”的过程。他们必须要到一个新的地方,学习新的本领,汉语则是必须要学的东西。然后从事一项事业大约1~2年的时候,在这期间如果他们汉语学的不错,就会得到相当的信息,然后考虑换一份更好的工作。
当然,没有什么比得上到“华夏岛”上去工作和学习,那是孩子们以及青年们选择的最先生活的地方。“华夏帝国”是最注重教育的国家,据李彦简知道,“华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