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起波斯湾 >

第449章

宋起波斯湾-第449章

小说: 宋起波斯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蒲金书即不是打算攀龙附凤,也没有打算要他的感激。相反,蒲金书的打算,可长远的很呢。大约在费莱凯岛的时候,大家就看得出来,蒲金书是个颇有心计的人。原因是什么,后面大家就会知道。
商人们一听,一个个眼睛不由就亮了起来。开个与赵明卓一样的店。还是他南外宗正司赵氏宗族的连锁店,虽然规矩有点怪,但只要能挣就是好规矩。最少作为商人,他们没打算跟钱做对。
“如此,实在是……”
来的商人,从辈份上来说,都是赵明卓的族兄、族弟之类身份。一些人做过生意,另外一些人不过是家里有几个钱,拿来想借机会做些事业。
“诸位,不必感谢蒲某。这全都是明卓大哥的功劳,原本我明卓大哥一些货物,还怕过明卓大哥坐地起价。谁知数月之后来后,明卓大哥是一点也不贪,反倒是做的有声有色。在下有个提议,是不是这个赵氏连锁店让明卓大哥做个总管。以后我的货到他的仓,由他派给各城。诸位兄弟就算是甩手去做别的事情,也尽可以放心去做。”
诸人一听,都知道蒲金书对于赵明卓的信任。推他做总管,不过是由他来管着诸人罢了。另外,货由他的仓再到各地,诸人就算心中不乐意,可也不敢开口。毕竟,没有了货,开个店顶什么屁用啊!
店铺连锁,这是马丁在索科特拉岛里,把他知道的所谓现代营销理念,不管对不对,写了一大本,让商人们自行钻研。这连锁店的模式,就是蒲金书在济州岛上想到的方式。
不用问,这对于赵明卓所属的宗族而言,最有利益可言。尤其他们到了各地,连税负都不必缴,还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原本这件事是到了泉州,才打算与赵明卓商量的。谁能想到,他联系的做贩卖人口的商人,居然都是赵家之人。
蒲金书顺水推舟之下,这个顺水人情与顺水生意,就理所当然做成了。接下来,大家到王文统那儿去登记造册。按照泉州估计的销售数量,定出济州岛上运出的货物。由此形成以后每月一次的送货,赵家的商人们只消转运到其他各城。
比起赵明卓来,他们多了一道转运费用,只是这利润的空间实在不小。再者蒲金书只信任赵明卓,因此一个个都表示心悦诚服。在生意上就是如此了,但商人们一个个都在想,或许是该合伙把赵明卓推上知宗正司事的职务上。那赵明卓就算是拿到了,赵家的宗族旁系的控制权了。
此刻虽然提此事肯定是件不适当的事情,但当宴会结束之后,所有人都离开之际,才是蒲金书向赵明掉摊牌的时候了。这时,闲杂人等都已经下去休息了,只剩下今天夜里要参加行动的人。
其中包括了王文统与章青等人,赵明卓知道蒲金书要与他谈重要的事情,因此要老管家摆下一桌果子与好茶,随后就遣退了其他的人。蒲金书手中掂着自己的烟斗,看看周围已经没有什么人了,才向正点燃烟斗的赵明卓问了一句。
“赵兄,不知道你对当年那位被贬到湖州的济王千岁如何看呢?”
饭后一袋烟赛过活神仙,此刻赵明卓是真有这感觉了。正如同蒲金书最早向他推荐烟斗的时候说过的那样,此刻他已经彻底离不开这可以使人变得舒适的烟雾。
可是在大宋说到济王一案的时候,却是个极为敏感的,事关宗室的问题。这吓了赵明卓一跳,心中急事的转着,不知道眼前的蒲金书是什么意思。
“哎哟……”
太过入神的赵明卓被火柴烫了手,才从刚刚蒲金书的话里回过神来。看看其余诸人,似乎都没有听到,他不由的小声说了一句。
“我的蒲兄弟,我们都是商人,这些事关宗室的事情……”
说这些话的时候,赵明卓心中才明白,今天夜里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好事。不但后续的商品批量到达,甚至自己还成了将来的“赵氏连锁店”的总管。有了这个职务,将来连锁店越开越多,自己可不是就可以轻易得到宗正的位置么!
“原来,这么多好事,却是有其他问题的!”





第五季 永远的黑暗 119章 亲族的支持
 更新时间:2012218 23:57:12 本章字数:2145

南外宗正司里那位宗正的职权有多大,可以这样说,他们这些赵氏宗族的支系,每月从朝廷得到的钱粮都在那位宗正手中把持着。每位宗世每年可得180贯左右的收益,而且南外宗正司管辖着泉州、漳州的宗正司。
尤其近年蒙古人入侵,各地宗室迁到泉州一带的富庶安稳之地的宗室日多。自然南外宗正司的权限也就越大。倘若与西外宗正室一起,就控制了赵氏的所有外宗之族人。
虽然大不过临安的睦亲宅,那里安置的是留在朝中侍奉皇帝的有服南班官宗室,也都是有服的宗室成员。与南外宗正司、西外宗正司有着宗族的关系,同时也往往是宗族在朝堂势力的反映。
虽然如此赵明卓之类的宗族人微言轻,但倘若能够通过“赵氏连锁店”控制南外、西外宗正司,其他各州自然不足为惧。而且,倘若愿意穷死,谁去理会他们。这些想法,蒲金书自从在海上遇到了赵明卓之后,就一直在考虑。甚至他的那个“连锁店”的计划,与这件事也有着深刻的关系。
赵明卓不是个傻子,当他尝到了一切甜头,看到了美好未来的时候,蒲金书突然抛出这么一句,立即就让他紧张起来。
“赵兄,何必紧张如斯呢。咱们不过是说些闲话而已,而且史弥远那个狗官做的事情,如何可以余威至今?”
说话的时候,乌瞳瞳、亮晶晶的眼睛看着赵明卓,似乎是对他过份小心的嘲笑一般。此刻的赵明卓突然意识到,倘若自己不与他谈下去,恐怕今天夜里的好处,明天就会到别人兜里去。
毕竟,这里有南外宗正司、福州有西外宗正司,比自己条件好的人多了去了。倘若有另外一人,接了自己的位置,蒲金书自然是一毫不损,保险那些家伙还很愿意落井下石。
“唉,那些陈年旧事,说出来也是伤心。想不到蒲贤弟召引年轻,对于这些旧闻还有如此的关注!”
蒲金书看得出来,赵明卓舍不得如此的收益,也不愿意未来名利双收的事情落到别人的口袋里。只是事关宗族,他变得谨慎多了。可现在再谨慎,那实在就晚了一些。今天如此大的阵仗一摆,蒲金书有信心可以让赵明卓去做他该做的事情。
“赵兄,一时你与我回蒲家一趟,我已经数年没有看家里人,还有些怵呢!说到这儿,我那位赵贤弟,就是黑衣大食的那个兄弟。他却已经是离家20余年了,我的赵兄啊,20余年飘零海外,如何能够不想家呢。我听他说过,他家也是为仇人所迫不得不远离故土。不过那位赵兄弟,却是个有志的。他说过,誓要回到中原之地,以得他应得之份!”
蒲金书的打算,并不是要赵明卓去帮什么忙。而是到时,要用鲜血让他明白一下,在这外世界上,要么左、要么右,墙头草是当不得一的。另外,也就隐隐透露出,赵伏波的身份。
“姓赵的……20余年前被仇人迫离……得他应得之份?倘若那真是济王千岁的后人……”
想到这儿,赵明卓的头上冒汗了。这可绝对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一个不好就是抄家灭族的勾当。可他心中尽管已经认定,但面对如此的巨额利益,以及自己将来可能坐到宗正位子的未来,心中不够要斟酌一样。
看着蒲金书,这时只是叼着烟斗,品着香茶,手中的大扇子时不时的摇一下。似乎对于这件事,一点忧虑也没有。只是因为自己不愿意攀谈,而在心中想些什么。
“难道他今天夜里回到蒲家去,却是因为那个‘赵兄弟’的事情么?如果是这样的话,难不成他想要在泉州做乱?”
这些猜测,自然使赵明卓心乱如麻。作为宗室子弟,距离朝廷越来越远。虽然因为宗族地位的问题,不过心底里谁还没些想法。就如同当年替代济王赵竑成为理宗的赵与莒,乃宋太祖十世孙,燕王赵德昭九世孙。却不也是一个外宗么。如果这样说的话,昔年济王千岁的子孙回来争夺帝位,却也不是件什么神奇的事情。
赵明卓捋着自己的胡子,吸着烟斗心里慢慢宁静下来。想透了这些,自然也就没那么害怕了。
“敢是这位蒲贤弟是替那个济王的后人,来找亲族支持的?只是不知道这位济王后人的实力如何。倘若真的……”
倘若真的有实力,那么他来做皇帝,他赵明卓自然再也不须顶着皇族的帽子,却过着堪比堪比寻常百姓的生活。
“也罢,蒲贤弟,今天夜里为兄便与你走上一遭。只是这黑天半夜……蒲贤弟,可需要帮手么?”
想到黑天半赵明卓猜,蒲金书恐怕可不是回家去拜什么长辈的。至于他要在蒲家做什么,赵明卓倒不在意。再说蒲家是什么富商大贾,他赵明卓可是皇家之宗室呢!
后半句简直就是在问,“蒲兄弟,杀人要帮手么?”
蒲金书摇了摇扇子,眼睛看着赵明卓,只说了一句,便已经表明了他的决心。
“赵兄,明日太阳升起的时候,这蒲家便是兄弟我的蒲家。只求赵兄今日一去,看过之后,你便全都明白了!”
此刻的蒲金书不再说话,他心中的激动,就像是一个即将向敌军发动攻击的士兵那样。心脏激动的跳跃之余,身体却发起抖来。
当他抬起头时,却见崔红英与章青,这今天夜里主要畏服他的人,一个个虽然尽量放松着自己,但神色却都有着若有若无的凝重。相对而言,崔红英那妩媚的脸上,此刻一时红起来,一时又变做煞白,大约总是想到随后的行动,心中有着紧张罢了。
这里澄静的天空之中,一轮圆月却已经攀上半空,蒲金书扇子一收。
“诸位,时辰已到,我们这就走吧。”
“来了!”
赵明卓能够感到,随着蒲金书的话,一股肃杀之气立即就弥漫了起来。





第五季 永远的黑暗 120章 蒲少回来了
 更新时间:2012218 23:57:31 本章字数:2170

夜里如果从天空里看下去的话,就看得明白。一些亮着大灯的马车,已经完全包围了蒲家大宅。蒲家如同大宋的其他大宅一样,是座几进的长方形庄院。庄外有完整的围墙,这时亮着大灯的大车,在每一边都有多达3辆。
大车刚刚一停稳,车四面的壁板就被从里面打开。那全是一门门已经上好了炮弹的弩炮,大约只等蒲金书的一声令下,就把这儿移为平地。除过一辆用心火力支持的弩炮之外,其余两辆大车里,装的全都是背着斩将刀和兰博折叠弓的弓手。
“从里面出来的人,无论是什么人,杀无赦!”
根据预先的技术,当这些布置完成的时候,就是蒲金书回家的时候。银色的旅行车里,虽然一如傍晚是那么辉煌,只是静无人迹的街上,却不再有人围观。
蒲家的门前,挂着两盏流行的提灯的灯笼。过去的纱灯笼被称为“气死风”。那么这种透光良好的,装着蜡烛的灯笼,已经把这个钟头抢了过来。无论风雨对它们,全都没有影响。
其走俏的程度,倘若泉州谁家的门上还挂着灯笼的话,就被会人叫成“暴发户”要不就是“土鳖”之类的词汇。毕竟,能够从每天只卖一定数量的商品里抢到手,那就明白家里人的还是有一定本领的。
“呯呯呯……”
蒲家由于世营海商,看门的可不像平常的富人家里,弄个老家人,又或者说一般的家丁、护院。试想想看,能够与海盗们结盟,几乎切断前往黑衣大食海上商路的蒲家,看门的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