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良田美井 作者:天然宅 >

第52章

良田美井 作者:天然宅-第52章

小说: 良田美井 作者:天然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老二,做人得讲良心啊,人在做天在看!”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在孙子的搀扶下指着宋榆说道。

旁边不少人附和,“连秀才娘子的救命钱都要抢,丧良心啊!”

“欺负大嫂侄女孤儿寡母的,也不怕遭报应!”

“咱塔沟集可没这事儿,以前咋没发现,宋老二和他娘是这样的人啊!”

宋榆脸皮再厚也受不住了,要是宋榆是个脑瓜聪明的,这个时候夹着尾巴快走是上上策,过个两天村里人淡忘了这事,也就过去了,然而遗憾的是宋榆不聪明,宋秀才死后,他自认是家里的老大了,除了不敢违逆黄氏,哪受得了这闲气,当下就冲看热闹的人嗷嗷叫道:“我没问她们要钱!你们别听冬宝那死丫头片子胡扯!”

冬宝惊喜的声音又传了过来,“二叔,你不问我们要钱啦?谢谢二叔!二叔你是个好人,二叔,要是我娘病好了,我给您当牛做马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宋榆气的要仰头跌倒。

最先出言指责宋榆的老婆婆气的摆了摆手,“真是不要脸的东西!”让旁边的小孙子扶着她回家去了,多看宋榆一眼都觉得膈应。

宋榆脸皮涨红,不知道是羞的还是气的,再说下去也是越描越黑,干脆转身灰溜溜的跑了。宋榆走了,看热闹的人也散了,该回家的回家,该串门的串门,至于乡亲们背后的闲聊,那就不是宋家人能够管的了了。

外头没了声响,冬宝才跑到门口,踩到凳子上打开门洞往外看,见宋榆真的走了,才呼了一口气出来,希望宋榆以后长点眼色,别再打她们母女俩的主意了。

回头冬宝就看到李氏从屋里出来了,脸色惨白的靠在门框上,哆嗦着嘴唇问道:“你二叔来,到底啥事啊?”

冬宝关上了门洞,搬了凳子回院子里,拉着李氏坐下了,安慰道:“没事,你别怕,咱都分家了,谁也管不了咱们。他被我打发走了,这几天肯定不敢再过来了。”

“那他说了啥事没?”李氏心里稍稍安定了些。

冬宝摊手,“这谁知道?他嘴上说是我奶要他来看看你咋样了,哄谁啊?”黄氏再怎么自私不讲理,也不可能让宋榆一个大男人独自去看望寡嫂身体如何了。

“肯定是他听说你快好了,家里活没人干了,过来想知道咱咋样了,咱不搭理他,就是我奶来了,跟咱说啥也好,要啥也好,咱都不能让步,也不能给她啥。”冬宝说道。

李氏心软,被宋秀才洗脑的心里头有个信念,就是宋秀才死了,她得替宋秀才孝敬黄氏。然而冬宝认为,孝敬得分人,要是黄氏是个慈祥善良的长辈,她当然不拦着李氏替丈夫尽孝。如今黄氏是什么样的人,大家都知道,给黄氏尽孝就等于卖身给黄氏当牲口,干活再卖力也要被她时不时抽上几鞭子撒气。

她这是给李氏打预防针,万一黄氏上门来要李氏回家,或者是开口要什么东西,统统都打回去。

“这……肯定的。”李氏迟疑了下点头,为了女儿,她也不能回去了,她还想好好干几年活,多少攒点钱,给闺女做嫁妆,没嫁妆的闺女,到了婆家肯定要受家婆白眼的。

下午的时候,冬宝的大姨李红琴带着女儿张秀玉过来了,她在家里不放心李氏这个妹妹,吃过中饭就带着张秀玉过来,准备在冬宝家住一晚上再走。

张秀玉人如其名,比冬宝大了三岁,个子已经开始抽条,秀气腼腆,到了冬宝家里跟李氏和冬宝打过招呼后,就忙着给冬宝和李氏收拾院子,任凭李氏怎么说都不闲着。

李红琴还给冬宝带了两身衣服过来,笑道:“都是秀玉以前穿过的旧衣服,扔了也是扔了,宝儿先将就着穿。”

庄户人家哪有扔衣服的,等衣裳不能穿了,也要浆洗干净剪成块做鞋底子用,李红琴这么说,不过是客气的说法,怕李氏不要。

等到太阳偏西的时候,大锅里的豆浆已经开始翻腾着水泡沸腾了,冬宝从灶膛里掏出了烧的正旺的柴火,等豆浆冷却了一段时间,冬宝手指轻快的沾着锅里的豆浆试了试温度,就开始点豆腐。

随着石膏水断断续续均匀的点入,锅里的豆浆很快的凝成了一块块雪白的豆花,冬宝把成形的豆花捞了出来,放到一旁的盆子里,等豆花捞完,锅里原本白色的豆浆,只剩下澄清略带黄色的水了。

“真是神了!”李红琴啧啧叹道。“这么白花花的豆腐,嫩成这样,光看着就叫人想吃口尝尝。”

看着一盆白嫩的豆花,冬宝心里也满是欢喜,豆花要经过压制,才能脱水成为豆腐。听了大姨的话,冬宝灵机一动,“娘,咱先不卖豆腐,先卖豆花,打开市场销路!”

 第68章 开张

啥是市场销路,听的人一点都不懂,然而这并不妨碍众人对豆花的喜爱。

过了一会儿,林家人也来了,还扛来了一袋磨好的苞谷面。

李氏推辞不要,被秋霞婶子制止住了,笑道:“冬宝做饭香,我们都想来吃冬宝做的饭,你要是不收,我们以后可不好意思来了!”

其实照林家人的为人,就是冬宝做饭比安州城大酒楼的厨子都好吃,林家人也不会总来蹭饭的,都是实诚人。秋霞婶子这么说,只是怕李氏面子薄,不要这些粮食。

宋家也有玉米面,高粱面不如玉米面好吃,过年的时候吃玉米面,平常都吃高粱面,若是一年到头还有余剩的玉米面,就要卖到粮铺子里去。

“我咋听村里人说,宋老二上午到你家来闹,是要钱还是咋地?”秋霞婶子问道。

李氏脸上就露出了无奈的神色,“是来了,说冬宝她奶叫他来看看我咋样了,冬宝不给他开门,他就踹门,还骂人,倒是没提要钱的事。”

李红琴没想到上午她不在,还出了这种事,气的拍桌子大骂:“宋老二就不是个东西!上寡嫂家踹门,也不怕遭报应!就不给他开门,下回再敢来,拿烧火棍捅他!”

冬宝抿嘴笑道:“这几天估计他是不敢来了。”

林实一直静静的听着,这会上说道:“这离我们家远,就是想照应恐怕也赶不及。大娘和冬宝俩人在家我们也不放心,上个月我二姑家的狗生狗崽子了,明天我就去我二姑家,抱个狗娃过来,也好看家护院。”

“那可谢谢大实哥了。”冬宝笑道,以后谁要敢踹门,就放狗咬他!

豆花做好后,冬宝给每个人都盛了一碗白嫩嫩的豆花,浇上卤汁,再撒上几粒嫩绿的葱花。由于材料的限制,调出来的卤汁自然比不上食品工业发达的现代,好在材料都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虽然没有那么多让食品更香更有味儿的食品添加剂,吃起来那股原汁原味的香醇感是多少添加剂都比不上的。

“好吃!”众人纷纷称赞。

林实慢慢吃着碗里的豆花,微笑着看着有点小得意的冬宝,他舍不得像栓子和全子那样一口气吃了个干净,接触越多,了解越多,他就越发现冬宝的好,这么小的小丫头,心思怎么就这么玲珑聪明呢!

全子和栓子两个孩子见盆子里的豆花没了,干脆把碗底都舔了个干净,眼巴巴的看着冬宝,盼着她再做出点来他们吃。

冬宝忍不住得意的笑,就是这么一碗在她看来材料都不全的豆花,把吃的人给美的!可惜她旁敲侧击的多次,确定了这个时代没有辣椒,要是有辣椒的话,用油炸了磨的细细的红辣椒粉做成红油辣椒,在豆花上浇上一小勺,味道那个美啊!

“等会我做豆腐,婶子你带回家一块,炒菜可好吃了!”冬宝说道。

两斤豆子磨出来的豆花被众人分吃了一半,剩下的豆花冬宝打算压成豆腐给众人尝尝。

人多力量大,林实帮冬宝压豆腐,压豆腐的工具是一个面上烂了几条空隙的升,冬宝把升洗干净,用布铺在上面,将豆花一勺一勺的舀到了布上,放满了之后就放上一个木板,搬石头压在上面,把豆花里头的水分给挤压出来。

压了一个时辰,冬宝觉得差不多了,拿掉石头,按了按豆腐,弹性什么的都不错,第一锅豆腐,就这么新鲜出炉了。

“还有这么多豆花,够明天早上卖了吧?”李氏问道。

冬宝摇了摇头,“这些不能卖,到明天早上就不新鲜了。咱们得早点起来,磨豆浆,点豆花。”

新鲜的豆花,吃起来口感才好,况且现在气温已经不低了,放到明天虽然不至于坏掉,但肯定不怎么好吃了。她既然决定要靠豆腐事业安身立命,发家致富,就不能出任何的差错来坏了她的招牌。

“哎哟,那得起多早?”秋霞婶子早听了李氏说做豆花的手续,不由得感叹,“原先想这活计轻省,没想到也是辛苦活。”

冬宝点点头,做豆腐可是辛苦活,前世她家里卖豆腐的时候,父母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磨豆子煮豆浆,吃过午饭还要再做一回豆腐,到晚饭前父亲就骑着二八式的大自行车,到各个村里头叫卖。

“辛苦怕啥?”李氏轻声说道,“我有的是劲儿,这点累不算啥。”比在宋家伺候那一群人轻松多了,还不受气。

李红琴也说道:“这两天我先不回去了,留下来给你帮忙。”

“那可是没工钱的!”冬宝眨着眼睛笑道。

张秀玉在一旁抿嘴笑了起来,捏了捏冬宝的耳朵,小声道:“就你嘴贫!”

豆腐做好后,足有三斤重,冬宝切下来一半放到井水里镇着,准备吃完饭让林实带回去,剩下一半切成片,一半爆炒,一半拿来凉调,李氏和秋霞婶子几个人蒸了高粱面和玉米面混一起的馒头。

庄户人家吃饭不讲究啥男女大防,都是熟人,更没什么拘谨的了,几口人都围在一起吃,和冬宝预料的一样,豆腐被众人吃的精光,连豆腐上的葱花都没能幸免。

“豆腐这东西好!”吃过饭林福忍不住感叹,“当初冬宝说要做的时候,我还怀疑过,现在看来,只要做出来,多少都卖的出去!”

现在虽然马上要进入夏天了,然而地里的菜还没长起来,嫩菜秧子庄户人家是舍不得吃的,也就疼爱宋柏的黄氏愿意摘了刚抽芽的嫩菜给宋柏吃。豆腐这东西,当菜吃真是极好的,又比肉便宜的多,肯定不愁销路。

那当然了!冬宝暗自点头,在十四亿人口的中国,豆腐可是家家必备的,想想一年下来,得卖出去多少豆腐啊?光她家一个工厂,一年净利润就够叫人心惊肉跳了。

“林叔,婶子,我还得跟你们商量一个事。”冬宝笑道,“明天早上我得借全子用一用,当然,还有栓子。”

秋霞婶子笑了,“啥事啊?用不着跟我们商量,你跟那俩人说,他俩愿意就行!”

“是好事。”冬宝笑道。

明天要开张了,李氏夜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她是头一次要去做生意,心中激动惶恐在所难免,临睡前李氏还一遍又一遍的检查准备好的碗筷,卤汁,生怕出错了。冬宝细声细气的劝了她半晌,两人才睡着。

半夜的时候,李氏就醒了,看冬宝还在睡,没舍得叫醒她。这年头也没个钟表,月底是下弦月,看月亮已经升到了正当空,估摸着也到了冬宝说的时间了,便轻手轻脚的下了床,穿好衣裳去了院子里。

月亮的银辉洒满了院子,不用点灯,就能看清楚院子里的一切。

李氏刚把泡豆子的桶提到了院子里,李红琴就出来了,小声道:“我没起晚吧?”

“没有没有。”李氏笑着说道,压低了声音,两人都是做娘的,不约而同的,都想让孩子多睡一会儿。

把豆子磨好后,冬宝就迷迷糊糊的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