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起波斯湾 >

第1091章

宋起波斯湾-第1091章

小说: 宋起波斯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给你兄弟赵伏波,那样的话我们蒙古人可能还有更好的选择。赵旭,以你一人之命,换我蒙古千千万万条命,可是件大善事呢!”
“这个老混蛋,如果不是他坏事,这大殿能被炸成这个模样么?”
赵旭有些恼,倘若明天大殿里被打成这个模样,光整修一下就得几个月时间。而且还要花费大把金钱,那自己称汗不成了笑话了。还有,原本今天夜里,还可以甄别一下,到底哪些王公大臣们愿意自己称汗,愿意忠诚于自己的。被亲王忽必烈这一闹也分不清了。
而且这些蒙古的王公贵族们死在这儿,明天和他们的家人如何交待,这又成了一分不稳的因素。就算让赵旭今天夜里,把亲王忽必烈与他的手下全都杀了,但在整个事情上,赵旭却又落入下风。
他不得不面对随后的大把麻烦,到时已经死了的亲王忽必烈,当然是什么麻烦也没有了。
“你这老匹夫,看旭爷的张手雷!”
赵旭对于亲王忽必烈那是恨得牙关痒痒,实在是想拽着他的八字胡问问,他真的以为“华夏帝国”会饶了他们吗?而且这个老匹夫为何一战败了就完全没了勇气了呢?
他可不知道,亲王忽必烈那是被华夏帝国皇家海军印度洋舰队的炮击给吓的。试想想看,数百门大炮的覆盖式攻击,那样的毁天灭地的威力,倘若亲王忽必烈这打了一辈子仗的人再分不来轻重,那就真的有些二了。
带着愤恨,手榴弹从赵旭手里脱手而出。亲王忽必烈也朝着赵旭发出呼喊的地方,连续射击了4枪。连射火枪是4发装的,以防止青铜制造的弹仓过热,引发其他火药。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后海迷失手下被很快清除光。更多的亲王忽必烈的人,从四面开始靠近大殿。这给大殿里赵旭的手下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他们不得不互相靠近,以抵抗四面的攻击。
激烈的射击声,继续在大殿里响起。双方都想压住对方的火力,好让自己一方可以发动冲锋。而这时大殿外面的枪声又再度响了起来。当亲王忽必烈的手下,代替了皇后海迷失的手下进入到大殿四周的时候。
贺齐率领的隐蔽在海迷失皇后寝宫的罗斯人也杀了出来,他们迅速包围起偏殿,那里面是王公大臣们带来的礼物存放处,自然也就是亲王忽必烈手下武器弹药的补给处。
战火继续在整个哈勒合林城,以及内部的皇城里激烈进行!





第十二卷 不过是开始 109章 猛兽绞肉机
 更新时间:20121031 0:00:57 本章字数:2171

在哈勒合林城皇城的正殿里,双方的交火在激烈进行,猛烈的射击很快让双方都感觉到缺乏弹药。在这样近距离的战场上,用了光了弹药就只有一处选择。那就是把手中的手榴弹一齐甩向对方,接着双手握着斩将刀冲上去。
猛烈的爆炸声带来了大量的哀号,亲王忽必烈的手下同样甩过来。猛烈的爆炸让整个大殿被烟雾团团围住,但这时已经打红了眼的双方士兵,已经顾不得他们。
士兵们握着斩将刀,猛烈的撞击在一起。相对于普通战刀,斩将刀除过劈砍的效果之外,破甲用的“斧头刃也非常犀利。”。双手持着的斩将刀,刀锋向步刀背向下。倚仗着高度,罗斯士兵手中的斩将刀从高处刺下来。
与所有的军队一样,蒙古人战场上的刀法,来来去去也就是几种而已。这种“俯刺法”是以对手的胸膛及以上为目标发动攻击的手段,就使被对方横刀一挡。借力头上一轮,又是一个在大在轮斩凌空而下。
倘若没有前面的“俯刺法”攻击,直接一刀抡起来,只怕等不到砍人就得被对方一刀刺死。
想来当年大唐的,使用百炼钢陌刀与明光甲的“铁猛兽”,并不过是如此。甚至他们没有精钢铠甲与大马士革锋刃的斩将刀,这种“铁猛兽”的大罪,赵伏波在当时的亚丁城之战与对抗十字军的埃及之战,早已经证明了其厉害之处。
高大的罗斯人身披铁甲手握长刀,与亲王忽必烈的手下撞击在一起。排排的长刀一撩、一刺、一砍。简单的三招,却如同狂风暴雨似的卷过来。身高不及罗斯人、力大不及罗斯人、刀长不及罗斯人的蒙古人,立即就落入到下风。
事实上历史记载当中,蒙古人并不比汉人的个头高,他们也不如汉人的身体强壮。只可惜大宋无良马,遍地皆狗官。不然50万“铁猛兽”,足够使蒙古人早已经荡然无存。
然而,可惜的是,大宋无良马,不知道是哪个混蛋想出的词。当年大宋的海船到过阿拉伯,大宋的土地当时全球第一,居然养不好马。那就要问问,此刻“华夏帝国”各县都建立了“华夏天马”的生产基地,没见哪个地方的马匹长势不好的。
试想想,马儿们在苦寒之地的俄罗斯,在阿拉伯沙漠,在蒙古草原。在哪个地方没有马呢?到底是马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想必不用不笑多说,大宋不过是狗官的问题,如此而已!
门外涌进击溃了皇后海迷失殿外布置禁卫的,亲王忽必烈的手下涌进来,成排的枪弹射向那些挥舞着长刀的罗斯人射去。固然他们身上穿着坚固的钢质山文字甲,但对于火枪的子弹,那是没有多少防护力的。
大家该知道,山文字甲作为一种轻型铠甲。其带有滑箭脊的山形甲纹,可以让箭尖偏移。而且其活动的连接,也形成了软性的抵抗,这将让箭枝因为力的方向改变,而减少杀伤力。
但枪弹并不是如此,就如同散弹枪一样。它的铅丸依靠的不是穿透力,而是将弹丸上携带的巨大动能释放出来。大家该知道,就算穿着防弹衣,被击中的时候依然会肋骨折断,而那就是动能释放的结果。
箭形弹就更是如此,当它的巨大动能在箭形弹的尖端被释放出来的时候,集中于一点的力量,将会破坏山文甲的连接,并让其防护力完全失效。
箭枝并没有这么强烈的动能,这也就是所谓的有效射程与最大射程的区别。
强大的动能,让山文字甲相互连接的甲片飞了起来,子弹钻入皮肉里发出重浊的声音,被击中的人发出更加响亮的惨叫声倒在地下。
这是及时从外面冲进来的,亲王忽必烈的手下,替绞肉机下的弟兄们挡住了罗斯人的进攻。迫使他们后面的人,不得不伏在那些长桌子后面躲避枪弹的射击。
大殿里,亲王忽必烈的手下暂时得到了优势,那些罗斯人被密集的射击以及如同雨点样扔过来的手榴弹轰退。他们保护着赵旭与皇后海迷失躲到大殿后面的房间里去。
“装弹药、快装弹药,有弹药的人守住门口。”
士兵们把各种杂物堆在进来的门户那儿充当防寨,还有弹药的人守在那儿,以挡住亲王忽必烈和他手下地进攻。倘若赵旭与皇后海迷失,括那个孩子落到亲王忽必烈手里,那这仗也就不必再打了。
这时没有人顾忌皇宫里那些精美的陈设,也没有人在处那些宫女们的美貌。幸存的,早就躲到这儿来的宫娥们,被召集起来照顾伤病。
罗斯兵们为自己的武器装填弹药,整个大殿就这样落入到了亲王忽必烈手里。但这时整个皇城之中的局势,对于亲王忽必烈和他的手下是不妙的。大批的赵旭的手下,已经由贺齐率领着包围住了蒙古人的正殿。
看着大殿,贺齐突然有了这样一种想法。
“我是不是该带着手下,把里面的人全抓起来呢?”
贺齐的想法有错吗?
他的想法当然没错,但这只是战场上千百种可能的一种。
就算他擒住了赵旭、皇后海迷失、亲王忽必烈,但蒙古其他的王公贵族们会就愿意臣服么?虽然自己控制着赵旭手下最强大的罗斯人军团,里面的军官都是自己人。但问题在于,这里还有刘千、赵河以及蒙古其他贵族的手下。
而且,现在控制住,是不是一直能够保持下去呢?
这依然是一个问题,因为城内的力量,可不仅仅只有他的手下。军队之中,贺齐控制的也不是全部。他依然得依靠息手下的军官们,控制军队。但赵旭对于军队的控制,有着老式的传统。就是不让一个势力里的人,在军队里独自坐大。
包括罗斯人军团,如果不是贺齐把自己的亲信全都安排进去,只怕还不能完全控制住。
抬头看看天空的炮火,贺齐心中有了决定。
“算了吧,还是让他们相互之前好好去杀吧!”





第十二卷 不过是开始 110章 雪夜猛攻城
 更新时间:20121031 11:39:16 本章字数:2129

天空里的弹道,尽管在这大雪之夜,依然是让人担心的。装着油料的,已经被点燃的坛子在“轮回炮”的抛射下飞到天空。它们的作用并不是杀伤,而是在300米开外的地方燃起星星点点的,因为油料而一时半会不会熄灭的火光。
流星一样的带着火焰的小火球成片的飞过天空,在远处的地面上燃起大火。对于城头上的士兵们,这是有利的。那些火堆附近的人,因为被火光照亮,又或者说被火焰映出了身影,成了连射火枪追射的目标。
不过蒙古人始终是善于作战的,今天夜里他们主攻的方向,是哈勒合林迎风的那一面。再好的枪手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被迎面的风雪弄得睁不开眼睛,瞄不准目标。
同样作为防御主力的火炮、“诸葛连弩”等等的武器,都不容易瞄准目标。而且狂猛善变的风,会让子弹、箭枝飞到不知道哪儿去。倒是处于顺风状态的城下的进攻进,可以搞出一些浓烟迷人的眼睛,他们的箭枝、轮回炮的炮弹以及其他的武器,又都得会有更好的表现。
这让赵旭原本准备好的一切,都变得似事而非起来。许多已经依附他的小官们,这时也不敢肯定,赵旭的军队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胜利。
借着暴风雪的强风,从城下一波波的箭枝飞上城头。在命中目标的时候,一大团包含着油料的烈火就会喷射而出。触发式火箭在这样的场合下,真是最适用的武器。
在暴风雪的掩护下,城下的蒙古兵飞快的靠近城墙。虽然他们脚下的积雪已经相当深,但问题在于使用了雪鞋的他们根本不在乎。甚至那些“轮回炮”前进的时候,只要适当加宽车轮,同时在车辆行动的地方安放上柴草,它们就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迅速前行。
反观被风雪迷了眼睛的城头上赵旭的手下,寒冷让他们的身体抖动。高处强烈的风,甚至往往会把人推得向后。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瞄准射击,那是一件谈何容易的事情。倘若加上其他的因素,大家就该知道这样的守城之战,即便是“华夏军”来进行,也会感觉到困难重重的。
一小簇火苗在哈勒合林的城中升了起来,从各处阴影里涌出来成片的士兵。虽然他们不如亲王忽必烈带进皇城里的士兵们那么精锐,但在这样的里应外合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起到足够的作用。
城头上的守军,迅速点燃了,面向内城的探照灯。赵旭手下的工匠们,慢慢也能够摸着些门道。他们用平面的镜子做成了梯形的结构,而且明亮的汽灯不再归向前方,根据它向内照。
这增加了反射光的亮度,同样也增强了反射光的射程。甚至稍稍高速一下镜子的角度,就让整个探照灯能够形成光柱。他们只要再前进一步,就可以制造出来带来反光碗的探照灯。事实上他们正在研制,以期达成如同“华夏军”使用的探照灯一样的装备。
我们知道,华夏军此刻已经进入到了电力时代。虽然探照灯依然不用的是老式的汽灯,但相信明白了化学、物理原理的学者们,随着新生代的加入,“华夏帝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