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良田美井 作者:天然宅 >

第57章

良田美井 作者:天然宅-第57章

小说: 良田美井 作者:天然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人。

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李红琴和张秀玉睡在隔壁屋的床上,被窝里,张秀玉对李红琴说道:“娘,今天大实哥一句话就把冬宝她奶给打发的不敢吭声了,可真厉害!”

李红琴听着女儿羞怯中带着兴奋憧憬的声音,心里一下子警觉了起来。

 第74章 劝解

“秀玉,你……你……”李红琴思想斗争了半天,咬牙直接问道:“秀玉,你是不是看上大实那孩子了?”

张秀玉比冬宝大了两岁多,也到了定亲的年纪,这是压在李红琴心头上的一桩事,儿子正在读书,不急着找媳妇,可女儿就不一样了,错过了好时候,就成老姑娘了。况且秀玉没了父亲,一家人靠吃老本度日,说个一般的人家自是没问题,可想要说个好人家怕是难了。张秀玉模样好,性子恬静温婉,手上活计也利落,李红琴不想在婚事上委屈了女儿。

张秀玉刷的红了脸,拉高了被子挡住了脸,不吭声。

李红琴急了,一把拉下了张秀玉的被子,小声说道:“问你话,赶紧的!”

“大实哥……”张秀玉想起林实俊秀温柔的面容,一颗少女的心像头小鹿一般乱撞,几乎要蹦出胸腔,“人挺好的。”

李红琴叹了口气,支起身子伸手抚摸了下张秀玉的头发。

“娘,咋了?”张秀玉是个心思敏感的,看李红琴这么个反应,心里先凉了一截。“你不喜欢大实哥?”

“秀玉啊,大实那孩子心眼儿好,为人实诚,娘咋会不喜欢他哩?”李红琴叹道,“你老姨分家那天,我就看中他了,秋霞咋就生了这么个好儿子啊!我私底下问你秋霞婶子,说是还没定亲,不打算这么早给林实定下来,当时我没想那么多,肯定是来提亲的你秋霞婶子看不上,才这么说的托词。这两天啊,我是瞧明白了,人家早就有打算了。”

张秀玉脑子有点木木的,有些难过,又有些失落,半晌才轻声问道:“大实哥他们……什么打算啊?”

李红琴哭笑不得,“傻丫头,你看看这些天他往你老姨家跑了多少趟,又不是亲戚里道的,咋就对你老姨家的事这么上心?今天宋老二要打冬宝,他拦在前头恨不得把宋老二揍一顿……”

“冬宝还小啊!”张秀玉讷讷的说道,比林实小了四岁呢!

“小四岁算啥啊!你老姨夫娶你老姨的时候都二十二三了,你老姨还不到十六!这男的年纪等的起,女的就等不起喽!秀玉啊,别想着林实了,没那个缘分!来送狗崽那天,他知道你留在家里看门,还一直站在门口等我们回来。他要是有那个意思,还不敲门让你开门说说话啊?”李红琴说道。

张秀玉生平头一次有暗恋的对象,少女怀春还没萌芽就被扼杀了,心里头空落落的,像是被挖空了一般,觉得委屈又觉得无奈,她想冬宝挺好的,自己没她聪明也没她长的好看,大实哥会喜欢冬宝真是一点都不稀奇。

“秀玉,娘以后给你留心着,肯定还有比大实更好的男娃。”李红琴拍了拍张秀玉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不管人家大实心里头咋想,你都不能有怨气使性子,叫人知道了看不起!娘平时咋教你的记得吗?咱虽然是庄户人家,可也得懂得是非对错,得讲道理,咱可不是那小心眼上不得台面的人!”

“娘!”张秀玉不高兴了,翻身搂住了李红琴的胳膊,轻声嗔怪道:“我是那样的人吗!”她很喜欢冬宝妹子,要是林实看上的是别的姑娘,她可能心里会不服气,可林实看上的人是冬宝,她心中反而有种替两人高兴的感觉。

李红琴呵呵的笑了起来,她就知道,她一手教养出来的女儿是个好的。

另一间房里,李氏和冬宝母女俩也没立刻就睡。李氏想起白天黄氏过来无理纠缠就发愁,原以为分了家就解脱了,没想到还是麻烦不断。

“娘,你得学学大姨。”冬宝认真的说道,“你看我奶,见了我大姨跟老鼠见了猫似的,她谁都不敢惹,就只敢惹你!”

李氏愣了下,问道:“咋学啊?我学不来你大姨……我嘴笨,不会骂人,跟人说不上两句话就不知道该说啥了。”

冬宝扑哧笑了,“不用学咋骂人的,下回我奶,我二叔再过来,你就举着菜刀冲过去,装作要和他们拼命,保管来一个吓跑一个,来两个吓跑一双!”

李氏也笑了起来,连连摆手,“那可不行,这事你大姨能干,我不能干,你奶咋着都是我婆母!你别尽想馊主意了!”

冬宝哼哼了两声,自己好心出主意,到李氏这边就成馊主意了,黄氏就是个欺软怕硬的,对她客气她只当是你怕了她,把你列为可压迫的对象,对她来硬的她立马就怂。

“宝儿,咱这两天卖的钱,你都记下了没?”李氏问道,“咱……没赔吧?”

“娘你自己心里有个谱没?你猜猜咱们赚多少?”冬宝反问道。

李氏笑道:“你叫我干活行,叫我算账就不成了,我这脑子就是一盆浆糊!你脑子好,跟娘说说,让娘也高兴高兴!”

冬宝笑嘻嘻的掰着指头说道:“一斤豆子三文钱,能出三斤豆腐,四斤多豆花。咱们一斤豆腐卖两文,一斤豆花差不多能卖四碗,就是八文钱,今天一共用了二十斤干豆,十五斤卖了豆花,豆腐卖了五斤。娘,你算算,咱们毛利儿多少钱?”

李氏瞪大了眼睛笑道:“还真让娘算啊?”

“算呗,娘你将来可是得做大地主婆的,不会算账哪行?”冬宝催促道。

“好好好!”李氏笑了起来,费力的算了半天,念叨着,“咱们本钱是六十文,豆花卖了……四百八十文,豆腐十文……”

算着算着,李氏的声音都抖了,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小本生意看着一文两文的不起眼,积累下来很是客观。

“其实咱们赚不了这么多。”冬宝闭着眼睛,轻声说道,“咱们豆花给人盛的实在,碗堆的高高的,一斤盛不了四碗,香油卤汁都舍得放,还有烧的柴禾啥的,以后豆花豆腐卖的更多,柴禾还得另外掏钱买,这些都得算到本钱里头。”

李氏点点头,不过就算这些都纳入成本,今天一天也赚了有三四百文,这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而且她预感明天豆花会卖的更好。这样下来,几个月功夫,她和冬宝就能还掉背着的债了。

冬宝已经有了睡意,朦朦胧胧中跟李氏说道:“明天得去买个账册,买笔墨,把开销进账都记下来,还要跟大实哥学写字……”做生意得有记账,否则就成了糊涂生意。

她在镇口贴的公告上见识过这个时代的字,类似于繁体字,她只认得几个字,剩下的全然不认识,好好的知识女青年来这里就变成了文盲,叫冬宝郁闷了好一阵子。好在林实念过一年私塾,能当自己的老师,得抓紧时间学写字,好早日脱掉文盲的帽子。

李氏轻轻拍了拍已经睡着了的冬宝,抹掉了眼角沁出的泪花,宋杨虽然是个秀才,可他从来没教过冬宝写字,还不是看不起冬宝是个闺女?

冬宝用上了剩下的三十斤豆子,二十斤做了豆花,剩下的十斤做成了豆腐。天麻麻亮的时候,李氏和李红琴就挑着担子上路了,两个人一路走来,担子换了几次肩膀。李红琴笑道:“头一天的时候就那么点豆花,一点都不觉得累,如今东西越来越多,还真有点吃力!”

李氏也点头,磨十斤豆子不觉得累,今天起来一口气磨了三十斤豆子,又过滤豆渣,一向吃苦耐劳的她都觉得转石磨的胳膊酸的不行了。“这也是个辛苦活!姐,今天弄完,你就带着秀玉回家去吧,这两天也累坏你了。”

李红琴板了脸,“你这是啥意思?当我是你亲姐吗?你一个人能弄的完这恁些豆子?”

“才不让大姨走!”冬宝走在一旁笑道,“我给大姨开工钱,包你和秀玉姐吃住!”

“啥工钱不工钱的!”李红琴爽利的大笑,“跟大姨就别见外,钱上我帮不了你们,干活还能帮不了?”

冬宝笑眯眯的听着,她可不打算放李红琴和张秀玉走,这个世界上她能靠得住的人太少,李红琴和张秀玉便是她打算长期合作的对象之一,她还打算给两个人发工钱。冬宝盘算过了,豆花可能不会卖的再多多少了,一天估计用二十来斤豆子就足够了,沅水镇虽然是大镇子,然而每天来赶集的人也就那么些,像塔沟集的人,都是十天半个月才去赶一次集,大多数时间都在家里忙。

经过前两天的积累,今日的生意比昨天更好,李氏和李红琴忙的连擦汗的时间都没有。

全子和栓子也跑到集上来看热闹了,两个馋嘴的小男娃还打着来混豆花吃的小念头,冬宝给他们一人盛了满满一大碗。等两个人吃了个底朝天,摸着肚子打饱嗝的时候,冬宝笑眯眯的对两个说道:“豆花好吃吧?你们吃了我多少碗豆花啦?算没算过多少钱啊?”

看着冬宝的眼睛几乎都笑成两枚闪着金光的金元宝了,全子和栓子本能的感觉到身后一阵阵凉风飕飕而过。

 第75章 交税

全子和栓子两个小吃货惊悚了,这……大家都这么熟了,吃豆花还要钱?“那个……冬宝姐。”全子厚着脸皮笑的一脸讨好,“我们没钱。”

冬宝点点头,笑眯眯的说道:“我知道你们没钱,这豆花以后你们还能随便吃,敞开了吃。不过嘛,得拿东西来换!”

一听不是要钱,全子和栓子立刻松了口气,“要啥东西啊?”

“你们会摸鱼摸虾吧,就在河边下篓子,不要大鱼,就要小鱼小虾,能弄多少给我多少就行了。”冬宝说道。

村头小河的岸边水草丰茂,有很多小鱼小虾藏匿在里面,下篓子的话一天能得不少,下去摸也能摸到不少,只是小鱼是小杂鱼,顶多有手指头长,小虾是小草虾,不大一点点,村里头没人吃这些东西,没什么肉,料理起来也极为麻烦。

“冬宝姐,你要这个干啥?”全子纳闷了,“这东西不好吃!”

冬宝笑了笑,“到我手里肯定能把它弄好吃了,你们只管给我弄过来就行。要是多了,我还给你们发工钱,一斤给你们……两个钱!”

“真的?!”全子和栓子高兴的几乎要跳起来,他们俩虽然小,可看的明白,冬宝家管事拿钱的是冬宝,要是她说给钱,那肯定会给的。能靠捞鱼捞虾挣到钱,这在村里的孩子们当中,他们可是头一份!

“当然真的了。”冬宝认真的点头,一脸严肃,“不过你们得记清楚了,我不要河里的大鱼,你们要是敢下河去玩,以后就别再来吃我们家的东西了。”她这是为两个孩子着想,虽然孩子们都会游水,但谁能保证到河里了不出什么问题?冬宝只需要他们在岸边捞些小鱼小虾就行了。

全子和栓子对视了一眼,无奈的吐了吐舌头。每年都听说过有小孩去河里洗澡淹死的惨事,大人们是严厉禁止小孩下河的,发现了就是一顿好打。两个男娃刚才不约而同的打算借这个机会好好下河玩一玩,结果想法还未实施,就被冬宝给扼杀在摇篮里了。下河玩固然有吸引力,可明显冬宝做的好吃的和豆花更让人舍不得。

今天做的豆花同样卖的很快,然而因为量比较多,集市人渐渐少的时候,卖光了,豆腐也比昨天卖的多了,卖了二十五斤,来买豆腐的人不少是回头客,有几个人一次性要三四斤。这年头,多的是一大家子四世同堂一二十口子人住在一起,一个锅里吃饭,单独炒一个菜的话,就得要三四斤豆腐。

对于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